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2年启动的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对1 240项理化检验方法类标准进行了分析整理,最终形成了24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本文对清理工作的原则和目标、具体工作方式、最终产出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概述,旨在使标准使用者对清理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利于标准的实施与应用,并为下一阶段的标准整合工作奠定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的现况,分析了2013年食品标准清理工作中,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存在的问题。清理专家技术组对我国现行的163项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进行逐项审议后,提出了明确的清理意见,最终提出了拟形成的GB 4789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共31项。在总结、分析标准清理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为监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人员更好的理解和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进一步完成标准整合工作、完善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啤酒科技》2013,(3):68-69
卫生部成立食品标准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 2013年2月1日卫生部办公厅发出通知,为做好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根据《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卫生部决定成立食品标准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食品标准清理专家技术组下设食品产品、理化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毒理学评价程序、特殊膳食类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规范8个工作组,负责研究提出食品安全标准框架体系和现行食品标准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日,卫生部下发《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通知,要求依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强化卫生监督。推进食品标准清理整合工作,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标准和食品生产经营规范、食品检测方法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5.
卫生部近日下发《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通知.通知要求.依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强化卫生监督。推进食品标准清理整合工作.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标准和食品生产经营规范、食品检测方法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1月17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透露,截至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发布了429项以食品安全标准命名的标准。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开展了对近5000项食品相关标准的清理工作,2014年又全面启动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整合工作,重点解决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存在的交叉、重复和矛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现行的食品接触用涂料标准,对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指标进行分析整理,解决标准中存在的交叉、重复和矛盾等问题。方法收集相关标准文本,采用行业调查的方式确定清理范围,分析比对标准中的食品安全相关指标,参考其他国家相关法规,对每项涉及食品安全的标准提出清理建议。结果共收集到8项涂料安全标准,经分析发现各标准中的食品安全相关指标主要集中在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游离酚和游离甲醛等指标上,各指标在限量值、实验条件及检验方法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部分标准还存在标龄较长及引用不规范等问题。结论建议将此8项标准整合修订成一项可以基本覆盖所有食品接触用涂料的大类产品安全标准,综合考虑各项食品安全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监督管理     
《中国烹饪》2012,(9):124-124
卫生部:将对5000余项食品标准进行清理整合 卫生部透露,近期将印发《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对5000余项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到2013年底,提出现行相关标准或技术指标继续有效、整合和废止的清理意见。日前,卫生部通报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情况。到2015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相关标准的整合和废止工作,修订食品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和兽药残留等限量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进行清理,解决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梳理分析现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收集2012年以来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244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对照《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的相关要求,对标准的类别、范围、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 现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地方特色食品”概念不清晰、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内容及制定范围不一致等。结论 建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管理围绕清理现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明确地方特色食品概念、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参与的多项卫生部2010年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工作进展顺利。日前,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生产经营规范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广东、河北等地的专家,就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标准现状分析与框架、  相似文献   

11.
食品营养强化原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完善我国食品营养强化的政策体系,为修订相关卫生标准,为中国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方法对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欧盟和中国,这几个主要机构、国家或地区关于食品营养强化原则的法规、标准、规章等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各自可借鉴之处。结果我国营养强化的原则应将欧美的宏观管理与美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具体细则管理相结合。结论中国营养强化原则的规范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只要认真总结国外经验并将其与国内实际相结合就可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营养强化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专项跟踪评价研究,获得相关各方对标准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依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价与意见反馈专项跟踪评价平台收集相关各方的评价意见,应用Excel 2013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 467份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我国现行食品安全通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分类定位清晰、指标设定科学合理;所关注的产品可以被相应的产品标准和生产经营规范标准所覆盖;食品产品标准的综合评分为4.37分(满分5分),生产经营规范标准的综合评分为4.42分(满分5分)。结论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构架基本完善,标准之间衔接较为顺畅,通用标准、产品标准和生产经营规范标准对各类食品产品的覆盖率超过90%,体系设置较为合理完善。建议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充分利用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结果并继续积极探索跟踪评价方法,实现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浸出车间废水的排放要求,现行相关规范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在具体实施中,各浸出工厂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企业执行标准,行业内存在排放措施差异较大的问题。对浸出车间工艺废水及冲洗废水、浸出禁区雨水、浸出车间事故液体的排放现状进行了阐述,通过类比相关规范标准,结合行业实际以及多年设计实践,针对排放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对《浸出制油厂设计防火规范》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执法的重要依据,在执法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标准应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介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地位,分析了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验检测等管理事务中的实际应用,剖析了标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标准间指标不协调、标准宣贯不到位、标准使用不准确等问题,并从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宣贯、强化制定与应用衔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标准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油炸食品作为我国传统主食之一,其安全标准影响着全民身体健康与营养水平。本文综述了油炸食品安全标准法治化建设进展。首先,在强调食品安全标准法治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油炸食品安全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油炸食品安全控制的科学性本质、标准体系、治理模式及法律规范框架等方面介绍了当前法治化研究与实践进展。最后,对如何推进油炸食品安全标准法治化建设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近年来食用菌的产量和产值均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也是食用菌出口大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出口的食用菌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繁遭受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给生产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出口食用菌被通报的主要原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腐烂或污秽、标签不合格等,其中以农药残留超标为主。为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本文选择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标准为目标之一,梳理归纳我国和CAC的食用菌标准体系内容,并从食品分类体系、品质指标、食品添加剂指标、污染物指标和农药残留指标进行差异性比对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进一步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品卫生标准与CAC标准接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正确理解我国标准与CAC标准的关系 ,通过分析WTO相关协定中赋予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指出由于我国食品标准中的食物分类与CAC存在较大差别 ,我国人群膳食结构的特殊性 ,食品的污染水平 ,目前的实验室检测水平无法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以及特殊国情决定的特殊健康保护水平 ,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工作应积极参与国际法典委员会的工作 ,加强食源性危害的监测和膳食暴露评估研究 ,充分利用等同性认可、临时性措施 ,重视通报 ,根据WTO协定对成员的权利义务的要求 ,客观、科学、合理地制定既符合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又能保护消费者健康的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现状与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食品安全法》及各部门规章对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审批、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进出口等的管理规定,还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产品规格、生产规范、标签、检测方法等标准体系,并根据使用标准、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的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夏  李江华 《食品科学》2010,31(19):430-434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作为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科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及广泛应用。农药残留标准是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在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中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为基础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做法,指导我国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切实保障我国消费者健康,维护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安全。方法以食品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为突破口,进行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开展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与评价技术研究;进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建立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措施体系;开展综合示范与宏观战略研究,进行国际合作。结果构建了共享的全国污染物监测网(含食源性疾病)、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网;制(修)订国家标准40项、行业和地方标准166项,申请立项385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项、已完成1项,参加制定国际标准2项;提出595个食品安全标准限量指标的建议值,58个(套)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立了219项实验室检测方法,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50种农药,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22种兽药;研制出81个检测技术相关试剂(盒)、现场快速检测技术,25种相关检测设备。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初步建立了3个符舍国际良好实验室规范(GLP)的国家食品安全中,心(基地),有168个检测实验室参加国际有关实验室组织之间的检测比对试验或得到国际相关实验室的互认;形成了10个食品安全示范区;219家企业参与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示范;获得国内专利36项,申请128项。结论“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了重大成效,对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