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主要包括桥口、白庙、杜寨3个含油气构造,是一个具有较大资源背景的深层天然气富集区.在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沉积相新认识的基础上,该文对杜桥白区深层油气藏进行解剖,分析了油气藏成藏条件与控制因素,逐步明确了油气成藏规律.杜寨地区为深洼陷背景,构造简单,是一个大型岩性含气区;桥口地区发育构造-岩性控制下的凝析气藏;白庙地区发育岩性-构造控制下的带油环气藏,成藏条件复杂.   相似文献   

2.
运用成藏动力学和成藏压力箱观点,阐明了白庙构造4期构造活动对深层油气成藏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分析了构造活动和断层发育通过对沉积扇体、储集层的控制,影响到该区岩性圈闭形成和有利储层分布,从而控制油气成藏和油气分布。研究表明,构造活动和断层发育在白庙构造4次油气充注过程中直接地影响和控制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破坏,同一断层在不同的时期对油气成藏分别有不同的作用;认为由于构造活动和断层发育导致该区地层不均衡压实和同沉积作用存在,而在断层发育区地层压力得到释放,它们是现今地层压力分布和流体压力封存箱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白庙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跨重大构造期成藏是叠合盆地深层含油气系统最显著的成藏特征,研究跨重大构造期油气成藏的有效性和规模性对于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战略选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了以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跨重大构造期变革为主线的盆地级古构造恢复和成藏模拟,研究了烃源灶演化,并恢复了成藏过程,构建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受多期构造演化控制,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灶热演化具有阶段性与差异性,灯影组圈闭不断调整改造,烃类运移与圈闭的动态配置控制油气富集。(2)筇竹寺组烃源岩普遍为高—过成熟,经历全过程生排烃,生成的原油发生热裂解生气并作为新的烃源灶;干酪根热解与原油裂解构成的烃源灶接力供烃体系控制着跨重大构造期油气聚集过程中的持续烃类补给。(3)灯影组跨重大构造期成藏类型可划分为原生型和次生型2类:原生型气藏为成油期已具备圈闭条件的气藏类型,可划分为构造型和岩性型2个亚类4个小类。其中,原位构造型长期继承性捕获油气,最有利于规模成藏;岩性型侧向遮挡条件好,可规模成藏,不受埋深控制;次生型气藏受较晚构造活动控制,可划分为3个亚类。结论认为,跨重大构造期成藏是深层、超深层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的基本条件,其规模...  相似文献   

4.
深盆气藏是油气赋存规律的又一新认识,其在成藏机制和分布规律上与常规油气藏类型不同。文章简要介绍了深盆气藏成藏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潍北凹陷深盆气五个方面的成藏条件及初具的深盆气藏特征,指出深盆气成藏理论开辟了胜利油气区山东探区深层气勘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模式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8个典型油气藏(田)精细解剖,分析认为深层油气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油气藏类型丰富,纵向含油气组合多,平面呈带状展布,大都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区。油气控制因素为深断陷有效生烃区控制油气平面分布,深大断裂为油气运聚良好通道,区域盖层与直接盖层的良好配置控制油气富集,反转构造及欠压实带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综合以上成果提出了松南深层6种成藏模式:下生上储由深大断裂沟通的断块岩性和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下生上储由断裂沟通的岩性—构造油气藏成藏模式;自生自储自盖构造原生油气藏成藏模式;下生上储地层超覆油气藏成藏模式;新生古储基岩潜山油气藏成藏模式;无机CO2气藏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6.
长岭断陷东部火山岩气藏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长岭断陷东部火山岩气藏具有储量规模大、丰度高、气层厚度大、储集物性好、单井产量高的特点,是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通过对该区火山岩气藏成藏要素研究,认为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湖-沼相暗色泥岩和煤系地层为主力烃源岩;营城组上部中-酸性火山喷发岩为主要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和裂缝为主;断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根据长岭断陷火山岩气藏成藏特征,总结出3种成藏模式,即构造成藏模式、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和火山岩岩性成藏模式,其中构造-岩性复合型成藏模式为研究区最主要成藏类型.  相似文献   

7.
深盆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盆气是指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气水倒置现象的非常规气藏,目前正以其巨大的资源勘探潜力成为国内外油气勘探的重点.通过调研分析深盆气藏概念的形成及演化、地质特点、分布模式和成藏封闭机理,归纳总结了凹陷中心对称、前陆侧缘斜坡和构造斜坡等3种深盆气藏分布模式,水动力封闭、相对渗透率屏障封闭、浮力缺乏封闭、侧向断层封闭、地层-岩性复合封闭和动平衡封闭等6种气藏成藏机理,认为气藏动平衡封闭是目前研究条件下对深盆气比较合适的一种成藏机理解释.深盆气概念的提出及其特殊成藏机理的解释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领域,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
�ſڡ�������������ֲ���ɲ�ģ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桥口、白庙地区的油气分布特征、油气性质、有机质类型、热演化史、流体势分布、构造发育演化和火山侵入作用等资料,提出了该区的油气成藏模式。指出桥口地区属于聚集-破坏-聚集型成藏模式,而白庙地区则为单一的晚期聚集型成藏模式。这对该区域的油气勘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辽河滩海地区笔架岭构造带天然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加快笔架岭构造带油气勘探和开发进程,对该区天然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区内具有天然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天然气为陆源有机气兼有煤成气的特征;天然气的成藏模式可分为箱内和箱外两种,其中箱内成藏为区内油气聚集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0.
邴尧忠 《录井技术》2002,13(3):5-11
深盆气藏是油气赋存规律的又一新认识,其在成藏机制和分布规律上与常规油气藏类型不同。文章简要介绍了深盆气藏成藏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潍北凹陷深盆气五个方面的成藏条件及初具的深盆气藏特征。指出深盆气成藏理论开辟了胜利油气区山东探区深层气勘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包括杜寨、桥口和白庙3个构造单元)位于前梨园和葛岗集两大生烃洼陷之间,它们的下第三系暗色泥岩厚度分别达到1100m和1500m,其有机质类型好,热成熟度高,与下伏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一起为该区提供了丰富的气源。该区天然气储层以长石石英粉砂岩为主,由于埋藏深,物性总体较差,属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根据该区构造演化史、沉积史及生烃史的研究结果,结合该区深层流体分布特征,将该区深层气成藏  相似文献   

