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乳酸的分离精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松 《食品科学》1989,10(12):42-44
应用发酵法制造乳酸,首先使乳酸生成乳酸镁的盐溶液,将溶液在50℃以上加热浓缩,析出乳酸镁的结晶,然后加以分离,分离后再溶解于水,然后使其与H-型离子交换树脂相接触,便可得到乳酸。本发明之详细处是以发酵法得到的含有乳酸盐的发酵成熟液,分离精制乳酸的方法。特别是将乳酸镁的结晶析出分离后,再使用H-型离子交换树脂,而达到分离精制乳酸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L-(+)-乳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食品、医药及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L-(+)-乳酸的生产可由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两种方法实现。发酵法生产L-(+)-乳酸的菌种主要有细菌和真菌两类微生物,其中真菌自身能够产生淀粉酶和糖化酶,可直接利用淀粉质原料进行发酵;发酵生产的L-(+)-乳酸纯净度较高,而高光学纯度的L-(+)-乳酸是生产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所必需的。因而近二十几年来,利用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3.
张柏青 《食品科学》1985,6(9):22-25
近年来日本对以乳酸发酵法生饮料和食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开发,其主攻方向是既要求营养价值高,也要有较好的保健效果,所以有关乳酸发酵的新产品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4.
蔗糖及废蜜发酵生产L-乳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L-乳酸的性质及用途,结合糖厂实际,提出用蔗糖及废蜜发酵生产L-乳酸,并简述了发酵法生产L-乳酸的技术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乳酸发酵中几种常用的原位分离技术--膜发酵法、电渗析发酵、萃取发酵、吸附发酵,介绍了各自的应用特点以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乳酸酸菜保质期内乳酸含量的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酸菜在保质期内乳酸含量的稳定性是乳酸酸菜的重要指标,本文测定了大庆思源牌乳酸酸菜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法生产的乳酸酸菜,在真空保存的条件下,乳酸的含量是稳定的,为乳酸酸菜的质量标准建立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发酵L-乳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发酵法生产L-乳酸的天然微生物,对经典和理性育种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制备乳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的替代和新生资源之中,生物质资源由于其低成本、广泛易获取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作为生产能源、饲料和其他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原料,成为了人类将来发展的替代资源之一.该文对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发酵法生产具有广泛应用乳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就现阶段在乳酸生产菌株、可再生生物质的种类及其前处理的方法、乳酸生产过程中营养源及乳酸的新型应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乳酸生产进行了未来工艺优化,下游产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金樱子酸奶饮料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探讨了以金樱 子,奶粉为主料,进行乳酸一次性发酵法生产金樱 子酸奶饮料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L-乳酸(L(+)-Lactic acid),分子式为C_3H_6O_3可以被人体所代谢,在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生产L-乳酸的方法,化学合成法、酶法、微生物制备发酵法中,微生物制备发酵法具有成本低廉、产出量大、简单方便等优势。本文首先从菌株的不同种类分析了微生物发酵产L-乳酸的优势,随后介绍了已经开发出的L-乳酸的优化工艺,包括菌种发酵所使用的原料、所能适应的发酵条件、产酸所能达到的光学纯度及目前工业化生产的发酵水平,希望为工业化的大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防腐剂Nisin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Nisin(乳酸链珠菌素)的特性、检测方法、发酵法生产以及研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生产成本,以大米粉为原料,采用米根霉NRRL395生料发酵生产L-乳酸。考察了青霉素钠、青霉素V钾、硫酸链霉素、土霉素等4种抗生素在生料发酵中的作用及不同接种方式等对发酵产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种抗生素都能起到较好的抑制杂菌、促进乳酸发酵的作用,其中以160万单位/L青霉素钠效果最为显著。