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了解目前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谷基辅助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及其毒素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采集石家庄市23个区县市售婴幼儿配方粉、谷基辅助食品共399份,依照国家标准 GB/T 4789.1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并计数,应用荧光PCR方法检测蜡样分离株的溶血素基因和非溶血素基因。结果 399份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85份,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36份,检出率22.8%(36/158);谷基辅助食品检出49份,检出率20.3%(49/241)。85份阳性样品中有48份呈溶血素基因阳性,检出率56.5%,非溶血素基因均为阴性。结论 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较严重,存在潜在的食品风险。分析结果可为婴幼儿食品卫生学检验标准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售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及分布情况, 发现危险因素。方法 2014~2018年共采集6类共2011份食品样品, 开展蜡样芽胞杆菌监测分析。结果 蜡样芽胞杆菌检出阳性样品共146份, 总体检出率为7.26%。其中6份样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值超过105 CFU/g。不同食品类别中小摊贩食品检出率最高, 达到了10.62%, 其次为烘焙食品(8.69%)、寿司(7.50%)、冷藏膳食(6.67%)、盒饭(6.36%)和熟制米面制品(5.00%)。第3季度检出率最高, 为8.77%, 其次为第2季度(7.98%), 最低的是第1季度(5.09%)。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小摊贩的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11.21%), 其次为餐饮单位(9.31%)和农贸肉菜市场(8.07%), 最低的是超市(6.56%)。散装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7.61%)高于预包装食品(5.38%)。中心城区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9.24%)高于周边区(3.65%)。结论 广州市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 部分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加强监管,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云南省边贸进口即食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及其呕吐毒素基因型携带情况,从云南边境各口岸进口食品贸易集散点(边民互市点、农贸市场以及进出口产品店等地)共采集市售包装样品224份。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双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Double 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ual real-time PCR)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鉴定,并对阳性菌株中的呕吐毒素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在所采集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0.09%(45/224),天保、金水河、瑞丽以及畹町各口岸检出率均高于10%。检出率较高的食品类别为:酱腌菜60%(3/5)、调味品50%(15/30)、水产及其制品46.67%(7/15);从45份阳性样品中共分离出113株蜡样芽胞杆菌,其中呕吐型毒素基因cesB的携带率为0.88%(1/113),呕吐型毒素基因携带率较低,但是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风险仍不可忽视。该研究结果对边贸进口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及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探讨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快速鉴别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的方法。通过对标准品进行分析,重新对特征峰进行定位并测定其灵敏度,并用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检验结果的差异,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对49株野生蜡样芽胞杆菌及3株标准菌株进行特异性检验。研究表明,MALDI-TOF MS可检测到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中呕吐毒素相应m/z值为1 175的[M+Na]+和m/z值为1 191的[M+K]+加合物特征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01 μg/mL),经极差分析显示,选用MYP培养基30 ℃培养12 h后的菌落能获得最稳定、响应值高(>104)的检验结果;方法应用验证表明,49株野生菌株中2株含ces基因的蜡样芽胞杆菌均检出,其余未含有ces基因的菌株均未检出。该研究建立的MALDI-TOF MS检测方法能直接快速准确检出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该方法检测特异性强(100%),灵敏度高(0.01 μg/mL),对于食品安全事故快速精准分析研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建立食品中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合成酶基因cesB靶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2条内引物、2条外引物),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然后采用2株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19株蜡样芽胞杆菌和41株非蜡样芽胞杆菌验证了该LAMP具有很好的特异性.LAMP检测的灵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分析和评估云南省2012~2016年婴幼儿食品和即食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方法 本研究的样品包括2012年到2016年采集自云南省16个地州的1014份婴幼儿食品和3361份即食食品。按照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第一法平板计数法进行检验, 并用国际上现有的限量标准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8.1%(2012)、5.5%(2013)、18.2%(2014)、2.5%(2016), 超标产品的比例分别为1.1%(2012)、1.9%(2013)、1.7%(2014)。即食食品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7.6%(2012)、1.3%(2013)、13.9%(2014)、6.5%(2015)、10.1%(2016)。结论 建议对婴幼儿食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以102 CFU/g为临界值进行污染评估、对普通即食食品针对儿童与成人分别以103~105 CFU/g和大于105 CFU/g 2个值作为临界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成都市市售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携带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2014—2016年,在成都市农贸市场和路边摊点共采集食品样品330份,按照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分离疑似菌株,应用管家基因和16S rDNA测序鉴定蜡样芽胞杆菌,并针对分离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 2014—2016年,蜡样芽胞杆菌总检出率为17.6%(58/330),不同类型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83,P0.01),不同年份的食品样品蜡样芽胞杆菌的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35,P0.05)。米面制品、即食凉拌类和腌卤制品是蜡样芽胞杆菌的主要污染食品。腹泻型毒素基因(hbl,nhe,bceT,cytK,entFM)的检出率远高于呕吐型毒素基因(ces和cer)。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9.3%(17/58)、24.1%(14/58)和22.4%(13/58)。结论成都市市售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分离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类型多样,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食品安全具有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8.
