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探讨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纺织品中白假丝酵母菌的效果。对纺织品进行白假丝酵母菌检测,在传统培养基础上,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代替传统生化鉴定,建立纺织品中白假丝酵母菌高效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对人工污染纺织品的检测表明:细菌回收率在74.7%~96.7%,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67 9,技术指标符合微生物定量检测要求;而由不同人员、不同批次试剂、不同地点检测得到的结果差异并不显著。认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准确性、复现性、稳定性都很好,适合实验室检测纺织品中白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VITEK2COMPACT、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ssisted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实时荧光PCR法(real-time 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4类方法,分析其对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效果。方法挑取12株阳性野生菌株复苏,配以1株标准菌株作为对照,分别用VIKEK2COMPACT、MALDI-TOF-MS、Real-timePCR、LAMP四类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并比较4类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 Real-time PCR与LAMP单对通用引物能鉴定到属水平,此外, LAMP测定沙门氏菌时会有假阴性的情况出现;VITEK2生化鉴定能将少数沙门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质谱方法能鉴定到亚种水平,同时会出现鉴定不准确的情况。结论基于沙门氏菌属水平上, 4类方法都能快速准确鉴定沙门氏菌,但在使用快速检测技术时均应考量该方法的优点对实际工作的帮助以及缺点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才能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国标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2种方法对能力验证中的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分离与鉴定的效果。方法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及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中的方法分离菌株,以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分离菌株进行快速筛查,再将生化鉴定结果符合沙门氏菌特征的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结果样品CODE 0575在沙门氏菌显色平板上分离得到蓝绿色圆形菌落,在BS平板上分离得到灰绿色圆形菌落,经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快速筛查,结果为阳性;再通过VITEK 2 compact鉴定为肠道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该菌不产硫化氢,ONPG为阳性,确定血清型为60:r:e,n,x,z15。结论以国标法为基准,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和VITEK 2全自动鉴定系统进行检测,可确保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不被漏检;应特别注意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在显色培养基上与常见沙门菌表型不一致;建议扩大对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的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方法 从样品预处理方法、分析菌量、培养基、培养时间方面分析各因素对MA...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能力,本实验室参加了FAPAS分析实验室能力验证机构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分别运用国标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鉴定。结果表明,M224d02-A样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224d02-B样品检出英诺克李斯特菌,属于李斯特氏菌属。2个样品检验结果均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食品中各种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单增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威尔斯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5种李斯特菌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生化鉴定方法(VITEK 2)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用不同培养基和不同培养时间培养的单增李斯特菌对该方法进行检测,还对60份人工感染5种李斯特菌的食品样品分别进行MALDI-TOF-MS、PCR以及传统生化方法的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MALDI-TOF-MS能够快速、可靠地区分上述5种李斯特菌,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在检测时间、重复性和准确性方面的总体表现优于传统生化鉴定方法。MALDI-TOF-MS技术适用于对李斯特菌等食源性病原菌进行高通量、低成本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对金桔表面细菌进行筛查,初步掌握金桔表面细菌分布情况,为金桔的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目标菌,同时分离未知菌,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鉴定。结果共从17个样品中分离到12种细菌,分别为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腐生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生癌肠杆菌、解鸟氨酸拉乌尔菌、阪崎肠杆菌、分散团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结论本方法能快速鉴定未知细菌,从金桔上分离到的细菌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存在一定的食用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乳粉中的几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评价此技术在乳粉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以乳粉中常见几种食源性致病菌(阪崎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酸克雷伯氏菌)为目标菌, 同时分离未知菌, 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结果 共从80个样品中分离到3种细菌, 分别为阪崎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阴沟肠杆菌。结论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能快速对未知细菌进行鉴定, 本次实验从乳粉上分离到的细菌, 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存在一定的食用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能力,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方法参照GB4789.6-2016《食品微生物学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方法进行检测,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对可疑菌落进行普通PCR确证试验。同时使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法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分析鉴定可疑菌落。结果国标法和多重实时荧光PCR法能准确鉴定出目标菌,MALDI-TOF-MS可以检测大肠埃希氏菌,但无法区分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结论 3种方法各有优劣,同时使用,综合判断,能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0.