采用菌丝体接种的乳酸产量高于孢子液接种,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法的生产成本及乳酸产量均优于常规的分步糖化发酵法。在初步优化的培养条件下,120 g/L大米粉发酵后乳酸产量最高达到67.80 g/L,相应的乳酸转化率为76.45%,展示了米根霉生料发酵技术生产乳酸的实践可行性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一种既尽可能保留青香蕉淀粉的天然特性,又能改善其加工特性的改性方法,对比了复合酶法、乳酸发酵法和挤压膨化法对青香蕉淀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改性方法中,复合酶法能够显著提高抗性淀粉的质量分数;通过比较三种改性淀粉的理化特性,复合酶法和乳酸发酵法使结晶度由18.13%分别增加到20.19%和22.06%,而挤压膨化法使结晶度大幅下降至2.16%。复合酶法淀粉的分子解聚程度低,能较好保持原淀粉的颗粒形态,且有助于提高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冷稳定性和凝沉性。而乳酸发酵法和挤压膨化法使热稳定性降低,凝沉性减弱,但能够提高冷稳定性;加工特性研究表明,复合酶法对香蕉原淀粉的色泽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淀粉糊的透明度,提高香蕉淀粉的感官品质。挤压膨化改性淀粉在透明度、溶解度和吸水性方面均有所改善。而乳酸发酵改性对冻融稳定性的影响较小。综上而言,复合酶法是较理想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发酵液乳酸含量测定法中EDTA络合滴定钙指示剂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是三大有机酸之一,其生产主要是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当前,乳酸的生产以生物发酵法为主。发酵生产过程中,乳酸含量的检测是个关键问题。乳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较多,其中EDTA定钙法因具有高灵敏性和易操作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EDTA定钙法主要是通过钙黄绿素指示剂的黄绿色荧光在滴定前后的有和无进行乳酸测定。但该指示剂变色欠佳,滴定终点难以判断。本研究对EDTA定钙法的指示剂进行改进,即在钙黄绿素指示剂中添加入茜素溶液为衬色剂。改进的指示剂可提高显色反应的对比度,由滴定前的黄绿色荧光变为滴定后的红色,这使终点易于观察和判断,这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确定了茜素作为钙黄绿素衬色剂的比例,即钙黄绿素和茜素的较佳混合比例为1∶0.275~1∶0.3(g∶g)。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酵法生产高纯度乳酸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同时随着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的生产量剧增,乳酸生产受到全球的关注。然而乳酸生产成本高严重阻碍了聚乳酸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寻求优良的乳酸发酵菌株以及低廉的发酵底物将有利于提高乳酸产量、降低成本。同时乳酸在食品行业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防腐剂、酸味剂等,因此乳酸的光学纯度以及菌株的安全性得到更大的重视。论述了目前生产乳酸的菌种以及乳酸生产菌利用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以新鲜纯牛奶为原料,经除杂、脱脂处理,辅以酵母菌、乳酸菌混合发酵剂,液态发酵法生产营养型牛奶酒.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液初始pH值为4.5,混合菌种比例(酵母菌:乳酸球菌)4:1,混合菌种接种量6%,发酵温度32℃.  相似文献   

17.
从发酵菌种、发酵工艺等方面综述了发酵法生产D-乳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代谢工程在发酵产酸方面的应用,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测定乳酸产品中乳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酸不经转化直接进样,以正丁醇为内标,在10%PEG-20M(3m×3mm)填充柱上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建立了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发酵法乳酸产品中乳酸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4,相对标准偏差为0.44%,平均回收率为97.80%,检出限为5.62×10~(-3)mg/mL。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介绍酱油的发酵方法,阐述了天然晒露法、稀醪发酵法、分酿固稀发酵法和固态无盐发酵法等4种酱油发酵法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同时也概述了4种酱油的发酵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20.
在东欧及苏联等一些国家,很早就利用酵母和乳酸有的混合发酵法生产酒精发酵乳,如克菲个(Ketir),乳香槟(milkchampagne)等。这类制品含有乳酸、酒精Co_2及一些微量风味成分。近来,在日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产品,即在乳酸菌发酵前,先加入一种柠檬形克氏酵母(Kloecrera apidulate),先行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