了解婴幼儿奶粉及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及其毒素、毒力基因的携带特点。方法 采用稀释培养计数(MPN计数)法分离蜡样芽胞杆菌,采用PCR技术检测10种蜡样芽胞杆菌的腹泻毒素及呕吐毒素基因,在流动相A为0.1%甲酸-乙腈溶液,流动相 B为0.1%甲酸-0.2 mmol/L乙酸铵溶液条件下,用Acquity BEH300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对样品进行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样品中的呕吐毒素(cereulide)。结果 本研究共监测39份样品,28份检出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71.79%(28/39);2份检出呕吐毒素,检出率为5.13%(2/39)。检出的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大多属于携带复合型毒素的菌株,均携带3种以上的腹泻毒素基因,非溶血性的肠毒素 nhe基因(nheA、nheB 和nheC)和肠毒素FM基因(entFM)为主要的毒力基因,其中nheABC 基因携带率为100%,entFM基因携带率为35.71%(10/28),cytK基因是检测到的最少的一种毒力基因。结论 应加强婴幼儿奶粉及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监测及其毒力基因致病性研究,以科学评估蜡样芽胞杆菌对婴幼儿食品可能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被生食蔬菜模拟污染的米饭样本中蜡样芽胞杆菌(Bc)和呕吐毒素基因(ces)的分布状况,为Bc食物中毒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生食蔬菜样本50件,每件样本用0.85%生理盐水盥洗后污染“新煮熟米饭”,置于30 ℃、70% RH培养箱中放置24 h。对生食蔬菜和“污染米饭”进行Bc的定量计数、荧光PCR检测和数字PCR检测。对基于不同采集地点、不同蔬菜类型分组的生食蔬菜样本和及被其污染的“污染米饭”的各项检出率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生食蔬菜样本中Bc检出率为80.00%(40/50),ces基因和Bac16s RN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0(0/50)和10.00%(5/50);“污染米饭”样本Bc检出率为94.00%(47/50),ces基因和Bac16s RN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4.00%(7/50)和90.00%(45/50)。采集自农贸市场和农户土地的2组生食蔬菜中B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3,P=0.000 88校正),被上述2组生食蔬菜类污染的“污染米饭”Bac16s RNA基因检出率和ces基因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26,P=0.047 5校正;χ2=5.444,P=0.019 6校正)。7件“污染米饭”基于荧光PCR检测ces基因阳性,Ct值介于24.12~37.73,数字PCR结果介于6.8 copes/μL~6.2×106 copes/μL。结论 被生食蔬菜模拟污染的米饭样本可具有导致Bc食物中毒风险的病原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淮安市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现状及其对药物敏感、主要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2022~2023年抽取淮安市七个县区的婴幼儿奶粉及婴幼儿辅助食品共218批,根据GB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蜡样芽胞杆菌平板计数法(第一法)进行检测,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对检出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溶血性(hblC)基因、非溶血性基因(nheB)、呕吐毒素基因(ces)检测。结果 218批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39批次,检出率达17.89%。在23种药物敏感性试验中,蜡样芽胞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氯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敏感率100%,对环丙沙星、米诺环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莫匹罗星高浓度、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敏感率分别为97.44%、92.31%、89.74%、82.05%、38.46%、23.08%、20.51%、5.13%,对达托霉素非敏感,对头孢洛林、氨苄西林、青霉素全部耐药。溶血性hblC基因携带率高达100%,非溶血性基因nheB携带率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国内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及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MPN法定量检测婴儿配方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在对分离菌株正确鉴定的基础上,开展腹泻型和呕吐型毒素产生相关毒力基因的分布研究。结果 135份婴儿配方乳粉中有57份检出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42.22%。平均污染水平为7.14 MPN/g。