《肉类研究》2017,(7):7-10
采用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中的选择性前增菌方法从鲜鹅肉、鸭肉样本中检测到2株疑似沙门氏菌的菌株,但经ATB生化鉴定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比对2株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氏菌的生化图谱,其中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和L-阿拉伯糖的实验结果同为阳性,其余生化反应结果差异较大;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质谱标识峰足迹与肠炎沙门氏菌CICC21482有明显不同。微生物耐药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制作用,只有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参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实验结果。方法巧克力样品的前处理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及鉴定按照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传统生化试验结合VITEK 2鉴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结果 CODE0559样品中检出沙门氏菌属,CODE0205样品中检出肠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CODE0863样品中未检出沙门氏菌, 3个样品能力验证结果均与组织方一致。结论基于国标法检测沙门氏菌时,应综合使用几种分离平板,传统生化试验并结合VITEK2作为辅助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国标法、VETIK和荧光定量PCR法3种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10份盲样经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VIDAS仪器检测,生化部分用VITEK2 compact执行。结果国标法在10个盲样中检出3种血清型沙门氏菌,分别为5号样品检出阿贡纳沙门氏菌、7号样品检出蒙得维的亚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VETIK和荧光定量PCR法检出5号和7号呈沙门氏菌阳性,其他为阴性。结论 VIDAS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传统检测方法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验证塔里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项目中沙门氏菌检测的技术水平。 方法 实验样品前处理方式按照考核方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处理, 沙门氏菌分离鉴定的能力验证工作按照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并结合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将生化鉴定结果符合沙门氏菌阳性特征的样品进行血清学鉴定及分型。结果 3 个样品中, 样品1 检出斯坦利沙门氏菌,样品2 检出肯塔基沙门氏菌, 样品3 未检出沙门氏菌, 3 个样品能力验证结果均与组织方一致。结论 通过此次能力验证, 本测试中心的微生物检验能力和沙门氏菌检测技术水平均得到了有效验证和提高, 提升了本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沙门氏菌MALDI-TOF-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从食品中分离出可疑沙门氏菌,利用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通过MAIDI-TDF-MS法进行鉴定,并与其他检测方法比较.MALDI-TOF-MS对野生沙门氏菌株的鉴定结果与传统鉴定结果一致,说明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对于沙门氏菌的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国标法(生化试剂鉴定法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法)、实时荧光PCR法在能力验证项目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中的优缺点。方法分析2种方法的不同检测原理,比较生化试剂鉴定法、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法、实时荧光PCR法在细菌鉴定应用中的优缺点。结果 3个能力验证样品检出1阳性2阴性, 2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 3个样品实验均获得满意的结果。结论国标的常规培养法与仪器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参加能力验证工作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升实验室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增强实验室竞争能力,本实验室参加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活动。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789.4-2010,采用传统分离方法和血清学鉴定,联合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VITEK2-compact)对分离出的疑似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编号为CODE1样品+CODE1奶粉混合样检出纽波特沙门氏菌和科林德尔沙门氏菌,CODE3样品+CODE3奶粉混合样检出维普拉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埃科沙门氏菌,其余8个样品未检出。结论顺利完成本次能力验证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PCR法辅助鉴定能力验证样品中的沙门氏菌,以提高检验准确度。方法采用传统的增菌、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方法进行样品检验,实时荧光PCR法作为辅助手段对BPW增菌液及可疑菌落进行扩增,最后用API20E鉴定系统对可疑菌落进行确认。结果 3个样品经增菌、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后均无显著符合沙门氏菌菌落特征及生化特征的可疑菌落;缓冲蛋白胨水增菌液实时荧光PCR法扩增结果表明样品S02为可疑样品,其分离得到的菌落S02-4有典型扩增曲线;经API20E鉴定系统确认,样品S02为阳性样品,阳性菌为猪霍乱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结论实时荧光PCR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作为传统检验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PCR法、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法(vitek immune diagnostic assay system, VIDAS)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 LAMP)检测柳州螺蛳粉中热损伤沙门氏菌。方法以预包装柳州螺蛳粉为样品,利用3种热损伤沙门氏菌以人工添加的方式模拟污染样品,污染水平为4CFU/25 g和12 CFU/25 g,通过一步增菌和二步增菌后分别用实时荧光PCR、VIDAS和LAMP检测,并与国家标准法比较。结果当3种快速检测方法对只经过一步增菌的3种热损伤沙门氏菌进行检测时,7组VIDAS检测结果和2组LAMP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对40份模拟样品检测结果显示, VIDAS无法检测柳州螺蛳粉中低污染水平的热损伤亚利桑那沙门氏菌。结论实时荧光PCR法相对VIDAS法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更适合基质复杂且沙门氏菌污染水平低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