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配电网中柔性互联装置优化运行方式能够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合理配置柔性互联装置需综合兼顾设备投资经济性、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经济性等。针对柔性互联装置的运行配置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预想故障集下的平均失电负荷减少率,对柔性互联装置的布点进行了优化分析,筛选对供电可靠性影响较大的布点;采用多目标模糊优化对柔性互联装置的容量配置进行优化,建立了配电网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网络损耗目标函数,采用模糊优化的贴近度对不同量纲的多目标函数趋近于优化解的程度进行衡量;同时考虑柔性互联配电网交直流潮流平衡的确定性约束、配电网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引起的支路安全电流和节点电压的不确定性约束。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33节点柔性互联配电网模型对所提运行配置方案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种负荷水平下,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带来的随机性问题以及无法兼顾DG容量与选址的协调规划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考虑不同负荷水平与DG定容选址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模型,可对配电网网架进行重新构建的同时,综合考虑DG容量与配置位置的规划,以获得最小的有功网损与最大的电压支撑效果。该规划模型首先对风电接入配电网的随机特性构建数学概率模型,然后将配电网开关组合与各个DG的容量、配置位置同时作为变量引入烟花优化算法求解,最后在不同风电场景与负荷水平下得到最优规划结果。美国PEG69节点系统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满足配电网辐射状与稳定运行的约束,在与仅引入DG容量和仅引入DG位置规划的对比中,验证了容量位置协调规划在配电网经济运行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姜凤利  张鑫  王俊  朴在林 《中国电力》2017,50(3):137-142
由于风电输出功率的随机性,风电机组的大量接入给配电网无功优化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素。为了提高配电网无功优化对风力发电并网的适应能力,建立了多负荷水平下基于场景分析的考虑风电接入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节省电能损失费用和节点电压偏差2个指标,将2个指标进行模糊化,采用最大化模糊满意度指标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单目标优化问题,然后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以IEEE 33节点测试系统为例,计算和分析了在不同场景时最大负荷、一般负荷和最小负荷3种负荷水平下,电容器投切、系统有功损耗、节点电压以及节省电能费用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无功模糊优化方法,在不同负荷水平、不同场景下改善电压质量和降损节能效果显著,适合多负荷水平下含风电机组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需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配电网自动化和无自动化并存的负荷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抄表策略的配电网负荷模式分析方法.典型负荷模式结合运行人员经验,去改进原有抄表工作步骤来累积无自动化量测用户的负荷"轮廓特征点"信息,并对信息分析处理,提出简化负荷模式的建立方法,利用多元模糊模式识别方法来完善负荷模式,综合完善的负荷模式、馈线首端自动化量测和用户的月电量信息,为配电网运行管理提供基础负荷信息.算例结果表明了负荷信息所描述的负荷变化范围基本能够满足运行要求,同时提出的分析方法在我国现阶段配电网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以无序充电方式接入配电网时与网内基础用电负荷叠加,会形成峰上加峰的现象,不利于配电网的稳定运行。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私家车充电负荷进行建模,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模拟电动汽车无序行为下的充电负荷曲线。然后提出一种新型的多时段动态充电价格机制,引导车主有序充电,并以配电网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优化电动汽车充电行为。最后在IEEE33节点配电网中,分别分析有序和无序充电负荷并网时电动汽车充电费用、配电网电压偏移率及网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有效兼顾用户利益和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模糊优化规划(Ⅰ)——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配电网规划的特点和难点是不确定性的处理,以往对配电网规划不确定性的研究大多是对某一步骤进行,文中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形成了贯通的配电网模糊规划方法,可以考虑负荷,投资,电价等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建立相应的模糊优化规划数学模型,结合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配电网的模糊负荷预测方法,模糊潮流算法和模糊优化方法,采用L-R型模糊数进行负荷预测和潮流计算,提出了简便实用的边界法,即用负荷模糊预报值的左,右边界和中心值分别进行潮流计算,再综合计算结果,这在输电网的模糊潮流计算中是不可行的,但配电网的幅射状结构决定了这种模糊潮流算法的简单性,可以满足模糊规划的需要,算例表明,模糊规划方法可以得到鲁棒性强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7.
