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黄浦江防汛墙远程监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主要包含网络建设、前端采集子系统、(潮)闸门远程监测系统、防汛墙WebGIS系统和管理中心应用系统等。  相似文献   

2.
防汛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首要职责,立足长潭水库的实际情况,提出在长潭水库已有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建设防汛设施监视和控制系统,从视频采集和数据传输硬件、监控点布置、中控室服务器等方面提出具体构想,从而实现远程动态监测水利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运行状态,远程执行各种防汛调度指令等功能,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相似文献   

3.
吴伟 《治淮》2003,(11):16-17
图像通信以其确切、直观、高效率和多业务的适应性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图像压缩编码理论和技术的成熟,我国水利行业图像通信业务也在不断发展,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及防汛救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一、图像通信平台应实现的功能目前,水利系统的专网通信信道以数字微波(PDH、SDH)为主,卫星通信信道为辅。近几年,公网光纤普遍应用,未来的水利通信网完全有能力在其上构建应用图像平台,满足水利各部门在工程等方面的全方位需求。应用图像平台应具有多项基本功能:电视会议、桌面视频系统、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林思攀 《红水河》2013,(3):105-108
泉州市中心城区是洪涝潮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带,目前已建设大量高标准的防洪和供水工程,但存在管理分散、手段落后等问题,为充分发挥这些工程的供水和防汛效益,决定建设"泉州市区防汛及水资源配置一体化系统",以期达到远程监控和操作的目的。文章在充分分析泉州市中心城区供水和防汛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一体化系统建设的情况,并从运行实践中总结出系统的优势和特点。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资源调度管理和泉州市防汛的现代化水平,为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解决城市防洪排涝挡潮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北京市水务图像监控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分析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先进性。从该系统应用效果入手,与北京水务部门已建图像系统进行对比,归纳了该系统应用的先进技术手段。针对其运行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改进方向。北京市水务图像监控系统的建设为防汛指挥提供了可靠完善的监控手段,保障防汛指挥工作及时高效的运行,为今后同类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将呼和浩特市(以下简称呼市)水情预警系统的控制性站点建设成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及数字化相结合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为呼市各级防汛部门提供详实的汛情及实情图像信息,有利于提高防汛指挥决策水平,促进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文章简述了水情系统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7.
一、现状 多年来,水利系统特别是各级防汛部门在加强防汛抗旱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改善防汛抗旱的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和减灾的能力。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水雨情、工情、旱情和灾情实况,有效地指挥防汛抢险救灾,国家防办及部分流域机构和省(区、市)的防汛部门,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进行了网络系统的建设,为防汛信息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曾祥毅 《治淮》2003,(11):9-10
水利通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目前,在全国七大流域大江大河的重要河段,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防汛通信系统,在历年防汛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通信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水利通信的交换与传输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体制,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热门话题,也是水利通信各级管理部门需要探讨的问题。何种交换与传输体制比较适合水利系统的特点和需求,这需要了解各种技术体制的基本属性。一、基本技术体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交换和传输体制已经从传统的电话网、…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利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水利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宽,国家为了规范其建设管理,将原来不属于水利基建范围的农水工程、城水工程、部分防汛急办工程等都纳入水利基本建设的范畴。随着工程范围和工程规模的扩大,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如何规范管理,成为各级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天台县市一县一乡三级防汛远程会商系统自.2006年6月进入试运行以来,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提升了该县防汛、抗台、救灾决策支持水平,为防汛决策提供了可视化的平台,在2006年的防洪抗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各级防汛指挥机构通过会商系统建立实时连线,进行持续的信息传送和反馈。该系统已成为防汛抗台抢险实施部署指挥的重要基础设施,为防汛领导了解防汛形势、下达防汛命令、指挥防台抗台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