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海藻酸钠为稳定剂用水热法合成纳米氧化锌,再用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海藻酸钠复合膜。测试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和化学结构、观察了复合膜的形貌并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海藻酸钠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亚甲基蓝染料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应。  相似文献   

2.
方丹丹  王利强 《包装工程》2018,39(15):44-49
目的综述近几年国内外以生物质材料为基材,利用纳米氧化锌和植物精油制备的复合抗菌包装膜的研究成果。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分别阐述纳米氧化锌和植物精油等2类抗菌剂的添加对天然生物质膜力学性能、阻隔性和抗菌性等方面的影响,着重叙述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并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纳米氧化锌和植物精油都是优良的天然抗菌剂,两者的结合不仅能改变基材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还具有优良的抗菌性。结论以生物质材料为基材,利用纳米氧化锌和植物精油制备的复合抗菌包装膜具有绿色环保、无毒无害、性能优良等优点,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水滑石具有环境友好、合成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其独特的层状结构提供了较大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位面积,具有较高的理论比电容。水滑石与石墨烯复合可以抑制石墨烯片层和水滑石片层的自身堆叠,优化层间距,增加比表面积,提升合成均匀性,并且石墨烯片层可以作为导电骨架增强导电性,弥补水滑石单独作为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不足,使水滑石/石墨烯复合材料能够推广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从水滑石的电化学属性、阳离子的选择、成分控制、与石墨烯的复合比、沉淀剂类型、合成助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综述,指出采用掺杂和微乳液、反向胶束合成方法将是提升水滑石/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染料插层类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染料插层类水滑石粉体材料光热性能的改善及其薄膜/超薄膜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综述了染料插层类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此领域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在碳纳米管基底上制备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多种方法,如蒸汽反应法、碳热还原法、原子层沉积法以及水热沉积法,探讨了不同方法和不同参数对氧化锌纳米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结合目前实验分析了制备碳纳米管/氧化锌复合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展望了碳纳米管/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纳米碳管/氧化锌异质结构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纳米碳管(CNTs)为基体、铜为催化剂,采用催化碳热还原方法直接合成出具有异质结构的纳米碳管/氧化锌(CNT/ZnO)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异质结构CNT/ZnO复合材料的形态和结构。发现氧化锌纳米线在纳米碳管表面的生长过程遵循催化剂诱导的汽-液-固(VLS)机制;氧化锌纳米线与铜催化剂和纳米碳管之间分别存在明显的界面,并且氧化锌纳米线与纳米碳管均保持了规整的晶体结构。同时也发现在大直径纳米碳管上易于形成高密的氧化锌纳米线;随沉积温度的升高ZnO的形态由线到棒最后形成颗粒。异质结构CNT/ZnO复合材料的诱导发光性能不同于氧化锌纳米线和纳米碳管,在蓝光区域的发光强度远大于紫外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7.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甲基丙烯酸(MAA)、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纳米ZnO为原料,通过原位法制备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纳米ZnO(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ZnO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XRD和T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应用于棉织物整理中.结果表明:当纳米ZnO为0.8%时,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的稳定性最佳;复合材料中存在环氧基团以及纳米氧化锌的特征吸收峰,纳米ZnO在复合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将其整理织物后,与原布相比,经10次标准洗涤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高达80%以上,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可达75%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洗牢度;经过整理后的织物断裂强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余夏阳  徐键  卢焕明 《材料导报》2016,30(Z2):15-20, 31
氧化锌/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储能、光电材料与器件、光催化剂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所含元素无毒无害,储量丰富,适用于溶剂热法、超声空化法、电化学沉积等低成本非真空制备方法,故氧化锌/石墨烯复合材料近来成为复合材料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氧化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多种制备方法,讨论了各制备方法的工艺特点与不足,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对氧化锌/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形貌与性能的影响,展望了其未来工业化规模制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水滑石的合成、改性及其在功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水滑石的结构和性能,分析了其典型的层状结构及其离子可交换性;着重介绍了水滑石的合成方法,如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还原法等,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水滑石的改性主要是进行有机化改性,改性之后的水滑石才能与聚合物之间产生良好的结合力;重点综述了水滑石与高分子材料复合以后制备的功能材料或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滑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杨敏  刘淑贤  聂轶苗  王玲  王龙 《包装工程》2022,43(11):89-98
目的 为了探索类水滑石的低成本制备方法及插层改性增加其新功能的方法,提出类水滑石制备及其功能改性的环保新方向。方法 基于类水滑石的常规制备方法以及矿物原料和固废制备类水滑石的方法,综述类水滑石常规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同时综述增强阻燃性能、吸附性能、催化性能、润滑性能、光催化、抗菌抗肿瘤、抗紫外线等性能的类水滑石的功能改性方法。结论 认为目前类水滑石制备及改性应加强2个方面的研究:利用矿物原料和钢渣、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直接制备类水滑石,以降低其制备成本;利用水滑石和类水滑石的层状结构,以及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的特性,加强其多种性能的改性。  相似文献   

