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马克思哲学观变革、实践哲学的确立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认为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在批判和反恩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哲学观的精义和重大贡献在于把哲学理解为一种“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反思和批判性“活动”,实现了对“逻各斯”的虚幻崇拜为基本路向的整个传统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俄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命题“美即生活”。他认为在人类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美”,审美是人类的一种天然的本性。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由一个原则出发:“怎样做更愉快,人就怎样做”。马克思认为,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过程,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早期对实践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个体实践”、“经验主义实践”、“人本主义实践”3个阶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概念入手,完成了对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最初建构.科学的“实践”是指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马克思世界观革命的逻辑起点,是由哲学共产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转变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如何立足于实践这一基本观点,揭示了美的本质的秘密.其要点是:1.“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是马克思论美的基础;2.“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同美和美感的本质联系;3.对马克思提出的“美的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部分人把马克思关于俄国“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简单理解为俄国以及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实际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提法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而是对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的一种误解和误用。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对象只是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仅仅是指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生产的某些产生“可怕的波折”的阶段,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6.
“利益”一词无时无刻不对人产生巨大影响,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不仅孕育着一切矛盾的萌芽,同时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认真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问题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并逐步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的历史过程,对马克思利益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作了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7.
“物质变换”及其“裂缝”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把马克思文本中的Stoffwechsel翻译为“新陈代谢”而非“物质变换”,不符合环境哲学的理论语境。当前,对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问题的研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把理论研究与环保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环境哲学对于环境保护的指导作用;二是要拓展“物质变换裂缝”的研究视野,将其与自然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8.
论述马克思哲学不是抽象的知识,也不是课堂上的讲章,而是一种具有强烈革命倾向的实践理论;马克思哲学不是以自然和社会的分离为出发点的二元论,而是基于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一元论。"实践的唯物主义"最能体现马克思哲学的独创性本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人的异化”理论一直是哲学界争论较多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异化”与马克思 以前及以后西方哲学家们关于“人的异化”问题作一简单比较,来透视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异化”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把马克思经济学说归结为“造反学说”或“批判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同时,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一系列客观规律,以及几种社会适用的和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一系列客观规律,这对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所采用的科学抽象法,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也是适用的。因此,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并没有过时,而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