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网络视频监控应用过程中,以太网在5类线上100米传输距离的限制始终是一大困扰.在网络视频信号传输距离较远时,我们通常会采用中继器或光缆的方式来扩展以太网的传输距离,但设备供电困难、故障率增大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随之而来.有没有一种简单又经济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世界电子元器件》2006,(10):106-106
中电网与Silicon Labs公司合作,将在10月26日上午9:30—11:30在中电网上举办在线座谈会。这次在线座谈会的主题是“嵌入式以太网解决方案.以太网控制器CP2200和以太网供电设备”。  相似文献   

3.
梁海滨 《电信科学》2005,21(4):84-85
1 为什么需要以太网在线供电 以太网在线供电(PoE)是一种革命性技术,它通过目前承载以太网数据的同一条五类/超五类双绞线电缆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扩展了以太网本已非常强大的功能.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传统电话通过三类电缆接收电源和数据.PoE最明显的好处是只使用一条电缆,为网络设备同时提供数据和电源,因此可以经济地部署网络设备,而不需额外的电源电缆或供电装置.这在桌面上提供了许多好处,支持PoE的设备可以迅速简便地挪动和迁移,使导致的影响达到最小.它还简化了安装过程及未来网络改动过程中的电缆管理,更不要说降低人力和电源线的安装成本了.例如,可以直接安装WAP设备和安全摄像机,而不必在部署的地方额外花钱安装交流电源插座.  相似文献   

4.
除了知道以太网在线供电技术能通过Cat-5电缆给设备提供能量以外,许多人对具体的标准和执行过程都不甚了解。需要强调的是,通过以太网电缆传输电能的好处是不能被忽略的。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动态     
泛达推出以太网供电配线架,实现大网络融合以太网在线供电(PoweroverEthernet,PoE)是一项新技术,它通过目前承载以太网数据的同一条5类超5类双绞线电缆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扩展了以太网本已非常广泛的功能。PoE模型是在电信行业采用该技术为电话提供可靠的电源之后建立的,可以为IP电话(VoIP)及许多其它低功率以太网网络设备提供可靠的电源,如无线接入点(WAP)和安全摄像机。DPoE供电配线架通过现有数据电缆传送直流电源,推进基于IP的网络部署,提高管理能力,改善投资回报。PoE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成本更低。PoE不需把数据线和电源线…  相似文献   

6.
以太网在线供电(Power over Ethemet,PoE)是一项新技术,它通过目前承载以太网数据的同一条5类/超5类双绞线电缆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扩展了以太网本已非常广泛的功能。PoE模型是在电信行业采用该技术为电话提供可靠的电源之后建立的,可以为IP电话(VoIP)及许多其它低功率以太网网络设备提供可靠的电源,如无线接入点(WAP)和安全摄像机。DPoE供电配线架通过现有数据电缆传送直流电源,推进基于IP的网络部署,提高管理能力,改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7.
如何避免以太网供电方式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以太网供电的IEEE 802.3af标准为以太网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802.3标准的大多数增补均以改善以太网的数据传输能力为着眼点。以太网供电(即PoE)并未提高以太网的数据传输能力,但它实现了DC功率与10/100/100Mbps数据的传输。对于那些拥有以太网设备设计经验的工程师们来说,PoE所带来的一组独特的问题和崭新的思维方式或许是他们所不熟悉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符合IEEE802.3at标准的以太网供电技术的特点,详细的介绍了基于以太网供电技术的系统结构和供电过程,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LTC4274的以太网供电设备和基于LTC4265以太网受电设备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高功率以太网供电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网供电国际标准(802.3af)在2003年6月获得了通过,其允许将功率加载在以太网线上同数据一起传输,但是该标准容许的最大传输功率(小于12.95 W)限制了以太网供电的应用.近年来高功率以太网供电标准(802.3at)被提出,其容许的传输功率接近30 W,这一标准的批准将推动以太网供电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中分析了高功率以太网供电技术的规范,讨论了以太网供电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给出了一种实现高功率以太网供电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太网供电技术在自动化领域应用十分重要,受到人们较高的关注,发展前景广阔。本文指出了以太网供电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分析了以太网供电技术的特点,以及简要的阐述了以太网供技术电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