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碳粉上负载纳米Fe3O4颗粒,吸附亚甲基蓝后吸着在固体石蜡碳糊电极上,制成了亚甲基蓝修饰的磁性电极.研究了在0.1 mol/L的NH4Cl溶液中,DNA对电极上修饰物亚甲基蓝的电氧化还原作用,考察了多种实验条件对峰电流的影响.在-0.6~0.3 V电压下,在0~12 mg/L范围内DNA浓度与Δia成反比,从而实现对DNA的测定.研究了亚甲基蓝修饰的磁性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该磁性修饰电极集分离、富集和测定于一身,且所得的修饰电极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表面易更新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掺杂对纳米SnO2晶化及阻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纯SnO_2及掺入5%at的Cu~( 2),Y~( 3),Si~( 4)的SnO_2纳米微粉晶粒尺寸随温度的变化情况:600℃以前晶粒生长缓慢;600℃以后晶粒长大迅速.掺入Y~( 3),Si~( 4)可有效地抑制晶粒的长大,900℃退火2h晶粒尺寸仍小于30nm.晶粒尺寸下降可使电导温度峰往低温移动,当晶粒尺寸小于5nm时,电导峰出现在170℃附近,而掺杂可使电导温度峰展宽成平台.掺Si的纳米SnO_2,材料在200℃时对乙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3.
4.
设计了一种简单、方便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制作方法,首先在硼掺杂的金刚石电极(BDD)表面电化学沉积一层二氧化锆薄膜,利用二氧化锆的分子结构特点,将探针DNA即5’末端修饰磷酸基团的寡核苷酸短链(ssDNA)连接到二氧化锆薄膜上.以亚甲基蓝(MB)为氧化还原的电子媒介体,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法测试了该电极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6.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纳米Ti0_2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TiO_2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以亚甲基蓝降解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结果表明,制备纳米TiO_2的最佳合成条件:TiCl_4浓度0.50mol/L,水浴温度75℃,焙烧温度500℃,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2.31%。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7494—1987)测定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原理为:阳离子染料亚甲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生成蓝色的盐类,该生成物可被氯仿萃取,并于652 nm 处测量氯仿层的吸光度。该方法操作烦琐、选择性差,且需要大量的有毒溶剂(氯仿)。因此,研究、优化了上述操作,减少了反复萃取次数和有毒溶剂的用量,同时,保证了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将玻碳电极(GCE)表面氧化处理后,用戊二醛(GA)作交联剂,将新亚甲蓝(NMB)及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的青霉素多克隆抗体(Abl修饰到电极表面,制成高灵敏电流型青霉素免疫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猪肉中青霉素的残留进行了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猪肉中含有的青霉素检测的线性范围是5~50 ng,g,相关系数为0.977 9,检出限为2.45 ns/s.样品最高吸收率为69.4%.其中考查了蛋白沉淀刺的沉淀效果.发现运用三氯乙酸对猪肉中蛋白和脂类的沉淀效果最好.同时干扰性实验表明,交叉干扰较小.修饰的电极稳定性较好,可用于实际肉样中青霉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将青霉素酶与亚甲蓝用循环伏安法共聚合到玻碳电极上,制成青霉素酶电极,通过交流阻抗谱对酶电极表征.研究了聚合亚甲蓝在不同pH值下,酸催化还原反应的活化能随pH值的变化.在一定电位范围内,青霉素微小浓度变化与亚甲蓝循环伏安还原峰电流成正比,据此可间接测定牛奶中残留青霉素含量,分别利用计时电流法和循环伏安法在磷酸缓冲溶液和牛奶中测量,计时电流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0×10-4~2.81×10-3mmol/L和5.61×10-4~2.81×10-3mmol/L,循环伏安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81×10-4~2.81×10-3mmol/L和1.12×10-3~2.81×10-3mmol/L.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PWM整流器直接电流控制的几种控制策略,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展望了直接电流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C8051F064单片机为核心,研制了一种电脑抗张试验机,用来测量纸张的抗张力和抗张强度。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日历显示芯片、步进电机、液晶电路等构成。文章给出了试验机的设计思路和测量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试验机测量精度高,能够显示测量值的大小,并提供了一个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一种基于活化的玻碳电极的新型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可用于膀胱癌DNA的检测.通过循环伏安法(CV)实现玻碳电极在NaOH溶液中的刻蚀,使电极表面负载大量官能团,为DNA提供连接位点,由Laviron方程计算得到玻碳电极表面的羧基浓度为 1.022×10-6 mol/cm2.亚甲基蓝(MB)作为电化学检测的杂交指示剂.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刻蚀后的电极进行了形貌表征.在最优杂交条件下,通过差分脉冲法(DPV)计算出最佳检测限为5.677×10-13 mol/L(n=5),适用目标 DNA浓度范围1×10-8 mol/L~1×10-12 mol/L.该传感器有望用于实际样品中膀胱癌DNA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对贵州电网存在大量500/220kV电磁环网运行无法在短期内实施解环的特性,实现开环运行容易降低供电可靠性,合环运行面临潮流控制困难、短路电流超标这一矛盾问题。而系统运行主要是以提高局部电网运行可靠性为目的这一背景。提出了采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安装于电磁环网低压侧通道实现合环运行的方案。利用柔直的不向系统注入短路电流、有功无功可实现独立解耦控制等众多优势。研究了这种方案下柔直的控制保护系统系统方案的基本策略,包括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保护策略,基于贵州电网环网的整体控制保护不同控层级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案。最后以贵州六枝、普定变的220千伏的电压层级安装柔性直流背靠背装置为仿真研究对象,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以有效的保护柔直在电磁环网应用场景下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