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内外很多钢厂都能生产冷成型用700 MPa级高强钢热轧板卷,但厚度8.0 mm是当前所见报道的极限厚度,极限厚度的存在限制了700 MPa级高强钢的应用范围。文章介绍了本钢生产厚规格700 MPa级高强钢通过采用Mn-Ti-Nb-Mo的合金成分设计,以及高温加热、大变形精轧和高冷却速率,获得细小均匀的铁素体+贝氏体+少量珠光体组织,研制生产了厚规格高强钢S700MC热轧板卷,热轧板卷具有良好匹配的高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产品最大厚度15.0 mm。厚度15.0 mm的700 MPa级高强钢的纵向韧脆转变温度约为-53℃,横向韧脆转变温度约为-27℃。  相似文献   

2.
IF钢铁素体轧制工艺具有较多优点,为了稳定生产IF钢薄规格热轧产品并满足最终产品的性能要求,需要根据产线设备能力、设备间距等情况,制定合理的热轧工艺参数。基于梅山钢铁股份公司热轧厂IF钢铁素体轧制工艺实践及试验室模拟试验,获得了不同粗轧终了温度、卷取温度对应热轧产品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考虑不同精轧入口温度、终轧温度与{001}<110>织构平均取向密度关系,以及节能降耗的需要,结合力能参数、设备相对位置,制定出关键工艺参数:板坯出炉温度1 050~1 150 ℃、粗轧开轧温度1 070 ℃、粗轧终了温度920 ℃;精轧入口温度852 ℃,2.0 mm≤h≤3.5 mm时精轧终轧温度800 ℃;h>3.5 mm时精轧终轧温度810 ℃;卷取温度700 ℃。采用上述工艺参数批量生产出h≤2.5 mm薄规格产品,且全部满足下游各种家电板要求的深冲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酸轧机组生产的钢卷出现的松卷和塌芯问题,通过研究卷取理论,认为卷取工艺影响卸卷后钢卷受力导致了缺陷。松卷主要是由卷取稳态下给定的卷取张力不适用引起,通过分析缺陷与卷取张力、层间压力等因素的关系,以屈服强度、厚度为条件进行分档,优化了钢卷的卷取张力。对薄规格低屈服的带钢卸卷后出现的塌芯,采取硬芯卷取控制措施,并优化了初始卷取张力和卷取圈数,此项措施对预防厚度≤0.8 mm的带钢出现塌芯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史素红  苗旺 《轧钢》2019,36(3):86-89
针对热轧酸洗高强钢酸洗机组出口卸卷过程中频繁发生松卷的问题,逐一从生产流程的剪切、甩尾、钢卷小车接卷、送卷等工序分析松卷原因,并通过机械设备调整、电气控制功能优化等手段进行改进,经过近一年的生产应用,厚规格、高强钢松卷发生率由原来的90%降至目前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5.
《锻造与冲压》2016,(14):15-15
2016年5月30日,河钢唐钢1700生产线下线两卷QStE700TM高强汽车钢,并首次轧制1.8mm厚度规格取得成功。该产品的生产突破了1700线2#连铸机设计极限。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本钢2300 mm热轧生产线薄规格热轧板的生产情况。通过对薄规格热轧板轧制技术的研究,实现薄规格热轧板高质量、稳定化生产,同时扩充了可稳定生产的薄规格产品范围。轧制目标厚度≤2.75 mm的薄规格不稳定率平均为0.13%,轧制目标厚度≤2.0 mm的薄规格不稳定率平均为0.44%,由于轧制薄规格不稳定率降低使卡钢废品和轧破返修量减少,使薄规格产品成材率提高0.24%,非计划换辊次数平均每月降低4次。  相似文献   

