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清水电站的主要建筑物之一是深埋地下的厂房洞室群.本文从分析岩层及其构造、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岩体地应力与建筑物的关系入手,对洞室围岩进行工程分类,并结合地质条件选定洞室位置及轴线的方向,最后对洞室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江口水电站采用地下厂房,主厂房布置于左岸山体内,由引水隧洞,尾水隧洞,地下厂房,主变室,母线廓道,电缆竖井及排水廓道等建筑物组成复杂的地下洞室群,因此在下洞室稳定是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为查明地下洞室群的地质条件,已开挖总长380m勘察平硐并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试验工作,主要包括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的测量统计和围岩分类,岩体,断层,软弱夹层及裂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岩体的渗透性试验,岩体地震波测试,应力解除法三维地应力测试等勘察研究工作,对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作出的评价是,左岸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条件较好,局部不稳定块体通过支护处理后,洞室围岩稳定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3.
地下洞室群的开挖顺序是影响洞室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结合拟建双江口水电站厂区地形地质条件及洞室群结构特点,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研究不同开挖工序下洞室群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及破坏区分布规律,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以开挖过程中对周围岩体的扰动破坏体积最小、应力集中程度最小、最大位移最小作为优化准则,提出了较优的...  相似文献   

4.
地下洞室群施工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洞室群,洞室开挖对围岩产生强烈扰动,造成巨大卸荷效应,对围压稳定有较大影响,关系工程的安全。以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为依托,从岩体地质条件及洞室布置实际出发,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需要拟定的分层开挖及支护方案,对地下洞室群建立三维模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设计方案下围岩的稳定性以及支护措施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向家坝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地质条件较差,边墙高、跨度大,开挖规模巨大,施工期围岩稳定性问题比较突出。在对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向家坝水电站超大洞室群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对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分析。按照实际开挖支护程序对地下洞室群开挖进行模拟,对向家坝地下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超大洞室群施工期围岩局部稳定性问题突出,施加相应支护措施后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型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GTS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工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计算真实反映了实际地质条件以及实际开挖顺序、支护手段。研究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洞室群围岩的开挖变形形态与应力状态,分析了围岩塑性区的分布及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叙述二滩岩体的质量分级,并以此作为地下洞室开挖和支护的基础。对左、右岸导流洞的地质条件和各级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采用施工地质方法,进行了前后地质资料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糯扎渡水电站左岸厂房区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文远  张四和 《水力发电》2005,31(5):30-32,39
糯扎渡水电站的地下厂房位于左岸,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厂房区地下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类别,预测洞室开挖后的应力应变情况,评价洞室群围岩稳定性,从而为洞室群的位置选定及支护形式设计提供依据,并为确定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龙滩水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布置设计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孝松  罗俊军 《红水河》2001,20(2):25-29
简述龙滩水电站左岸输水发电系统地下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述主要建筑物的布置设计,介绍岩锚吊车梁设计研究与结论,分析洞室群开挖支护后围岩稳定性以及对支护参数的合理选择,并对下一步需要展开设计优化与研究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百色水利枢纽地下厂房系统主要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地下厂房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和试验工作,将各洞室进行了水电工程地质围岩分类和巴顿Q系统围岩分类,对各洞室岩稳定性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龙滩水电站右岸边坡开挖中发现了体积较大的不良地质体,威胁到坝肩边坡和缆机基础的稳定与安全。根据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概括了该区的工程地质特征,着重探讨了在顺层边坡或冲沟中坚硬~中等坚硬岩体形成倾倒变形岩体及风化堆积深槽的机制,并对治理后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及边坡稳定性评价。监测结果表明,由于及时查明了不良地质体的规模、性状、成因及危害性,为右岸坝肩边坡的治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依据,坡面综合处理后边坡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龙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建基面开挖轮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坝,最大坝高216.5m,其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优越,坝基岩体较完整,力学强度高,大坝不存在沿坝基础深部的滑动失稳条件。但如何避开进水口反倾向岩质高边坡,充分利用坝址的岩体条件设计大坝建基面的开挖轮廓,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目的,一直是勘测、设计和科研等方面的重要课题,这一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本文主要介绍龙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坝整体稳定控制面确定结论及坝基可利用岩体选择依据、开挖轮廓设计、岩体质量检测标准及地质缺陷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龙滩水电站左岸典型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高边坡的稳定和变形问题,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施工程序的模拟,结合边坡开挖后岩体应力调整和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支护措施的实施时机,并对各种支护措施在施工时序上进行优化组合,确定合理的边坡施工程序。在保证施工期边坡稳定的前提下,为锚索施工赢得了时间,较好地解决了高边坡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因支护制约开挖及难以组织快速施工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艺 《广西水利水电》2012,(5):50-51,54
云南万家口子水电站为坝高157.60 m的碾压混凝土拱坝,混凝土月浇筑强度高,所需石料较多.为此,结合石料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开采规划,针对开采形成的永久高边坡,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从而确保高边坡的稳定及石料供应强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取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大坝坝基岩体抗剪强度参数(f、c值),为大坝设计、两岸坝肩抗力体稳定分析、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分析等提供依据,根据玛尔挡水电站坝址区岩体强度试验成果,结合试验点地质特征,利用最小二乘法、优定斜率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坝基岩体强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合理选取强度标准值,最终给出了坝基岩体强度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16.
锦屏一级水电站是雅砻江干流下游河段的控制性梯级电站,其双曲拱坝坝高305 m,为已建世界第一高拱坝。工程区山高坡陡、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面临高山峡谷区特高拱坝施工布置、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陡边坡稳定与处治、复杂地质条件坝基与抗力体处理、特高拱坝高性能混凝土及原材料、特高水头大流量窄河谷泄洪消能与强雾雨防治、特高拱坝优质快速施工、极低强度应力比高地应力条件下大型厂房洞室群围岩大变形控制等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这些问题通过建设各方的努力成功地得到解决。介绍了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性解决方案,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借鉴,促进水电工程特高拱坝建设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构皮滩水电站是乌江干流梯级开发中规模最大的控制性工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致使工程设计中遇到了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难题,如复杂岩溶区拱坝设计、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泄洪消能与防雾化处理、渗控工程及岩溶地质缺陷综合处理,以及高拱坝温控防裂技术等。详细阐述了处理上述关键性技术难题的设计思路、具体的工作程序和处理措施,以及所取得的工程实际效果。至2009年底,电站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实现了提前发电目标,枢纽工程安全运行得到了验证,而且节省了工程投资,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谢树庸 《水力发电》1994,(12):23-27
东风水电站存在着岩溶渗漏、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岩溶涌水、岩溶区水库诱发地震和高坡稳定等多种地质问题,比较复杂。经过勘测部门四进四出工地,才查明了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从而为工程施工创造了条件,开挖实践证明,勘测成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19.
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地下厂房开挖尺寸大、地质条件复杂、开挖工期长,为了保证施工期的安全,需准确地了解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稳定性。通过实测的地应力及现场岩石力学试验获取围岩稳定性计算初始参数,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和安全监测实测位移值反演岩体力学参数,进而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反演获取地下厂房各开挖步的围岩稳定情况。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地下厂房开挖后,围岩变形总体较小,塑性区分布有限,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良好。应力集中及塑性区比较集中的部位主要位于主厂房底部边墙与尾水管周围,该区域开挖时须加强支护跟进及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滩水电站输水发电系统洞室群是结构复杂的巨型地下工程。洞室群围岩为陡倾角层状岩体,围岩的稳定性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针对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处理,在工程勘测设计阶段先后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工程施工初期又进行了科研攻关,为全面论证该巨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