复合储能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容量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主动配电网中储能系统作用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储能的主动配电网容量配置方法。以兼顾复合储能系统加入后分布式能源的波动率最小及整个主动配电系统负荷缺电率最小为目标函数,实现主动配电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首先,对比分析复合储能和单一储能对平抑新能源波动的效果;其次,选取不同滤波时间常数在满足优化目标的前提下配置系统容量,对比两种储能形式容量需求;最后,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置不同的权重系数,在抑制分布式能源波动的情况下合理地减小负荷的缺电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配电网自动化和无自动化并存的负荷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抄表策略的配电 网负荷模式分析方法。典型负荷模式结合运行人员经验,去改进原有抄表工作步骤来累积无自动化量测用户 的负荷“轮廓特征点”信息,并对信息分析处理,提出简化负荷模式的建立方法,利用多元模糊模式识别方法来完善负荷模式,综合完善的负荷模式、馈线首端自动化量测和用户的月电量信息,为配电网运行管理提供基础负荷信息。算例结果表明了负荷信息所描述的负荷变化范围基本能够满足运行要求,同时提出的分析方法 在我国现阶段配电网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及模糊算法的空间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了配电网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将其研究重点放在对各类负荷的负荷密度的预测上.在原始数据不充分的条件下,引入模糊隶属度分析和人工神经元网络中的聚类分析,对负荷进行分类和简化,从而得到与环境因素相适应的负荷,预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常规的配电网调度模式中,往往通过可控分布式电源、储能和柔性负荷来调节预测误差和实时波动,粗略地预测负荷值,这使得负荷预测往往不够精准,而且用可控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或储能平衡配电网负荷波动,会造成较大的波动成本和备用成本。对此提出一种基于集群负荷预测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负荷进行集群划分,利用极限学习机对负荷进行集群预测。基于预测值,先以有功调度成本最低进行日前调度,再在日前调度的基础上进行修正,以可控分布式出力修正量最小、储能出力修正量最小、柔性负荷修正量最小为目标进行实时调度。  相似文献   

11.
需求响应一般分为基于电价与激励两种模式,采取需求响应的目的是降低峰时段负荷,减少运行风险。研究的重点是构建包含负荷控制的分时电价负荷模型,分析同时采用负荷控制激励模式与分时电价两种需求响应措施后负荷变化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两种模式下配电网运行情况,并提出一种新的通过负荷曲线聚类来计算配电网在动态负荷下的可靠性方法。通过引入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不同需求响应模式下的负荷曲线聚类,得到负荷概率模型,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来计算不同负荷水平下最终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分析了在需求响应不同模式下的负荷变化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算例结果表明,需求响应措施能提高系统可靠性,且包含负荷控制激励的分时电价比单一措施下的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智能用电环境配电网侧波动最小优化目标下的智能用电小区多用户日负荷需求响应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校正优化的智能用电小区用电需求响应调度策略。首先综合考虑智能家居的基本负荷、可调度负荷、电动汽车负荷和储能装置负荷等约束条件,建立了计及罚系数的多用户智能用电调度模型;然后为求解该模型,提出基于粒子校正的混合粒子群算法,通过解决用户负荷分配最优求解中偏离约束问题,实现优化调度的效果;最后进行算例仿真实验,经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策略对包含多种新型用能负荷的用户需求响应调度有着良好的负荷平抑配电网波动效果,能较好地实现配电网削峰填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合理配置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可以提升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可靠性.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敏感负荷可靠性需求和直流故障恢复能力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开关优化配置方法.针对敏感负荷的可靠性需求,建立兼顾经济性、停电次数与停电时间的开关优化配置模型;根据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不同类型元件故障导致负荷点停运时间的差异,同时考虑电压源换流器控制模型切换以及直流线路中负荷极间切换的故障恢复方式,对最小割集法进行改进,增加元件划分类型并建立接线切换域,实现计及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恢复能力的可靠性指标的准确计算.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初壮  孙健浩  赵蕾  孙旭 《电力建设》2022,43(11):53-62
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时,风光机组出力与负荷时序波动特性使场景过多,这既会增加模型求解的难度,也会影响优化配置结果。为此,首先引入戴维森堡丁指数(Davies-Bouldin index,DBI)结合K-means算法对全小时场景进行聚类缩减。然后,建立考虑风光与负荷时序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以系统年综合经济成本最优为目标,决策变量为风光机组接入配电网的位置及容量;下层以系统各时段运行电压水平最优为目标,决策变量为配电网主动管理措施下的运行成本;综合考虑风光机组时序出力和负荷侧时序响应,实现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规划。最后,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及模型在确保场景选取的多样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兼顾了风光机组出力与负荷时序波动特性,提高了系统运行水平,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5.
