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崔旺 《China Equipment》2009,(8X):264-264
离地球表面5000米深,15℃以上的岩石和液体的总含热量。据推算约为14.5×1025焦耳(J),约相当于4948万亿吨(t)标准煤的热量。太阳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为5.57×1018MJ,相当于190万亿吨标准煤,约为目前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56×104倍。此两种热源均为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热核反应产生的热能。太阳能和地热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本文将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有机的组合进行制冷,达到理想有效的工作方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缓解电力紧缺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建成的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多功能热泵试验系统上进行了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联合与交替供暖运行特性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联合运行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日间系统运行效率,且U型埋管可作为热源缓冲体自动储存日间富余太阳能,以改善夜间运行效率,联合运行测试期内太阳能与地热能热源的承担比例为43.3%:50.2%;交替运行模式可以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前提下有效恢复埋管周围土壤温度,从而可提高太阳能与地热能的综合利用效率;整个供暖测试期内,地源热泵与日间太阳能热泵的平均COP分别为2.37、2.72,对应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模式、昼夜交替运行模式及太阳能-U型埋管补热交替运行模式的平均COP分别为2.69、2.65及2.56.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TR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在严寒地区对太阳能和地源热泵联合应用技术的可行性和参数优选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严寒地区采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联合供热采暖系统是可行的,采用并联型源侧补热模式的效率相对较高,建议选用平板式集热器,并联型源侧补热系统的全年COP随集热器面积的增大,非线性提高到一定值之后,COP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孙洲阳  陈武 《流体机械》2013,41(8):78-82
针对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招投标报价等环节,以太阳能—地源热泵工程系统方案设计和工程报价咨询为研究对象,以节省投资、快速准确报价和实现经营管理现代化为目标;基于决策理论、智能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库等技术,提出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专业解决方案和工程造价速算系统的构思;开发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的太阳能—地源热泵工程系统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使得从业务分析员、工程技术人员乃至企业总体决策的CEO,都可直接进行个性化的信息访问、数据分析和创建报表,提供准确及时的报价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对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特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目前该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地区完成了五种运行模式下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运行供暖试验,分析比较不同模式系统运行特性,确定并联模式下上海地区居住建筑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较佳流量配比以及串联模式下的最佳串联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并联运行模式中蒸发器出口流体进入蓄热水箱和地埋管的比例为1:1时为较佳运行模式,此模式下平均系统COP和运行结束时平均土壤温降分别为2.19和3.01℃;串联模式1的系统运行特性优于串联模式2,运行周期内串联模式1的系统COP和运行结束时平均土壤温降分别为2.12和3.33℃。  相似文献   

7.
R22地源热泵机组单螺杆压缩机循环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天津市一实际地下耦合地源热泵示范工程,在对所采用的地源热泵机组中的单螺杆压缩机产品样本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拟合出了单螺杆压缩机运行的输气系数和绝热效率与压缩比之间的关系式,并与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相比较,结果表明单螺杆压缩机可获得较高的输气系数;同时分析了不同工作温度对单螺杆压缩机循环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为单螺杆热泵系统数值模拟和运行特性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卫波  董华  周恩泽  胡军 《流体机械》2004,32(2):41-45,49
针对青岛地区的气象条件,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的各种模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土壤源热泵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土壤源热泵相比,联合运行各模式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其节能率在12%以上,可作为实际工程设计、运行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沈阳地区典型民用住宅建筑为例,对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暖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利用TRNSYS软件,建立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暖系统仿真模型和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暖系统仿真模型,对2种系统的蒸发器进出水温度、热泵机组COP,及热网加热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暖系统相比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暖系统的平均出水温度提高了50.41%;平均进水温度提高了53.08%;平均COP由3.167增加到4.65;热网运行时间由1540h增加到2032h;热网供暖季的平均换热量由114566.62kJ/h减少到101257.27kJ/h。  相似文献   

10.
郭元 《机电信息》2012,(22):95-97
太阳能光伏电池工厂冷热负荷相差较大且系统连续运行时间很长,必须要考虑采用辅助排热的手段,以保证地源热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结合工程设计实例,介绍地埋管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在大中型电子工业洁净厂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地源和地下水源热泵的研发现状及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张群力  王晋 《流体机械》2003,31(5):50-54
概述了地源热泵和地下水源热泵的研究开发现状;指出它与普通热泵的区别;结合地源热泵和地下水源热泵的工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源热泵供热水-空调冷热联供综合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作者自主设计实施的地源热泵热水-空调冷热联供系统,运用单因素方法,研究地埋管总深度、地埋管及空调的循环介质流量等对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提出土壤源制热水和冷热联供两种工况下的合理运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源制热水间歇运行时既满足生活热水需求,又避免土壤源长期过度取热;夏季采用空调冷凝热为建筑制冷的同时制取生活热水,机组综合能效比达1:7以上,使热水系统全年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热泵蓄能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热泵技术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典范,而蓄能技术是太阳能热泵中的关键技术。应用蓄能技术可以改善太阳能热泵运行工况,提高太阳能热泵系统运行效率,弥补当太阳能辐射不足时,热泵系统供热量显著下降的缺陷。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热泵蓄能技术的研究和进展,并指出了太阳能热泵蓄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土壤源热泵的应用具有地域特性,不仅不同地区应用情况不同,就是同一地区因地质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所以土壤特性的测试工作十分重要.本文根据上海某展示中心项目地下换热系统测试,对地埋管换热器系统的热响应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可再生能源在人类的能源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分析了太阳能利用的特点,阐述了太阳热泵的工作原理、分类、特点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热泵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设计建立了以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和水源热泵机组为热源,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为末端装置的太阳能热泵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实验台。通过对实验台冬季供暖工况的实验研究,考察了采暖房间的热力过程以及太阳能集热器、热泵机组等主要设备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台设计方案可行,主要设备的工作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流体机械》2015,(12):77-82
对太阳能燃气热泵供暖系统及余热回收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套缸冷却系统和排烟余热回收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套缸冷却水流量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排烟余热回收比(排烟余热中回收的热量占排烟余热总热量的比例)、热回收循环水流经套缸冷却器及排烟余热回收器后的温升情况,最后以沈阳地区某建筑为例,对系统余热回收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每增加100r/min,所需的套缸冷却水流量增0.285~1.21g/s;排烟余热回收比为0.7时,系统可以获得最大的能源利用率(是指有效利用部分与总能源量的比值);热回收循环水流经套缸冷却器后温度上升2~5℃,在最佳的余热回收比下,热回收循环水流经排烟余热回收器后温度可提高2℃左右;运行时间超过2年时,余热回收型太阳能燃气热泵比非余热回收型太阳能燃气热泵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