国产产品蜡样芽胞杆菌污染较进口产品重,网售产品较超市销售产品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现24种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携带模式,其中nhe基因携带率最高,达92.98%(53/57),其次为ent FM基因(71.93%),70.18%(40/57)的菌株同时携带nhe和ent FM基因。亚型分型结果显示nhe A、nhe B和nhe C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88.72%、88.72%和49.12%。溶血素BL基因携带率分别为hbl A 24.56%、hbl C 22.81%和hbl D 17.54%,cyt K基因携带率为22.81%。有8株菌既携带nhe的3个基因又携带hbl的3个基因。结论我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蜡样芽胞杆菌污染较重,分离到的蜡样芽胞杆菌菌株普遍携带毒力基因,建议加强对婴儿配方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监管,并开展膳食暴露该菌对婴儿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为制定婴儿配方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的限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限量值对我国婴幼儿配方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带来的风险大小。方法利用我国零售阶段婴幼儿配方粉中蜡样芽胞杆菌定量监测数据,基于婴幼儿配方粉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微生物风险暴露评估模型,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设定标准的基础上,假定其他8种限量值,共10种限量值,计算我国婴幼儿配方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带来的风险大小。结果婴幼儿配方粉从冲调到喂养的时间分别为2、3和4 h时,婴幼儿配方粉中蜡样芽胞杆菌的限量值所起的作用不同。澳大利亚新西兰采用的限量值[n=5,c=0,m=100 CFU/g]如果应用于我国,在喂养总时间2、3 h时,风险为0;喂养总时间4 h时,相对于其他9种限量值的残留风险,该限量值的残留风险最低,降低了约36%,不合格率为11.28%(1 128/10 000)。在牺牲11.28%市场奶粉的基础上,较好的控制了风险。结论本研究通过风险大小的比较,可筛选出可能应用于我国婴幼儿配方粉中蜡样芽胞杆菌管理的限量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婴配奶粉中2种氯丙醇酯(chloropropanolsesters,MCPDE)和缩水甘油酯(glycidylesters,GEs)的污染暴露情况.方法 按照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中第三法对脂肪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3-氯...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辅食中细菌总数及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平板菌落计算法和最大近似值(MPN)法检测市售婴儿辅食中细菌总数和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并对MPN法得到的疑似蜡样芽胞杆菌进行基因间隔序列(ITS)插入性序列分析和形态鉴定。结果表明,101份样品中只有30份样品菌落总数达标,合格率仅为29.7%,部分超标产品的细菌总数达105CFU/g~106CFU/g。市售3种婴幼儿辅食-米粉、奶伴侣和面条中细菌总数及食源性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检出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1—2019年吉林省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监管及食源性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011—2019年吉林省九个地(市)级的餐饮服务环节和流通环节中的样品3 173份,参照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中的方法,对食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 2011—2019年吉林省3 173份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总检出率为23.6%(750/3 173),2015年检出率最高(38.5%, 62/161),2017年检出率最低(11.8%, 20/170);白山市检出率最高(35.8%, 139/388),其次为延边州(31.4%, 97/309),四平市检出率最低(15.3%, 76/496);蛋与蛋制品检出率最高(60.0%, 3/5),其次为乳与乳制品(39.3%, 114/290)及婴幼儿食品(31.1%, 185/595);百货商场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32.4%, 22/68),其次为小吃店及饮品店(30.9%, 43/139)、快餐店(29.1%, 25/86)。平板计数(CFU)法测得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8(2.9,8.7)CFU/g(mL),稀释培养测数(MPN)法测得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6.4(3.2,9.6)MPN/g(mL)。