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化水蒸气蒸馏法,对万寿菊花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得油率为0.54%。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47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万寿菊挥发油主要含萜烯类化合物,共计14种,占挥发油总量的56.30%,包括冰片烯(18.31%)、氧化石竹烯(16.09%)、石竹烯(13.41%)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多香果中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多香果中含挥发油的质量分数为1.3%。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20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峰面积相对百分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多香果挥发油主要含甲基丁香酚(67.48%)、丁香酚(8.06%)、月桂烯(4.86%)、桉叶油醇(2.23%)、α-松油醇(1.53%)、反式石竹烯(1.48%)等成分。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提取白根独活挥发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蒸气蒸馏法、乙醚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提取了白根独活中的挥发油,用GC-MS分离鉴定了其成分并测定了各成分相对质量分数。水蒸气蒸馏法、乙醚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2.29%、3.27%、4.13%和3.78%,分别鉴定出21、24、38和23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9种,即蒿苯内酯、α-甜没药醇、辛醛、2-壬酮、十六烷酸甲酯、2-甲基辛烷、(-)-蓝桉烯、3-甲基辛烷、壬烷,相对质量分数最高者为蒿苯内酯。4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白根独活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但也有共同特征。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得率更高,成分更全面。  相似文献   

4.
重庆含笑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了重庆地区含笑鲜花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从含笑鲜花水蒸气蒸馏和同时蒸馏萃取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8种和36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928%和90.555%。两种方法提取的含笑鲜花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12%和0.26%,主要成分均为萜烯类、萜烯醇类、酯类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有τ-榄香烯、石竹烯、β-榄香烯、大根香叶烯D、α-布藜烯、(Z)-5,11,14,17-二十碳四烯酸甲酯等。  相似文献   

5.
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GC-MS法分析了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比较了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提取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所提的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月桂烯、反式-罗勒烯、顺式-罗勒烯、β-榄香烯、石竹烯、大根香叶烯、α-金合欢烯、γ-榄香烯和环十二烷己酮为主要成分,这些成分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中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78.81%、45.9%、70.1%。在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中,最主要成分是顺式-罗勒烯,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44.3%和11.1%,固相微萃取法中最主要成分是大根香叶烯,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19.8%。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提取和固相微萃取法所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相对质量分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以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效率较高,提取成分较完全,是提取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艾叶中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干艾叶中含挥发油的质量分数为2.6%,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48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主要含桉树脑(21.90%)、2-莰醇(6.04%)、樟脑(5.97%)、2-蒎烯(5.52%)、β-石竹烯(4.80%)等。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干艾叶挥发油在900℃的条件下进行热裂解,并分析其热裂解物的化学组成,鉴定出44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γ-古芸烯(9.58%)、β-石竹烯(6.91%)、α-松油醇(6.89%)、马鞭烯醇(6.61%)、4-萜品醇(6.35%)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与回流提取法萃取山稔子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进行了化学组分的测定和分析比较。从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鉴定出了35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为α-蒎烯(52.17%)、石竹素(7.55%)、反式石竹烯(4.28%)、马鞭烯醇(4.08%)、广藿香烷(3.26%)等。回流提取法所得挥发油鉴定出了38种化合物,主要为4-羟基茉莉酮(15.33%)、棕榈酸(13.41%)、α-蒎烯(11.58%)、石竹素(10.26%)、愈创蓝油烃(7.25%)等。二者的化学成分中既有共同组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颜色呈黄色,平均出油率为0.55%,回流提取法所得挥发油颜色呈棕黄色,平均出油率为2.47%,回流提取法的提取率高于水蒸气蒸馏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毛蕊花中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毛蕊花挥发油得率为0.6%。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58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毛蕊花挥发油主要含苧烯(31.28%)、小茴香酮(22.17%)、桉叶素(9.25%)、反式石竹烯(6.63%)、α-艹律草烯(6.4%)、蒎烯(3.24%)、胡椒烯酮醚(3.01%)等。用毛蕊花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毛蕊花挥发油具有改善卷烟香气、增加清香香韵、降低刺激性的作用,毛蕊花挥发油可用于卷烟加香。  相似文献   

