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基于生活垃圾渗滤液含有与脱硝氨水相似的成分,利用原生态生活垃圾渗滤液喷入我公司3200 t/d生产线分解炉喷氨部位和烟室进行替代氨水脱硝试验,探究渗滤液在不同部位对脱硝效果、窑工况和运行指标的影响,试验验证了渗滤液因其氨氮成分含量偏低,脱硝效果不明显,但对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渗滤液是否可以替代脱硝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线式CKK流化床技术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具有垃圾适应性好,资源化程度高、节能减排效果好等特点。本文以300 t/d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为研究对象,借助热工检测和理论计算等技术手段,分析研究CKK系统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对水泥窑熟料质量、运行工况和节能降碳的影响。利用CKK技术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后,熟料标煤耗降低4 kg/t,年减少二氧化碳减排20 300 t;分解炉出口NOx浓度平均由496×10-6 降低至340×10-6 左右,氨水用量降低1.0~1.5L/t。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协同处置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选择1条规模为2?500 t/d的协同处置垃圾渗滤液水泥回转窑,对协同处置垃圾渗滤液后烟气中重金属、HF、HCl及碳氢化合物排放浓度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其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与未进行协同处置的烟气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相比,协同处置垃圾渗滤液后的烟气中Cr、Cd、As三种污染物变化不明显,而烟气中Mn的排放浓度增加2.31 μg/m3,其次是Pb和Hg,分别增加了0.93 μg/m3和0.88 μg/m3。采用协同处置垃圾渗滤液前后两种条件下烟气中总有机碳无明显变化,烟气中总有机碳含量均为35 mg/m3。HF排放浓度高于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水泥窑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4.
斜沟煤矿选煤厂针对介质循环系统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改造,如调整固定筛预脱介系统出料端筛板倾角,改造合格悬浮液分流阀等;改造后,有效降低了吨原煤介质消耗,由改造前的1.6 kg/t原煤降为1.2 kg/t原煤,每年可节约资金660万元,降低了洗选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垃圾渗滤浓缩液成分复杂多变、极难实现全量化处理。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常见处理工艺、焚烧处理工艺及焚烧设备,阐述了焚烧处理关键问题,论述了二英和NOx的排放控制措施,提出了将垃圾渗滤液雾化喷入垃圾焚烧炉燃烧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郑占峰 《水泥工程》2015,28(6):30-31
<正>1实验背景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某分公司2 500t/d生产线利用石灰石、砂岩和硫酸渣配料生产(原料粉磨采用HFCG160—140辊压机终粉磨系统),并一直采用较高的硅酸率配料。窑系统煅烧情况为熟料结粒稍发散,主窑皮稳定在18 m,窑尾烟室温度1080℃左右,C1出口温度在325℃以下,吨熟料原煤消耗一直居高不下,在145 kg(折合标煤耗119.4 kg)左右。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中氯离子对预分解窑系统的负面影响,本文系统地分析追踪了在生活垃圾协同处置运行前后预分解窑系统和旁路放风中氯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投垃圾过程中出磨生料、入窑生料、C1回灰中氯离子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5下料管热生料氯离子含量投垃圾初期突然升高后期随着旁路放风除氯效率的提高开始下降;旁路放风量为4.6%时,其除氯效率高达75.2%。同时计算得出进入循环富集和结皮中氯离子量为0.011 t/h。  相似文献   

8.
对贵州省4个2001-2012年建设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进行了调研,分析垃圾渗滤液的水质,通过对不同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和费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其它地区渗滤液水质相比,贵州省垃圾渗滤污染物含量显著偏低,COD为0.5~4.8 g/L。调研的部分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工艺经改造后,出水可达到GB 16889-2008表2要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比较选择MBR+UF+RO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最优。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建议积极探索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欧宗现 《水泥工程》2021,34(5):67-69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需要对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无害化处理,现有的处理方式普遍存在投资运行成本高、影响焚烧炉和水泥窑稳定运行等问题。通过对不同处理方式进行比选,得到一种独创的渗滤液三级回喷焚烧工艺,利用窑头篦冷机、窑尾分解炉和焚烧炉的高温焚烧渗滤液,并成功应用于宜昌花林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燃料的完全燃烧模型,对市政垃圾衍生燃料(RDF)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分解炉内的热贡献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入窑基RDF完全燃烧时最小燃烧空气量Amin为0.335Nm3/MJ,最小燃烧废气量Vmin为0.463Nm3/MJ,均大于煤粉;对于入炉温度为20℃的入窑基RDF,当助燃空气温度为850℃时,其绝热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595.9℃,对分解炉的热贡献为4.57MJ/kg,热量利用率为72.2%,即分解炉内喂入4.95t(低位热值为6.30MJ/kg)入窑基RDF与1t(低位热值为24.49MJ/kg)煤粉产生的发热量相当,该理论计算替代量与实际生产数据的偏差率仅为3.2%;最后计算了不同水分下的临界灰分以及对应的RDF临界热值,并给出了RDF的热贡献分区用于指导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