李浩然 《电测与仪表》2020,57(22):91-97
针对含电动汽车充电桩并网的主动配电网优化配置问题,考虑系统采用价格型需求侧管理方案,制定主动配电网的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建立主动配电网价格型需求侧管理方案以及负荷响应模型。其次建立系统优化配置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计及购置成本,安装成本,运维成本,运行成本,设备残值建立综合配置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系统功率平衡约束,微源运行约束,节点电压约束等必要约束条件建立优化配置模型。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一个优化配置算法表明,得到的配置方案能够满足一般负荷和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用电需求,同时主动配电网在并网模式下配置低于高于离网模式下,在计及需求侧管理下的配置成本低于不考虑需求侧管理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初壮  孙健浩  赵蕾  孙旭 《电力建设》2000,43(11):53-62
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时,风光机组出力与负荷时序波动特性使场景过多,这既会增加模型求解的难度,也会影响优化配置结果。为此,首先引入戴维森堡丁指数(Davies-Bouldin index,DBI)结合K-means算法对全小时场景进行聚类缩减。然后,建立考虑风光与负荷时序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以系统年综合经济成本最优为目标,决策变量为风光机组接入配电网的位置及容量;下层以系统各时段运行电压水平最优为目标,决策变量为配电网主动管理措施下的运行成本;综合考虑风光机组时序出力和负荷侧时序响应,实现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规划。最后,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及模型在确保场景选取的多样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兼顾了风光机组出力与负荷时序波动特性,提高了系统运行水平,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多目标优化的负荷优化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电厂负荷优化分配,基于煤耗最小的单目标优化的局限性,提出了兼顾全厂煤耗最小和完成变负荷时间最短的双目标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利用模糊理论将此双目标函数处理成相同约束条件下的单目标函数;然后用动态规划法求解,并将此结果同只考虑煤耗最小的单目标优化模型的结果相比较;最后对4台机组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对负荷优化分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在配电网网格负荷控制与规划中,为优化配电网网格线损、供电质量、负荷等结构性指标,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配电网网格负荷控制与规划技术。针对配电网格中各类发电装置,建立电网规划模型,设定和构建初始化种群,选取适当差分初始矢量实施变异处理,在差分增量下构成新个体的前提下,为提高后代种群多样性,利用交叉因子对差分出的个体实施交叉训练,以此形成新的分配个体。最后,利用贪婪选择模式评价和保留子代种群,控制可控负荷和不可控负荷的有功功率,从而完成电网网格规划。实验结果证明,运用差分进化算法对配电网网格的负荷控制和规划效果都比较好,鲁棒性能优越,迭代速度也更快。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串联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中有了更多的应用,需要研究串联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中的配置方案,满足配电网在多种状态下的运行需求.但是配电网的负荷是存在较大波动,电力企业希望能在串联补偿装置可以在配电网不同负荷状态下实现降损和改善线路低电压问题.为此,本文建立一种综合考虑配电网负荷运行状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线损率和电压偏离度...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充电随机性对电网实时负荷产生波动,影响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平抑负荷波动,基于统计数据分析EV充电特性,建立规模化EV的充电行为预测模型。文章分析了EV充电时对配电网造成的负荷激增与节点电压偏移影响,对比无序充电与有序充电模型下配电网的指标,通过仿真算例结合IEEE33节点配电系统,验证了文章提出的两个目标优化模型符合潮流分布、节点电压值等配电网稳定运行指标的基本需求。优化模型同时兼顾用户的充电成本,体现分时电价对用户充电的引导作用,为EV充电提供协调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