结论 吉林省各地市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以白山市最为严重,蛋与蛋制品、乳与乳制品是主要受污染食品,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百货商场、小吃店及饮品店等地点的安全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03年发生在云南的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呕吐型食物中毒案例中的分离株YN0303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研究。方法采用16S r DNA序列分析和16S/23S r DNA ITS特征图谱分析结合形态、生理生化和基因型进行菌种鉴定;PCR检测呕吐毒素和肠毒素合成相关基因,高效液相和质谱联用(HPLC-MS)化学定量分析呕吐毒素合成情况,测试部分生理生化特性和生长温度范围,进行了pan C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结果确认了该菌株确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虽然该食物中毒是典型的呕吐型案例,但是发现该分离株呕吐毒素相关合成基因ces呈阴性,呕吐毒素化学定量分析结果为阴性;其生理生化特性(水杨苷发酵、淀粉水解和溶血特性)与典型呕吐型菌株也不相同。pan C分型并非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所属的Ⅲ型,而是属于细胞毒性强的IV型,而且其肠毒素基因hbl、nhe和cyt K2也均呈阳性;多位点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是一个新型别ST753,是区域性相对独立进化菌株。结论在该呕吐型食物中毒案例中可能有多个蜡样芽胞杆菌参与,该分离株YN0303并非主要致病株—呕吐型菌株,但可能作为细胞毒性强的菌株参与了共感染。  相似文献   

17.
Cereulide producing Bacillus cereus was isolated from randomly chosen commercial infant foods. The cereulide production in infant food formulas was investigated. When the reconstituted foods were inoculated with >10(5) cfu ml(-1) of cereulide producing B. cereus, 2 to 200 microg of cereulide per 100 ml of food accumulated during 24 h of non-refrigerated storage. The amount of cereulide measured in the foods by the accurate chemical assay (LC-MS) matched with that found by sperm micro assay, proving the cereulide was the sole heat stable toxin in the foods and present in its toxic form. The infant formulas containing both cereal and dairy ingredients were the most supportive for cereulide production. Cereulide accumulation was affected by the infant food composition as well as by the handling of the food. Diluting the reconstituted food with water resulted in increased toxin production expressed as mug per volume. More cereulide was accumulated when the food was incubated stationary compared with moderate shaking. The amount of cereulide accumulated within 24 h at room temperature per 100 ml of cereal and dairy or in rice-nondairy reconstituted infant formulas, inoculated with >or=10(5) cfu ml(-1) of B. cereus strain F4810/72, was higher or similar to the amounts reported for foods implicated in emetic type of food poisonings. Thus mishandling and temperature abuse of infant foods may cause food poisoning when emetic B. cereus is pres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黑龙江省小麦和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污染状况。方法 样品经乙腈-水(84:16)溶液浸泡提取,净化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黑龙江省90份收购环节小麦和127份市售小麦粉中DON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污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小麦及小麦粉样品DON平均含量分别为133和417 μg/kg,检出率均为100%。在检测的217份样品中,最大检出值为970 μg/kg,DON含量均低于我国限量标准1000 μg/kg。结论 检测数据表明,小麦和小麦粉易受DON污染;我国东北部产区小麦粉中DON的含量较中部地区低,这可能与中部地区的温湿度条件较东北部地区更有利于真菌生长、产毒有关;小麦粉中DON的含量大于小麦中DON的含量,提示小麦粉的运输及储存过程可能导致其DON含量增加;因此,对市售小麦粉的管理应重点关注其出厂后的运输储存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