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流域上下游梯级开发,下游入库洪水计算时,为考虑上游水库调洪作用,入库洪水一般采用上游水库下泄加区间相应洪水。为考虑上游水库下泄洪水的传播时间,传统方法是人为考虑错峰时间。应用马斯京根法,推求上游水库下泄洪水传播至下游水库断面的洪水过程,再与区间相应洪水叠加得到设计断面入库洪水,该方法可避免人为考虑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某典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实例说明,有综合利用要求的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防洪设计需在计算上、下水库设计洪水的基础上,考虑上水库发电下泄产生的洪水,既要保证下水库本身的防洪安全,又要兼顾下水库兴利利用,保证大坝下游防护对象在发生防洪标准洪水时的安全,且要尽可能不增大已建下水库库区淹没范围。在以上运行要求前提下开展洪水调节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制定合理的下水库调度运行方式并确定挡水建筑物高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大江大河上兴建水库,下游防洪常为其主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对水库防洪调度方式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水库防洪调度方式可分成两大类:其一系以水库本身的特征值(如库水位或入库流量)为判别条件,来决定蓄泄水量的固定下泄方式。它适用于坝址至防洪控制点区间的流域面积所占比重不大,洪水主要由入库流量决定,或者区间洪水和入库洪水的峰、量  相似文献   

4.
确定水库洪水标准,依据《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计算得到流域各水库及区间天然洪水成果,上游水库入库洪水经调洪演算得出下泄洪水过程,下泄洪水考虑河道槽蓄作用,根据演进距离与区间洪水错时叠加,得出下游水库的入库洪水.经过逐级分析计算,得到西湖水库设计入库洪水,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21,43(4)
为确保水库汛期防洪及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河南省汝阳县前坪水库为例,基于库区高精度地形图和DEM,采用BIM技术、GIS技术结合MIKE软件建立水库溃坝一维、二维耦合数值模型,模拟水库大坝在5 000 a一遇校核洪水位下溃坝及洪水下泄过程,计算水库溃口流量过程及溃决后洪水在下游的演进过程,获得水库下游淹没区范围、淹没区流态等洪水风险信息。结果表明:大坝溃口流量过程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较吻合,数值模型可有效模拟溃坝后洪水下游演进风险特征,计算结果较为合理,三维洪水演进过程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6.
采用Preissmann四点加权隐式差分格式对一维明渠非恒定流方程进行离散,建立了A水库溃坝洪水计算模型.通过对A水库溃坝洪水的分析与计算,以其溃坝下泄流量过程作为下游B水库入库洪水过程,对B水库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结果显示在A水库发生溃坝后,洪水演进至下游B水库坝址,不会导致B水库大坝发生溃坝.  相似文献   

7.
采用Preissmann四点加权隐式差分格式对一维明渠非恒定流方程进行离散,建立了A水库溃坝洪水计算模型。通过对A水库溃坝洪水的分柝与计算,以其溃坝下泄流量过程作为下游B水库入库洪水过程,对B水库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结果显示在A水库发生溃坝后,洪水演进至下游B水库坝址,不会导致B水库大坝发生溃坝。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坝址上游本流域建有两座小(Ⅰ)型水库,由于水库的调洪作用,改变了下游河道天然洪水特性.水库调洪后的下泄流量过程与天然洪水过程相比,一般洪峰及时段洪量减小,峰现时间延后.这种削峰及延后峰现时间的结果随天然洪水的大小和洪水过程线开头的不同而不同.水库的下泄流量过程与区间洪水过程组合后形成下游断面受水库调洪影响后的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河流防洪系统的不断完善,水库群联合防洪的作用逐渐显现,且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水库优化调度方案越发丰富。针对混联水库群的结构特征,考虑水库群的防洪能力、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及河道洪水演进规律,建立了以最大削峰为目标的混联水库联合调度模型,并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以江苏淮安市盱眙县桂五水库—山洪水库—龙王山水库防洪调度系统为例,将20年一遇设计洪水和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作为输入条件,计算结果显示,经优化调度后龙王山水库最大下泄流量较规程调度分别削减了10.4%、13.5%,且优化调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水库最大占用库容,更有利于下游防洪对象的安全、水库自身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水库防洪调度中重要参数最快下泄时间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下游防洪要求为特征的洪水调度安全度的相对区间,以及以工程自身安全为特征的绝对区间。同时,以占用防洪库容程度为标准,建立了水库防洪调度安全度评价的静态计算模式;以最快下泄时间为核心,建立了水库防洪调度安全度评价的动态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大坝施工导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为在原大坝下游120 m处新建一座大坝,在施工导流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原有建筑物,将老坝作为新建工程施工的上游围堰,左岸三期厂房机组作为导流泄水通道之一,同时利用原有水库的调蓄能力汛期按汛限水位正常运行,并考虑洪水预报成果,进行库水位调蓄控制。