7.
对Ti微合金化700 MPa级高强钢钢卷头、中、尾部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析出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卷头、中、尾部力学性能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钢卷内外圈析出强化效果不同而导致的。为此,在生产薄规格Ti微合金化700 MPa级高强钢时,采用U形冷却工艺,将钢卷最内圈15 m内的带钢卷取温度提高15~20 ℃,将最外圈15 m内的带钢卷取温度提高10~15 ℃,可使钢卷最内圈强度提高约40 MPa,钢卷最外圈强度提高约20 MPa,有效改善了带钢通卷性能均匀性,提高了通卷性能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钢管》2021,(2)
正2021年2月,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交付某页岩气油井管项目用125钢级高强度页岩气油井管用钢卷。该钢卷经直缝电阻焊接成型、热张力减径、调质热处理,生产的Φ139.7 mm×12.7 mm规格125钢级直缝电阻焊接套管的抗拉强度≥1 000 MPa,屈服强度≥990MPa,伸长率≥16%,满足API Spec 5CT—2018《套管和油管》屈服强度862~1 034 MPa、抗拉强度931 MPa、伸长率≥13%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章岭  陈彤  田贵昌  韩乐  王莉  刘建华 《轧钢》2016,33(5):78-81
针对厚规格管线钢卷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卷形缺陷,从设备精度、侧导板短行程控制、侧导板纠偏功能、夹送辊辊缝设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优化。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后,有效降低了卷形缺陷发生率,提高了卷形一次命中率和卷形质量,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栗建辉  张星  董跃星  侯明山  何滨 《轧钢》2021,38(2):72-75
针对市场对500 MPa以上、屈强比低于0.9的冷加工成形用热轧带钢的需求,唐钢在FTSR产线上对其进行了开发。对其化学成分、加热制度、轧制制度、卷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形成了一整套具有FTSR产线特色的低屈强比薄规格高强钢的生产工艺。生产实践表明,采用碳锰钢+Nb微合金化化学成分设计和合理的TMCP工艺,带钢组织为典型的铁素体组织,抗拉强度不小于500 MPa、屈强比不大于0.9,提升了Nb微合金化高强薄规格带钢性能和轧制的稳定性,并解决了卷取后易扁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胡华东  王乐  汤化胜  徐国军  文雄  王栋 《轧钢》2022,39(2):124-128
针对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2 030 mm冷轧产线宽厚规格深冲钢卷出现大量梗印缺陷问题,通过现场实测与多功能仪自动检测相结合检测缺陷卷热轧卷横断面轮廓曲线,检测热轧卷微观组织及硬度等方法,分析了梗印缺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带钢横断面存在连续局部高点,卷取中局部高点逐层累加形成鼓包,因深冲钢屈服强度较低,成卷后局部高点处存在应力集中,使其沿径向和横向发生延展变形而导致梗印缺陷的形成,且梗印缺陷卷开卷后在带钢边部形成浪形。为此,在热轧工序通过优化轧辊轴向横移、弯辊策略以及调整轧制节奏等措施,增大工作辊辊缝凸度,从而有效改善热轧带钢横断面局部高点缺陷,为冷轧工序提供合格原料。在冷轧工序通过优化工作辊辊缝形状、分小卷卷取等措施,宽厚规格深冲钢的局部高点可得到有效控制,显著降低了因梗印缺陷造成的不良改判率。  相似文献   

12.
张星  栗建辉  侯明山  邢天庆 《轧钢》2021,38(1):31-35
配置短距离、快速冷却层流系统的FTSR生产线具备较好的控轧控冷条件,可充分利用细晶强化生产高强度低合金热轧带钢,但薄规格钢卷普遍出现扁卷缺陷,影响后续加工6为探究扁卷机理,计算了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试验带钢轧后冷却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短距离快冷模式下热轧带钢在层冷线上相变孕育期缩短,相变...  相似文献   

13.
张明金 《轧钢》2010,27(4):52-54
针对莱钢1500mm热轧宽带生产线生产部分品种规格时出现塌卷缺陷的问题,分析了卷取张力、带钢断面形状、卷取温度、卷筒涨缩、助卷辊辊缝设定对卷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1 500 MPa级铝硅镀层热成形钢,采用连退模拟器模拟了 5种退火涂镀工艺,采用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检测样板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镀层组织,以确定最优退火、涂镀工艺;针对试验中的漏镀缺陷,分析了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在带钢运行速度为80 m/min,加热温度为770℃,快冷温度为650℃的工艺下,铝硅镀层CR1...  相似文献   

15.
汪云辉 《轧钢》2019,36(4):35-38
介绍了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对Nb、Ti微合金化高强薄规格QStE700T带钢的研发及其应用情况。通过化学成分设计,以及对加热炉温度的制定,板坯温度均匀性的控制,轧辊凸度、轧制负荷分配和轧制速度的优化,实现了1.2 mm厚带钢的稳定生产。热轧带钢组织以铁素体和贝氏体为主,其力学性能和扩孔性能满足了汽车零件的生产与轻量化要求,目前该产品已用于挂车车厢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刘玉金  陈伟  范正军  曹静  王宇鹏  刘磊 《轧钢》2020,37(4):103-105
针对0.35 mm规格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薄带套筒卷取无法保证连续批量生产及卷取质量的问题,对其卷取工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卷取张力、张力锥系数、张力锥作用卷径系数以及皮带助卷器压力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卷取参数的优化试验,确定了0.35 mm规格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薄带的无套筒卷取最优工艺参数,下线钢卷质量良好。薄带无套筒卷取工艺在酸轧机组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钢卷内圈质量,还降低了套筒的周转与消耗,从而降低了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刘玉金  陈伟  范正军  曹静  王宇鹏  刘磊 《轧钢》2007,37(4):103-105
针对0.35 mm规格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薄带套筒卷取无法保证连续批量生产及卷取质量的问题,对其卷取工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卷取张力、张力锥系数、张力锥作用卷径系数以及皮带助卷器压力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卷取参数的优化试验,确定了0.35 mm规格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薄带的无套筒卷取最优工艺参数,下线钢卷质量良好。薄带无套筒卷取工艺在酸轧机组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钢卷内圈质量,还降低了套筒的周转与消耗,从而降低了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卷取机侧导板控制策略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传东 《轧钢》2010,27(2):50-53
基于莱钢1500mm热轧带钢生产线卷取机侧导板时序逻辑的分析,对涉及侧导板控制的常见卷形缺陷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侧导板位置控制和压力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案,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提高了侧导板的工艺适应性,改善了卷形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