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活性炭制备及不同品种活性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炭是利用木炭、木屑、椰壳、各种果核、纸浆废液以及其他农林副产品、煤以及重质石油为原料经炭化活化而得的产品,它与木炭、炭黑和焦炭称为微晶质炭(无定形炭)。活性炭作为最古老最重要的工业吸附剂之一,与其他吸附剂(树脂类、硅胶、沸石等)相比,具有许多优点: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内比表面积;炭表面上含有(或可以附加)多种官能团;具有催化性能;性能稳定,可以在不同温度、酸碱度中使用;可以再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活性炭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 相似文献
4.
5.
6.
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对植物性活性炭的基本结构、性能、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国内外活性炭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农用废弃物应成为制备植物性活性炭的重要来源,微波辐射技术在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结构改造方面的应用具有发展前景。着重综述了提高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有效途径及其在净水处理、废水处理、气相吸附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活性炭应用领域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用20%氯化锌浸泡甘蔗渣,改性后碳化制备活性炭,对Cr(Ⅵ)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活性炭的投加量、溶液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ρ[Cr(Ⅵ)]为50 mg/L、ρ(吸附剂)为3 g/L、pH为2、吸附θ为50℃、t为45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Cr(Ⅵ)的去除率可高达99.9%,最大的吸附量为166.51mg/g。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Freundlich、Temkin等温吸附方程和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8.
废聚苯乙烯泡沫制备颗粒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废聚苯乙烯泡沫为原料制备颗粒活性炭的工艺过程。在将聚苯乙烯炭化(600~650℃)后,采用物理活化法(水蒸气)进行了系列实验,活化时间为60 min,活化温度范围800~950℃。实验结果表明,聚苯乙烯炭化物是制备颗粒活性炭的良好原料。不定型颗粒产品灰分低于0.20%,微孔发达,碘值在1200 mg/g以上;定型活性炭比表面积在1400 m2/g以上,碘值达到1100 mg/g。 相似文献
9.
10.
以脱脂棉、天丝和剑麻为原料,KOH溶液为活化剂,通过炭化、活化制备活性炭纤维(ACFs),研究炭化温度和碱碳比对ACFs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借助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种原料炭化致孔的难易程度为:脱脂棉>剑麻>天丝.当炭化温度为700℃时,炭化材料的比表面积分... 相似文献
12.
13.
煤基活性炭的定向制备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基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炭化与活化的机理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同时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并且具体分析了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定向制备.以我国的经济和环保为出发点,介绍了活性炭再生以及评价方法,为煤基活性炭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利用废弃的山楂核为原料生产木质颗粒活性炭,并对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炭化、活化及精制步骤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炭化过程中,采用2 h内缓慢升温至300 ℃,并维持1 h,而后在3 h内升温至600 ℃的炭化方式有利于保证炭化料的得率和强度;活化温度900~950 ℃,活化时间6 h为宜;精制过程中盐酸用量是炭质量的10%为宜。在优化条件下经过炭化和活化制成的活性炭碘值可达1 100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可达180 mg/g,强度可达94%,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产品通过酸洗和漂洗之后可使铁盐的含量由0.25%降至0.02%,灰分由6%降至2%。 相似文献
17.
为了增强橡胶制品的耐热性或者一般高分子聚合物的导电性,活性炭作为一种功能性填料被用于相关材料的成型加工中.本文采用豆秸活化,并在高温下炭化制备了高分子材料的填料—活性炭.并且通过多种测试手段分析其电化学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KOH直接活化豆秸粉的方法,并通过700℃高温碳化获得高比表面积豆秸基活性炭.通过改变原料与K... 相似文献
18.
19.
20.
活性炭加工制备自动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根据检测元件采集的炭化炉温度、活化炉温度、活化炉蒸汽流量等工艺参数信号,按照一定的程序驱动调节各电动闸阀,实现各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