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导流的特点,对导流方案、导流标准进行了比选,并对导流建筑物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万安水库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将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定位在预泄规则与设计洪水调度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在洪水调度规则启动前回到原设计汛限水位,并按照规则调度洪水确保上游安全,简化了研究路线。通过下游2个控制点的安全流量约束法结合下游典型洪水进行动态控制上限值和风险分析,从技术上提出动态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大朝山水库上游梯级为具有年调节能力的小湾水库,本次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仅针对小湾水库蓄水运行前。为了在小湾水电站投产前,合理利用大朝山水库调节库容,科学利用洪水资源,在不影响水库自身及上下游防洪安全、不增加水库淹没的前提下,进行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从水库泥沙淤积、水库淹没、能量指标、上下游防洪安全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拟定大朝山水电站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方案;通过抬高水库汛期运行水位,以减少电站受阻容量,达到增加电站汛期出力,缓解云南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上游具有一定调蓄能力的水库建成后,将会对洪水产生一定程度的调蓄作用,文中考虑降雨的分布情况,并通过梯级洪水的计算,分析上游水库对索风营电站的设计洪水调节及削减洪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极端气候越发频繁、水资源时空分布更加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为充分利用水库调控水资源能力和发挥工程效益,采用预蓄预泄法对燕山水库汛限水位进行动态控制方案研究,首先基于下游防洪安全,根据降雨与洪水预报信息,采取预蓄预泄方案确定汛限水位上限值;再基于大坝自身安全和水库超泄能力分析确定了主汛期与后汛期的最高汛限水位。与原汛限水位104.20 m相比,考虑洪水预报信息情况汛限水位可调整至104.77 m,考虑降雨预报信息时可调整至105.36 m。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动态汛限水位对大坝自身安全及下游防洪安全影响较小,提高了水资源可利用率,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白马湖圈圩现状和退圩还湖规划标准、目标、建设规模,提出白马湖退圩还湖4个方案,通过各方案水位—库容曲线、入湖流量过程设计、出湖流量过程计算,并进行调洪演算,分析不同方案的防洪滞涝效果,提出了淮安市白马湖近期退圩还湖建议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泄水建筑物是水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大坝特征水位选择和水库防洪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泄洪方式的选择和洪水调节计算是设计的重点。为解决水库枢纽所在支沟来水量不足问题,子威水库采用主坝、副坝结合的布置方式,通过库区内的连通隧洞将副坝所在主沟水量引至主坝进行补水。考虑地质条件和工程投资限制,主坝不设泄洪设施,提出了主坝泄洪采用库区内连通隧洞引洪至副坝溢流坝进行下泄的方式,同时结合了水库枢纽泄水建筑物的布置形式,提出了子威水库枢纽主坝和副坝联合洪水调节的计算方法,可为中小型水库泄洪建筑物工程布置与调洪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是根据上、下游水库的情况从上而下逐层进行分析计算。本文通过两个水库的实例,对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进行分析,在一般情况下,下游水库的设计洪水由上游水库的泄流过程与区间洪水组成,但还应对上游水库泄洪是否改变了天然洪水状况及其对下游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上游水库的调洪影响和区间洪水的地区组成,从而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通过该种方式的分析与思考,可以为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防洪调度计算结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一个简单且行之有效的防洪调度计算流程,实现对指定调度期末水位的收敛计算。该计算流程及算法不仅能够对入库洪水的进行有效削峰,并且考虑到闸门操纵的经济性,最终实现对入库洪水的合理有效调节。计算流程中提出了流量二分法,能够达到迅速收敛到合适流量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乌江流域思南县城、沿河县城、彭水县城等防护对象堤防建设的实际防洪能力低于规划标准,而且由于受上游水库的下泄和下游水库水位顶托的双重影响,导致流域的整体防洪能力不足。为了使上述3县城的堤防建设达到防洪设计标准,对乌江流域防洪调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调度模型和水库回水计算模型。以彭水县城为例,运用上述两种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防洪调度措施、不承担防洪任务水库应急调度以及应急转移等一些应对措施,可为乌江流域防洪调度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