9.
魏鑫  黄筑艳 《广东化工》2014,(8):194-196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提取随手香中挥发油的效果。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声萃取法提取随手香中挥发油,用气象色谱-质谱(GC-MS)分离鉴定了其成分并测定了各成分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提取率为2.92%,分别鉴定出45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89.8%,其中草蒿脑含量最高;超声萃取法挥发油提取率为1.9%,分别鉴定出60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0.54%,超声波萃取提取其中卅一烷含量最高。结论 2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组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千年健挥发油微波辅助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溶剂萃取法(MASE)提取千年健挥发油,并利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最佳提取条件为:石油醚作溶剂,微波功率60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min,在该条件下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63种成分,主要为芳樟醇(相对质量分数23.411%,下同),7-乙酰基-2-羟基-2-甲基-5-异丙基二环[4.3.0]壬烷(5.222%),4-松油醇(3.971%)。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HD)比较发现,MASE法节省时间,得率更高,同时化学组成成分差异不大,是一种完全可以替代HD法提取千年健挥发油的高效、节能的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汪洪武  刘艳清  严子军  韦寿莲 《精细化工》2011,28(7):668-670,697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HD)和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MAHD)提取鸦胆子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所得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分别从鸦胆子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和37种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09%和94.13%。不同方法所得鸦胆子挥发油化学组成不同,但主要成分是黄樟脑、(+)-4-蒈烯、β-香叶烯、丁香油酚甲醚、2,6-二甲氧基甲苯、柠檬烯和甲基胡椒酚。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树脂吸附提取及冷冻结晶制备栀子花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其中成分。结果表明:栀子花油得率0.08%,GC-MS共鉴定出芳樟醇、莰烯、α-石竹烯、香叶醇、α-法呢烯、月桂烯等多个组分,它们的峰面积之和占总峰面积的97.08%,其中芳樟醇相对质量分数最高为40.2%,此方法操作简单,产品得率高、纯度高,香气更接近原鲜花,是一种栀子花油提取的好工艺。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19,(8):73-7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及水蒸气蒸馏方法分别提取新鲜蒜头果果皮中的挥发性成分,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百分含量。从水蒸气蒸馏中分别鉴定出9种成分,分别占总量的96.62%和99.80%,这些成分主要是为苯甲醛、α-羟基-苯乙腈、苯甲醇、4-羟甲基苯甲酸甲酯和2-羟基-丙烷腈等成分。结果表明,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得到的挥发油得率(为1.23%)较水蒸气蒸馏方法 (为0.92%)高,所鉴定出来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占总量的比例较水蒸气蒸馏方法高,因此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更适用于蒜头果果皮精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苤蓝中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技术并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采用GC-MS分析并结合保留指数鉴定,从苤蓝挥发油中共鉴定出其中的22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有3-侧柏烯(6.41%)、D-柠檬烯(5.47%)、(+)-4-蒈烯(5.24%)、α-水芹烯(4.72%)、β-芳樟醇(4.06%)等。对苤蓝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铁箍散是贵州民间治疗风湿麻木、跌打损伤的常用药材,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铁箍散根茎部位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相对质量分数大于0.02%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54个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之和为94.02%,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有4-萜烯醇(20.22%)、γ-杜松烯(12.33%)、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13.25%)、T-依兰油醇(11.85%)。该文报道工作的新颖性已为遵义医学院图书馆信息部2009年9月14日出具的第2009K043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山苍子果皮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GC-MS鉴定出5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1.95%。主要成分有D-苎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a-柠檬醛、β-柠檬醛、香叶酸、石竹烯氧化物。  相似文献   

17.
赵欧  刘真美 《广州化工》2014,(8):128-129
研究了贵州湄潭产苦丁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贵州苦丁茶挥发油,用GC-MS分析和鉴定出化学成分,使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的得率分别为0.17%。从苦丁茶挥发油中鉴定出13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1.64%)化合物,苦丁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β-芳樟醇、β-月桂烯、α-松油醇、(Z)-柠檬醛、(E)橙花醇。不同地区的苦丁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和含量差异差较大,在其饮品开发利用中都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生姜精油、浸膏和油树脂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比较不同方法提取姜油的得率和成分差异,用气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蒸气蒸馏、乙醇浸提和超临界CO2萃取所得姜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姜油得率和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姜油得率依次为超临界CO2萃取法(4.67%)、乙醇浸提法(3.75%)和水蒸气蒸馏法(0.95%)。从水蒸气蒸馏所得精油中鉴定出68种成分,主要是呈现芳香性气味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下同,63.46%)和单萜类化合物(34.91%);从乙醇浸提所得浸膏中鉴定出41种成分,主要是呈现辛辣味的姜辣素类化合物(86.41%),其中主要为6-姜酚(16.86%)、6-姜烯酚(16.58%)、姜油酮(17.68%);从超临界CO2萃取所得油树脂中鉴定出77种成分,挥发性的萜类化合物和非挥发性的姜辣素类化合物分别占总质量的59.31%和40.69%,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和强烈的辛辣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铜仁九叶青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法提取铜仁九叶青花椒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定性分析,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从九叶青花椒挥发油中鉴定出3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醇类和烯烃类,化学成分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是芳樟醇(82.02%)、桧烯(4.11%)、D-柠檬烯(3.95%)、大根香叶烯D(1.32%)、石竹烯(1.17%)。研究可为九叶青花椒资源研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季节玉兰花及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春季及夏季产玉兰叶和花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分别从夏季及春季产玉兰花和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24、25、50和33种化合物。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4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各占总峰面积的96.14%、99.63%、91.30%和96.78%。玉兰叶油和花油具有相同的主要成分,它们分别是芳樟醇、β-榄香烯、丁香烯、橙花叔醇和丁香烯环氧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