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种选择性培养基HE、CAS检测沙门菌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种沙门菌选择性培养基HE和CAS在食物样本检测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方法 观察典型沙门菌和非沙门菌在两种选择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和菌落形态.通过人工染菌实验,比较两种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沙门菌的检测效果.采集16份市售整鸡样本,进一步比较两种培养基沙门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沙门菌在HE平板上为绿色菌落,大多有黑心;在CAS平板上为紫色菌落.含菌量为10 CFU/25 g鸡肉样本,经SC增菌液增菌培养8h,可用CAS检出沙门菌;而采用HE则需增菌18 h才可检出.16份整鸡样本,增菌8,12和18 h,采用CA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75%、31.25%和37.5%,相应时间下采用HE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75%,25%和18.75%,8份新鲜整鸡样本,检出4份阳性;8份冷冻整鸡样本,检出3份阳性.结论 CAS选择性平板可抑制大多杂菌生长,沙门菌在其上菌落形态较易鉴别.CAS分离沙门菌的检出时限和检测灵敏度都明显优于HE,建议在食物样本检测沙门菌时应首选CAS.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不同标准和规范要求,对Petrifilm~(TM)沙门菌测试片(以下简称3M测试片)进行评价。方法用53个血清型的64株沙门菌及30株不同种属的非沙门菌,对3M测试片的包容性和排他性进行评价;针对12类食品样品,通过与我国国标方法的平行检测,对不同沙门菌检测系统的检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株沙门菌在所测试4种分离培养基上生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沙门菌分离培养基对30株非沙门菌抑制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沙门菌选择性增菌肉汤-选择性培养基组合可影响食品样品中10~(-1)cfu/25 g染菌水平沙门菌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RV(R10)-3M测试片组合检出率最高,而两种选择性增菌肉汤-选择性培养基组合(如国标法)可提高不同种类食品样品中人工污染低浓度沙门菌的检出。结论 3M测试片以其快速、方便、易保存,且准确性与国标方法相当的特点值得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行业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20—2021年济南市零售鸡肉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并探究可移动黏菌素耐药基因(mcr)的携带情况。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济南市采集零售鸡肉样品260份,依据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样品中的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mcr基因筛选,使用微量肉汤法对mcr基因阳性株开展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260份零售鸡肉样品中共检出阳性样品61份,污染率为23.46%(61/260),秋季污染率最高可达53.33%(32/60);共分离出沙门菌103株,56株为肠炎沙门菌,占比54.37%(56/103)。2株不同产地鸡翅样品来源的印第安纳沙门菌分离株检测出mcr-1基因,阳性率为1.94%(2/103)。2株mcr-1基因阳性印第安纳沙门菌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株,其中1株可对碳青霉烯类和多黏菌素类在内的全部12类测试抗生素同时耐药。结论 2020—2021年济南市零售鸡肉中的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秋季采集样品的污染率较高,肠炎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检出携带mcr-1基因;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选择性增菌液对单增李斯特菌增菌效果及对干扰菌的抗干扰性。方法参考国标GB/T 4789.30-2016和国际ISO 11290-1-2017,将2种来源的单增李斯特菌(标准菌株、分离菌株)和2种干扰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接种到4种不同增菌液中,观察增菌后菌液的生长情况。结果研究发现低浓度菌液(102数量级), Fraser肉汤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增菌效果及抗干扰性优于LB肉汤。选择性添加剂浓度过高会抑制李斯特菌的生长,通过选择合适的选择性添加剂及改变添加剂的浓度可以提高检出率。结论在实验室日常检验过程中,需考虑样品类别,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沙门氏菌Ⅲb的检测效率,按照标准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3个巧克力样品中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同时采用BAX Q7系统、VITEK2系统和RiboPrinter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证,并对其不同的增菌、分离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只有样品0716检出沙门氏菌Ⅲb 60:r:e,n,x,z15,且存在奇异变形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和摩根氏菌摩根亚种等干扰菌。亚硒酸盐胱氨酸(selenite cystine,SC)增菌液适合菌群结构简单的样品增菌;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etrathionate broth,TTB)和沙门菌增菌液体培养基(rappaport-vassiliadis,RV)则适合沙门菌含量较高,菌群结构复杂的样品分离沙门菌,且TTB较RV更适合沙门氏菌Ⅲb的增菌。3种全自动检测方法均分别得到与传统方法一致的检测结果;BAX Q7系统操作简便,适合巧克力样品经SC选择性增菌后初筛;VITEK2系统和RiboPrinter系统均能够对该阳性菌鉴定到种水平,且后者能给出血清型。因此,4种方法检测结果能够相互验证,该阳性样品预增菌后通过TTB增菌,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ylose lysine desoxycholate,XLD)琼脂或沙门显色培养基分离后,经RiboPrinter系统鉴定能够更高效地筛选得到沙门氏菌Ⅲb 60:r:e,n,x,z1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陕西杨凌及周边地区零售分割鸡肉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及其药敏性、血清型和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基因型,为预警食源性沙门菌疾病暴发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陕西杨凌及周边地区采集的188份零售分割鸡肉中沙门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PFGE方法确定沙门菌DNA酶切电泳图谱,使用BioNumerics软件聚类分析电泳结果,确定沙门菌基因型。