11.
钠海藻酸钠基抗菌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述以海藻酸钠为主要基材制备抗菌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探讨海藻酸钠在缓控释抗菌包装材料的研究前景。结果分析表明以物理方法直接载抗菌活性物质的海藻酸钠基包装材料,在短时间内其抑菌效果明显,随着时间的增加,抗菌活性物质释放量减少,抑菌效果下降。利用化学改性海藻酸钠载入抗菌活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抗菌物质的包埋率,增加抑菌作用时间。结论基于海藻酸钠的缓控释抗菌包装材料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对海藻酸纳及其衍生物进行进一步改性后,使其成为良好缓控释抗菌包装载体材料的潜力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羧甲基纤维素与淀粉、海藻酸钠、明胶、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和其他材料制备复合膜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该类具有抑菌性能的食品包装复合膜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方法总结该方向研究中不同材料的最佳添加量对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性能的提升情况,及一些复合膜添加不同的有机抑菌剂或无机抑菌剂后抑菌性能的提升情况和对一些食品的保鲜效果。结论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添加一些材料后具有抑菌活性,该类复合膜在食品保鲜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细菌滋生将缩短食品货架周期,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开展抗菌包装膜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了纳米氧化锌(ZnO),并将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锌(mZnO)与尼龙612 (PA612)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复合材料,最终采用挤出流延制备了m-ZnO/PA612纳米复合抗菌薄膜。采用FTIR对改性前后的ZnO进行表征,证明了KH550成功接枝到ZnO上。通过SEM、DSC、TGA、平板计数法等测试手段对ZnO的分散及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热性能、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ZnO在PA612基体中分散良好。m-ZnO可以作为成核剂提高PA612的结晶度,m-ZnO的含量为2wt%时,其结晶度提高了4.1%。m-ZnO对PA612有增强作用,m-ZnO的添加量为2wt%时,m-ZnO/PA612纳米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较纯PA612提高了15%。m-ZnO的存在赋予了PA612抗菌性能,m-ZnO/PA612纳米复合薄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效果,且随着m-ZnO含量的增大,抗菌率增大,m-ZnO的质量分数为4wt%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  相似文献   

14.
钟丽华  张何 《包装工程》2019,40(23):94-100
目的总结归纳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抗菌纺织品类包装材料的应用现状,为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氧化石墨烯的性能、结构特点以及抗菌机理,阐述氧化石墨复合材料、复合纤维材料和复合织物等纺织品类材料的抗菌性能应用,并简单讨论氧化石墨烯的抗菌影响因素和氧化石墨烯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氧化石墨烯具有二维纳米结构、优异的比表面积和水溶性,纺织品类包装材料通过与氧化石墨烯的复合应用可改善其抗菌性能。目前,氧化石墨烯抗菌性能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结论随着对氧化石墨烯研究的不断深入,氧化石墨烯在抗菌纺织品类包装材料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聚丙烯塑料板.方法 以乙酸铜(Cu(CH3COO)2·H2O)和乙酸锌(Zn(CH3COO)2·2H2O)为原料,通过固相反应,生成铜(Cu)接枝在纳米氧化锌(ZnO)上制成Cu/ZnO无机抗菌材料.将抗菌材料与聚丙烯粒料共混、造粒和模压成型制得抗菌聚丙烯板.对Cu/ZnO无机抗菌材料和抗菌聚丙烯板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抗菌实验和拉伸、弯曲强度测试,对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晶性、抗菌性、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 采用抗菌母粒法制备的抗菌聚丙烯板,将抗菌剂分散均匀,抗菌剂的加入没有改变聚丙烯的化学结构.由于界面作用的存在,聚丙烯结晶温度升高,对熔融温度影响不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抗菌剂的加入使得聚丙烯板拉伸强度略有下降,弯曲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抗菌剂质量分数为4%时,抗菌聚丙烯板具有最佳力学强度,且在此浓度下,抗菌聚丙烯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均达到99.99%.金属离子在发挥抗菌作用时,迁移量远远低于欧盟规定允许的最大迁移量.结论 将通过固相反应制备的无机抗菌剂添加至聚丙烯粒料中制成抗菌聚丙烯板,将其进一步加工制成的果蔬周转箱可以有效减少箱体在运输中受到污染,如自身发霉长菌等现象,证明该材料具备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ZnOw/纳米复合抗菌剂的研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以四针状乳化锌晶须为主要活性成分,配以氧化锌和乳化饮纳米,并用吸附的办法使纳米材料均匀分散,制各了一种新型复合抗菌剂。测试效果显示该抗菌刑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又安全无毒。添加1%~2%的抗菌剂于塑料制品中得到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假丝酵毋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抗菌效果均达到99%以上的抗菌塑料制品。对该娄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凝胶态大米新鲜度指示材料,并探究其对大米新鲜度的指示效果。方法用海藻酸钠和碳酸钙等多种助剂为原料,以甲基红和溴百里酚蓝为指示剂,采用原位释放法制备大米新鲜度指示材料。结果通过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溶胀性能,确定海藻酸钠/碳酸钙的最优比为2∶1,葡萄糖酸内酯的最优添加量为0.156 g;通过指示材料对大米中脂肪酸的识别检测,确定甲基红与溴百里酚蓝的最优体积比为7.5∶1,复合指示剂总体积的添加量为13%。结论海藻酸钠基大米新鲜度指示水凝胶能够应用于大米的新鲜度检测。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作为绿色天然的可降解材料,是塑料较为理想的替代品,也是食品包装行业的优选功能性材料。为体现壳聚糖的抗菌性在食品包装行业的应用价值,对壳聚糖的抗菌机理及抗菌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壳聚糖的抗菌性不仅与其分子结构有关,还与其相对分子质量、脱乙酰化程度以及外界环境等有关;通过总结改善壳聚糖抗菌性的方法以及壳聚糖基包装材料在果蔬、肉制品等食品中的应用,发现改性后的壳聚糖在抗菌性增强的同时,阻隔性、机械性等也有一定的改善,并且该包装材料在果蔬、肉制品的食品包装中具有抗菌保鲜性。综述改性壳聚糖基抗菌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制备绿色抗菌性食品包装材料提供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推动功能性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