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进口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食品贸易大国,建立了完善的、系统化和立体化的进口食品安全监控体系.本文从分管机构、协调机制、进口手续及违法处理等方面系统地对美国进口食品监管机制进行分析.这些分析对切实保护我国国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贸易利益和国内市场、促进进出口食品贸易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格林纳达是世界上肉豆蔻产量排名第二位的国家, 自格林纳达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以来, 中格贸易联系日趋紧密。格林纳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方, 对中国外贸发展及新市场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监管关键措施及准入条件等方面, 系统介绍格林纳达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以期为食品监管部门和食品进出口企业了解格林纳达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帮助, 进而促进中格食品进出口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品添加剂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比例不断增长,其安全风险被广泛关注,如何适应进口国家/地区频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综述了我国近年来进出口食品添加剂贸易概况,国内外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包括对涉及食品添加剂管理的相关国际组织管理情况、欧盟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日本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以及美国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关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提出了在我国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监管过程中引入风险评估技术、逐步完善的食品添加剂检验监管标准体系等促进我国食品添加剂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接本刊2012年第1期第7页)8印度——另一个"中国"?印度市场相当特别,且与其他国家不同,在经济上被称为是中国潜在的对手。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在DTY机器投资上似乎相当封闭。近年来政治上的努力正使得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保护,事实上也就有利于机器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大米生产和贸易集中在亚洲。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和越南,是世界大米主要生产国。单产最高的亚洲国家是中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美国是世界大米单产最高的国家。世界大米主要出口国是印度、泰国、越南、中国和巴基斯坦。世界大米进口国有中国、伊朗、伊拉克、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和沙特阿拉伯。世界大米消费大国有中国、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与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1],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 多年来是我国在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清真食品需求量较大, 蕴藏巨大食品贸易商机,应该受到食品出口国家的重视。本文就马来西亚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标准体系、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贸易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 为企业、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了解马来西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食品是人类维系生存和发展物质关键,在当今世界,食品贸易安全对各国的民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食品安全不仅影响这本国的进出口,同样对世界贸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拥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在食品的需求量上也远超其他国家,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民生健康的重要关注对象,是我国社会秩序稳定的先决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经济出现了四个发展特征:一是贸易自  相似文献   

8.
印度 一.贸易投资法律体系 1.与贸易有关的主要法律:印度海关及关税管理方面的法规主要有<1962年海关法>和<1975年海关关税法>.<1962年海关法>是印度管理进出口关税及规范关税估价标准的主要法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印度的食用豆生产、消费及进出口贸易情况.印度是世界最大的食用豆生产国,主要品种包括鹰嘴豆、芸豆、木豆和小扁豆,主要种植省份为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北方邦、拉贾斯坦邦以及安德拉邦.印度也是世界最大的食用豆消费国.印度主要进口食用豆,进口的主要品种是豌豆、绿豆、豇豆和菜豆;出口量相对较少,主要出口品种为鹰嘴豆.  相似文献   

10.
沙特阿拉伯与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 多年来是我国在西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沙特阿拉伯清真食品需求量大, 80%的食品需要进口, 蕴藏巨大食品贸易商机。本文就沙特阿拉伯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标准体系、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贸易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 为对企业、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了解沙特阿拉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泰国食品贸易关系密切,两国食品进出口需求量庞大,贸易合作潜力巨大。目前泰国已建立适合泰国国情的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本文通过分析泰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标准体系,食品监管,贸易信息等,介绍泰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工作以及经验,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了解泰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依据,同时为扩大一带一路食品贸易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 作为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核心平台, 使得欧盟委员会及各成员国能够迅速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从而有效地保证食品安全。本文根据2018年欧盟RASFF发布食品通报情况, 总结各国被通报产品种类、被通报国家/地区及通报风险种类情况, 并对重点产品进行风险分析,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期减少或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确保输欧食品贸易的顺利进行, 并初步探讨适合我国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2015年至2019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and feed, RASFF) 通报数据为基础, 对华通报的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数据进行分析, 反映我国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状况。通过不同通报类型、通报国家、通报项目、采取措施等多维度数据对比进行了对华通报食品农兽药安全状况分析。结果显示农药残留依旧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不合格农药残留食品涉及的食品品种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剧毒农药的使用屡见不鲜。应通过制定完善的标准、治理种植养殖环境、强化监督管理等多措并举,降低出口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14.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系我国“一带一路”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是加勒比地区的经济、能源、工业和金融中心。近年来, 由于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 农业逐渐被忽视, 国内约75%的食品依靠进口, 食品进口市场需求量巨大。本文分别从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权限、法律法规解读、食品安全执行标准、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分析、用水安全等方面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为国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食品准入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引导和帮助进出口食品企业进一步了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食品安全现状, 为拓展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食品出口贸易市场提供帮助, 促进我国食品对外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难题。随着经济多维度纵深全球化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不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 已经逐步变成了全球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国际贸易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出发, 介绍了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规定。通过分析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 从促进产业升级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和构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方面, 得出了我国国际贸易中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本研究可以丰富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理论, 并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家食品安全科技计划经过"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专项开展,以及"十三五"的发展规划,形成了食品安全科技领域的研究方向、重点内容和学科构架,构建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体系;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风险评估体系经过十几年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形成了四级风险评估研究和监管体系,实现了对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管理。这2个分别由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牵头负责管理实施的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构成了中国人餐桌上的安全保障。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开拓农产品质量与营养功能风险评估研究方向的探索,满足老百姓对营养和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监管队伍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有效运转的食品安全监管员制度和严格的食用农产品与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我国相关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建议,认为我国应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尽快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员队伍建设,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完善食用农产品及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食品贸易的全球化,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涌现,进口食品,如进口婴幼儿奶粉、肉类、罐头、燕窝等也屡屡出现问题。目前对进口食品的监管手段仅以注册和入境检验为主,难以涵盖整个过程,再加之不同国家的食品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检测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及相应的制度参差不齐,水平不等,因此仅仅依靠目前手段解决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漏洞是不够的,需要探索关头前移和源头控制的管理方法。本研究从进口高风险食品境外生产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入手,建立进口食品安全保障长效机制。首先分析了构建进口高风险食品境外生产企业质量信用体系的必要性,既要保证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又要提高贸易便利化,提高通关效率。随后从政府机构、境外生产企业、进口商以及消费者4个层面剖析了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标准化、信用记录等若干方面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为促进进口企业信用意识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严密的监管,且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东盟贸易协定与贸易政策推动贸易的快速发展,东盟在食用农产品领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并与我国成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东盟地区日益增长的食品贸易技术壁垒措施表明,各成员国在本国优势产业及产品制定标准与监管措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东盟目前已初步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法规框架,包括确立食品协调与互认标准、技术规范、食品安全政策等,以扩大区域贸易影响力。掌握东盟地区贸易壁垒措施实施情况,以及东盟食品安全标准协调与监管现状,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降低贸易成本和应对可能的贸易壁垒,并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东盟在重点领域标准、技术法规及监管等方面的一体化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