结果 188份零售分割鸡肉中共有34份(18.1%)样品检出沙门菌,农贸市场样品沙门菌检出率(24.6%,29/118)高于超市(7.1%,5/70)。鸡腿、鸡爪、鸡脖和鸡肝样品中沙门菌检出率高于鸡肠和鸡胗。34株沙门菌中共检出10种血清型,其中科瓦利斯沙门菌最为流行,高于德尔卑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株均对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头孢噻呋和环丙沙星耐药,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萘啶酮酸、四环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34株沙门菌PFGE分型后可被分为11个簇,同一血清型菌株基本聚于同一大簇,同一时间、从相同市场采集的不同样品,其分离株PFGE型相似度均较高,表明分割鸡肉在加工或销售过程可能存在交叉污染。农贸市场分离菌株基因型多样性比较丰富。结论杨凌及周边地区零售分割鸡肉存在沙门菌污染,沙门菌血清型和基因型多样化,耐药菌株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库尔勒市零售牛肉沙门菌污染状况和沙门菌分离株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方法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4-2016的方法,采用培养基培养和沙门菌生化鉴定试剂盒对零售牛肉中的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沙门菌分离株10种毒力基因(inv A、hil A、ssa Q、mgt C、sii D、sop B、spv B、spv C、spv D、spv R)进行PCR检测。结果 317份牛肉样品共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28份,分离鉴定到阳性沙门菌28株,污染率为8.8%(28/317);除ssa Q、spv C毒力基因外,其余8种毒力基因均有检出。毒力基因inv A和spv R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携带率均为100%(28/28);毒力基因sii D、spv B和spv D的携带率也较高,分别达78.6%(22/28)、75.0%(21/28)和75.0%(21/28)。结论新疆库尔勒市零售牛肉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新疆库尔勒市牛肉生产各环节的防控与食品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沙门菌在肉鸡生产各个环节中的污染状况,对其污染程度及危害进行系统评价,为开展"从农场到餐桌"的风险评估以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肉鸡孵化、养殖、屠宰、销售环节的不同样品,按照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沙门菌检测。结果肉鸡生产的不同环节共采集样品1 267份,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298份,总检出率为23.5%,孵化、养殖、屠宰、配送分销环节的检出率分别为4.6%(10/217)、8.4%(18/215)、32.8%(187/570)、31.3%(83/265)。印第安纳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结论沙门菌在肉鸡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检出。各季节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屠宰及销售环节的检出率较高,提示加工屠宰过程存在沙门菌交叉污染的可能,这些环节对减少鸡肉及其制品的沙门菌污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宁波市人工河水环境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预防、控制相应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对河水样品进行离心浓缩、蛋白胨水增菌液增菌、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选择性增菌和沙门菌显色平板分离沙门菌,对分离菌株采用系统生化和血清凝集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法检测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对多重耐药菌株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菌株扩增主要相关耐药基因。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采集48份河水样品,分离沙门菌株105株,主要血清型为鼠伤寒(26株)、德尔卑(14株)、里森(8株)、肠炎(4株)、阿贡纳(4株)、斯坦利(4株)、阿格玛(4株),其他及未分型沙门菌41株。70株(66.7%)耐至少一种抗生素,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53.3%、四环素42.9%、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32.4%、庆大霉素11.4%、环丙沙星4.8%、头孢噻肟4.8%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4.8%。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为TEM型(n=52)、OXA型(n=6)和CTX-M型(n=3),58.1%的菌株1类整合子基因阳性。结论人工河水环境中沙门菌检出率较高,且部分血清型为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菌也有较高的耐药性,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提示食源性疾病防控中需关注环境细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肉鸡屠宰加工中不同时间和环节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分析污染关键点。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从陕西省某活鸡屠宰场不同环节定期采集活鸡肛拭子标本、整鸡胴体和鸡肉样品,使用最大可能数(MPN)法对沙门菌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分离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沙门菌进行鉴定,同时结合血清凝集技术对沙门菌鉴定结果进行确认。结果采集的284份样品中有67份检出沙门菌,检出率为23. 6%,平均MPN值为0. 051 6 MPN/g。2017年7月采集的样品沙门菌污染最为严重,检出率为37. 8%(14/37),平均MPN值为0. 064 7 MPN/g; 2016年11月检出率最低,为13. 9%(5/36),平均MPN值为0. 043 6 MPN/g。不同屠宰环节中,浸烫褪毛后整鸡胴体样品中沙门菌检出率最高(43. 3%,26/60),平均MPN值为0. 060 5 MPN/g;分割后冷冻前鸡胸脯肉样品中沙门菌检出率最低(18. 3%,11/60),平均MPN值为0. 036 8 MPN/g,略高于储存配送过程整鸡胴体/鸡胸脯肉样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水平(0. 035 8 MPN/g)。结论活鸡屠宰过程沙门菌的检出率与MPN值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在不同屠宰加工环节存在纵向和交叉污染,应对活鸡屠宰加工过程沙门菌污染严重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