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基于非标记金纳米粒子快速比色检测L-半胱氨酸的方法。采用废弃葡萄皮的提取物制备金纳米粒子,并对其表观形貌、稳定性和催化特性进行表征。再利用所制备的金纳米粒子比色检测不同浓度的L-半胱氨酸,并构建工作曲线。结果表明,葡萄皮提取物所制备金纳米粒子粒径均匀,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在0. 01~1μmol/L和5~100μmol/L范围内半胱氨酸浓度与吸光度比值(A539/A863)具有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 837μg/L(S/N)。该类型金纳米粒子比色检测体系对半胱氨酸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在pH7.0的B-R介质中,邻苯二甲酰亚胺(phthalimide)能诱导金纳米颗粒(AuNPs)发生聚集。当汞离子(Hg2+)存在时,Hg2+选择性的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发生配位作用,进而阻止邻苯二甲酰亚胺诱导的金纳米颗粒发生聚集,金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由650nm蓝移到520nm,溶液颜色逐渐由蓝变红,据此实现了Hg2+的可视化检测。520nm与650nm处的吸光度比值(A520/A650)与Hg2+的浓度在0.1~4.5μM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nM,肉眼可检测到0.5μMHg2+。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Hg2+的检测,回收率在95.5%~102.5%之间。与传统使用富T的DNA序列来检测Hg2+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简便、快捷、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3.
C60衍生物在金表面的自组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叠氮化反应和[4+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含2, 2?:6?,2?–三联吡啶基团的C60衍生物. 研究了它在Au(111)面上的自组装,STM研究发现,可以在Au(111)面上形成较高质量的单层膜. 同时研究了它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自组装, 发现可以通过调节搅拌速度来获得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搅拌速度越快金纳米粒径越小,而用超声波振荡也可获得较小粒径的金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4.
掺V的TiO2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V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 并利用TG-DTA, XRD, TEM, XPS和UV-VIS光谱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600 ℃焙烧的纯的和V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具有与国际通用的商品P-25型TiO2相类似的组成、结构、形貌和粒子尺寸;V的掺杂促进了TiO2纳米粒子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 掺杂的V元素主要是以V5+形式存在, 并且发现V在表面有偏析现象;另外可能有少部分V4+存在, 替代了TiO2晶格中的Ti4+, 形成了新相Ti1-xVxO2, 从而使TiO2纳米粒子的光谱响应范围拓展至可见光区域;另外, 在模拟太阳光下, 以含酚水溶液中苯酚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 考察了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和V的掺杂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 掺杂V的摩尔分数为1%时, TiO2纳米粒子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La3+/S-TiO2纳米光催化剂,通过XRD、BET、XPS、UV-Vi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溶液为光催化降解反应的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光催化剂的活性,探讨了低量La3+掺杂对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S改性TiO2后明显提高了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而La3+掺杂S-TiO2后,进一步提高了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La3+的最佳掺杂量(相对于TiO2的质量分数)为0.369%;La3+/S-TiO2(ω(La3+)=0.369%)为纳米光催化剂时,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92.4%(光照120min);XRD和BET分析表明,低量La3+掺杂抑制了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阻碍了TiO2晶粒的生长,提高了TiO2的比表面积;XPS分析表明,S、La3+掺杂可以导致粉体的表面羟基含量增加,掺杂S以S6+形式置换TiO2晶格中的Ti4+;UV-Vis分析表明,光催化剂La3+/S-TiO2比纯TiO2具有较强的紫外光吸收性能.与纯TiO2相比,La3+掺杂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氧化活性的提高应归因于La3+掺杂增加了表面羟基含量,增大了比表...  相似文献   

6.
采用β-环糊精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对金纳米粒子进行功能化,当溶液中有铅离子存在时,会导致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聚集,体系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铅离子残留的比色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伴随Pb2+浓度的提高,体系颜色由淡红色转变为蓝色或紫色;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当铅离子浓度处于0. 01~2 000μmol/L时,R2值为0. 983 2,工作曲线方程为y=-31. 457 3x+6. 398 4,最低检测限为8. 98μmol/L;该检测体系稳定且有优异的重复性,并对4种常见氨基酸和3种常见金属离子具有明显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7.
张付强  刘丽  赵一曼 《广州化工》2013,(23):53-55,90
MPA通过Au—S键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表面,GSH中的氨基与MPA中的羧基形成羧铵盐吸附到金纳米表面,形成了表面带有大量官能团的Au—MAP—GSH纳米粒子。由于Cd2+能与GSH中的羧基、氨基、巯基可以共同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金纳米粒子能以cd2+离子为桥梁发生大量聚集,引起金纳米表面等离子吸收和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cd2+进行裸眼检测。  相似文献   