12.
东濮凹陷深层低渗凝析气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了气藏类型判别的难度,充分利用各种流体特征指标,从大类判别、饱和特征分析、带油环特征判别、流体纵向变化特征等方面对桥口、白庙、濮67等深层凝析气藏展开研究,并依据相态特征对凝析气和平衡油体系进行了划分,较准确地判别了这些主要气藏的类型,为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气成藏规律与模式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以文明寨、桥口、胡-庆及白庙等几个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藏为例分别归纳总结了中央隆起带、西部斜坡带和东部陡坡带3个区带的油气成藏规律和模式,初步提出了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气聚集规律和复式成藏模式。主力生油洼陷的分布决定油气的运聚场所,大型古隆起和宏观背斜构造背景控制油气分布与富集,区域性盖层和生储盖组合并系决定油气纵向分布和富集程度,大型构造背景、多生储盖组合与复杂断裂体系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4.
成熟凝析油色—质谱分析及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色—质谱分析技术已发展成为发现油气层的实用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在勘探和寻找油气层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23气田、白庙、桥口深层以及塔里木盆地中1井共11个凝析油样品轻烃组分色谱—质谱分析资料,进行了异构烷烃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并应用一些新的轻烃地球化学指标,准确地判定了油气特征.结果表明:东濮凹陷文23气田主要为煤型凝析气藏,其凝析油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成的煤型凝析油;白庙凝析气藏所含的凝析油主要为泥岩地层在生油高峰—高成熟阶段生成的凝析油;塔里木盆地中1井2个样品所含凝析油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生成的凝析油,与东濮凹陷文23气田以及白庙地区的凝析油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5.
桥口凝析气藏类型及定容衰竭开采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桥口凝析气藏位于东濮凹陷黄河南中央隆起带北端,含气层段主要为沙三中亚段和沙三下亚段,具有甲烷含量高、中间烃(C2~C6)含量中偏低、C7+含量低,挥发油的烃组成具有轻质弱挥发油和较高的体积膨胀能力;综合分析认为,桥口凝析气藏总体上属于中高含甲烷(C1)、中低含中间烃(C2~C6)、中低重质烃的典型凝析气藏,仅在沙三下亚段含气层段中的第6含气层组存在弱挥发性轻质原油,沙三中亚段则存在弱挥发性轻质原油流体;最后分析了桥口凝析气藏的定容衰竭开采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东濮凹陷挥发油特性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东濮凹陷现已查明的文 72、文 88、文 1 3东等 3个挥发油油藏的流体性质明显不同于其它油气藏 ,不仅具有原始溶解气油比高、体积系数高、饱和压力高、饱和油压缩系数高、气体平均溶解系数高、收缩率高和饱和油密度低、流体黏度低的特性 ,而且在化学成分、PVT特征、体积收缩特征等方面也很特殊。在形成条件方面与其它油气藏相比也有其特殊性 ,质量好、成熟良高的生油岩是油藏形成的物质基础 ,巨厚的盐膏岩、膏泥岩或泥页岩沉积组合作盖层和侧向封堵是油藏的圈闭条件 ,埋藏深有利于高气油比流体的运移聚集 ,深部地温高有利重烃热裂解为轻烃 ,并能提高油藏的气油比 ,馆陶期以后地层未受构造运动影响 ,是保存油藏的重要条件。阐述该类油藏的开发规律认为 ,东濮凹陷寻找挥发油油藏的主要地区和层位是 :长垣断层下降盘沙三中4— 10 —沙三下 ;文东构造带北部沙三中4— 10 —沙三下1— 4;白庙—桥口构造深层沙三中—沙三下亚段以及刘庄地区沙二下亚段。图 4表 2参 2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东濮凹陷马厂深层气藏天然气常规组成、C1-C5单体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以及轻烃色谱指纹3方面微观信息的分析,并与文留气田文23井典型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以及白庙、刘庄、桥口煤成气-油型气混合天然气进行气/气对比,揭示了马厂深部气藏沙三段-沙四段天然气以煤成气为主,渗混入少量Es3-Es4油型气的混源特征,证实了东濮凹陷南部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具有一定煤成气供烃能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东濮凹陷油气成藏的期次性,以近洼陷带的断层为界分为主成藏期成藏系统和晚期洼陷成藏系统,主成藏期成藏系统一般位于构造主体,晚期洼陷成藏系统主要分布在近洼陷部位.提出了断层分析法进行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的新思路,把东濮凹陷划分为11个晚期洼陷成藏系统,在濮卫次洼、柳屯次洼、杜寨地区、桥口地区、白庙等地区实施钻探均取得了成功,为东濮凹陷深层洼陷带的勘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