8.
DNA修饰纳米金溶胶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薇   《化工学报》2006,57(4):970-974
纳米金在分子生物学、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纳米金在电解质溶液中易形成不可逆聚集的问题,通过紫外光谱、TEM、Zeta电位测试等表征,研究了DNA分子修饰对纳米金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金粒子的初始Zeta电位与粒径有关,平均粒径为13 nm的金粒子对应-44.4 mV的电位;当加入钠离子缓冲液后,纳米金粒子迅速聚集沉积.紫外光谱的动力学特性曲线表明,经过与巯基相连的DNA修饰后,纳米金粒子能够在钠离子缓冲液中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9.
首次以亲和素作为凝聚剂与金纳米粒子(表面未经修饰)作用,通过中和金纳米粒子表面负电使粒子间斥力减弱、距离减小而聚集。通过探讨亲和素浓度和体积、缓冲溶液浓度以及金纳米粒子尺寸等因素对金纳米粒子聚集程度的影响发现,当与金纳米粒子溶液反应的亲和素体积≤5μL时,PBS缓冲溶液中的离子对金纳米粒子影响可忽略;当与金纳米粒子溶液反应的亲和素的浓度介于50~100μg/mL时,金纳米粒子呈现最大程度的聚集;相比于较小尺寸的金纳米粒子,大尺寸的金纳米粒子更易聚集;3种尺寸的金纳米粒子的聚集程度都随亲和素浓度变化而改变。本实验将为以金纳米粒子聚集为基础的生物检测研究以及金纳米粒子自组装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0.
Hg2+检测概述     
汞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都具有危害性。快速、灵敏检测Hg2+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归纳总结了目前检测Hg2+的主要策略:利用量子点检测Hg2+;利用金属纳米簇检测Hg2+;基于银纳米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Hg2+;铜纳米线辅助的高灵敏比色检测Hg2+。最后,对Hg2+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物质合成金纳米粒子具有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好、制备简单、商业应用价值大等特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概述了植物生物质合成金纳米粒子的现状,分析了植物生物质合成金纳米粒子的可能作用机制以及植物生物质中起生物还原作用的化合物,同时还探讨了植物生物质还原合成金纳米粒子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用β-环糊精作还原剂还原氯金酸合成了金纳米粒子;同时,β-环糊精作为金纳米粒子的保护剂,防止生成的金纳米粒子的聚集。UV数据表明,溶液内含有金纳米粒子。TEM实验表明,β-环糊精还原氯金酸能生成β-环糊精包裹的球形金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硅酸乙酯水解生成二氧化硅,包裹金纳米粒子部分表面,在溶液相中有效制备出非对称金纳米粒子(Janus金纳米粒子)。在Janus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偶氮苯和环糊精,借助偶氮苯与环糊精之间的光响应超分子作用,精确可逆诱导Janus金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低聚体;调整粒子表面二氧化硅覆盖区域与裸露金表面的比例,调节特定数目的金纳米粒子进行自组装,可以精确调控自组装体中金纳米粒子数目。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16,(1):35-39
液晶金纳米粒子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功能材料。液晶金纳米粒子不仅能自组装成一维(1D)、二维(2D)和三维(3D)有序的定向排列还能增强液晶材料的导电性。液晶金纳米粒子在非线性光学、物理化学传感器和分子识别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液晶硫醇金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金纳米粒子薄膜,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具有明显的SERS效应,其中2双层薄膜的增强效应最强。金纳米粒子相互靠近但又不至于连通的状态具有最强的增强效果。若金纳米粒子通过点、面接触形成连通网络,将导致入射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机率下低,使增强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在PEG6000/Vc/HAuCl4体系中,利用Vc还原HAuCl4制备了金纳米粒子,以制备的金纳米粒子为晶种,用水合肼还原硫酸铜制备了Au-Cu复合纳米粒子,并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其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Au-Cu复合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对H2O2电化学氧化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u-Cu复合纳米粒子对H2O2电化学氧化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调节环境pH酸碱度改变聚电解质膜中氨基基团的键合状态,以控制聚电解质膜表面金纳米粒子的原位还原与自组装过程中的聚集行为,发现当聚电解质膜经pH为5.40的去离子水处理后可在其表面制备出片状金纳米结构;经pH为0.65的强酸溶液处理后,可在膜表面制备出树枝状的金纳米结构,且尺寸比pH为5.40条件下增大一倍;经pH为12.77的强碱溶液处理后,金纳米粒子的聚集状态发生改变,形成了球形纳米结构;对金纳米粒子形貌的调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德禧 《塑料》2006,35(4):104
金纳米粒子释放出NO 目前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的化学家制备出一种可以定量释放NO的金纳米粒子.这种纳米粒子被证实在诸如促进伤口愈合和扩张皮下血管软膏等生物医学和制药学上有很好的用途.这种能产生NO的纳米粒子是由外面包裹一层烷基硫醇配体保护层的金原子纳米粒子簇组成.化学家将一些配体的链端用溴取代,然后溴原子转化为氨基.这种二铵鎓二醇盐NO授体是通过将这些含有氨基的粒子暴露于高压NO气体下制备得到的.在生理环境下,从这种含二元胺纳米粒子上释放出的NO量随二元胺配体浓度和二元胺配体两个氮原子之间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超声膜扩散法以氯金酸为原料,用柠檬酸三钠(TSC)在有保护剂PVP保护的条件下还原制备了金纳米粒子。制得的金纳米粒子溶胶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得金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制得的金纳米粒子纯度较高,分散性好,基本呈球形,粒径平均尺寸为20nm。  相似文献   

20.
文章报道了一种工艺简单、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以蔗糖为还原剂,在水解条件下还原氯金酸制备金纳米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X)对合成的金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实验系统的考察了水解时间、氯金酸添加量、反应时间等制备条件对纳米粒子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时间为20 min,金纳米粒子的粒径随着氯金酸溶液添加量及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