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微孔板法测定乳粉中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估。方法:按GB 5009.211—2022中微孔板法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叶酸含量,依据JJF 1059.1—2012、CNAS-CL01-G003:2021和CNAS-GL05:2011等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和指南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试验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95=22.08μg/100 g(k=2),样品中叶酸含量为(282.33±22.08)μg/100 g。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接种微孔板过程、标准曲线拟合和测量重复性。结论:移液器的准确度和微生物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需保证仪器质量并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以降低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259-2016规定的微生物法对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生物素含量进行测定,根据CNAS-CL07:2011要求并依据JJF1059.1-2012和GB/Z22553-2010对测定过程影响检验结果的各个分量进行评估,即对测量重复性,试样称量及稀释,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及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偏差5个方面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并确定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经测定,婴幼儿谷粉中生物素含量为(32.49±2.64)μg/100 g,P=95%,k=2。微生物因素对测量不确定度影响显著,由标准曲线拟合和重复测量体现。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乳粉中泛酸测定的不确定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生物法测定泛酸含量灵敏度高,是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仲裁法,其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直接关系到样品合格与否的判定。根据JJF1059.1-2012和CNAS-CL07:2011的要求,对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中泛酸含量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各个分量进行了评估。对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配制、试样称量、试样前处理及稀释等方面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层层分析,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并给出了试验的扩展不确定度度。经测定,婴幼儿乳粉中泛酸含量为(1 990.1±121.0)μg/100 g,k=2,p=95%。通过评估得出,试样前处理及稀释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标准溶液配制和重复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碘的含量,较全面的考虑整个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和量化,计算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不确定度主要来自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婴儿配方乳粉中碘的含量结果表示为(80.625 6±1.443)g/100 g,k=2。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中维生素B12含量的不确定评定方法。方法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GB 5413.1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分析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中维生素B12含量过程中产生的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计算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样品中维生素B12含量为3.97μg/100 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53μg/100 g(k=2)。结论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计算待测溶液含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叶黄素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GB5009.24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叶黄素的测定》中的方法检测乳粉中的叶黄素,分析与量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叶黄素的实验过程,对标准溶液,样品前处理,标准曲线拟合,仪器重复进样等方面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合成乳粉中叶黄素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在95%的置信区间下,乳粉中叶黄素含量的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6μg/100g,乳粉中叶黄素含量测定结果为(194±26)μg/100g,k=2。结论在叶黄素含量测定过程中,最小二乘法拟合标准曲线产生的不确定度在该法中影响最大,即标准溶液曲线所涉及到的浓度值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建立全营养配方食品中生物素的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方法。方法 依据《GB 5009.259-2016 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和《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以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全营养配方食品中生物素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探究和评定。结果 采用微生物法,对同一样品的生物素含量进行6次测定,生物素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84 μg /100g,k=2。通过研究发现测量重复性和标准物质称量及标准溶液配制过程是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试样系列管制备过程、标准曲线拟合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偏差和样液制备过程为次要因素,天平的称量误差对不确定度的影响不显著。 结论 该方法准确、全面,对全营养配方食品中生物素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作出较好的评估,可配合实际应用中全营养配方食品生物素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定Kjeletc 8400凯氏定氮仪测定乳粉中蛋白质的不确定度。方法 采用GB 5009.5-2016第一法凯氏定氮法测定乳粉中蛋白质含量。对每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合成,分析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同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计算乳粉中蛋白质的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乳粉称量、消化、蒸馏及滴定等过程均为不确定度的来源,乳粉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9.3±2.7)%,k=2。结论 不确定度主要由硫酸标准溶液浓度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的仪器滴定体积的不确定度引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 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6-2018《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 考察测定过程引入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 并对不确定度的各分量进行计算和合成。 结果 当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为939 μg/100 g, 在95%的置信区间下, 扩展不确定度为30.80 μg/ 100 g (k=2)。评定结果表明, 实验过程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标准物质和曲线拟合。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 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的不确定度评定, 对检测结果准确度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淘"国外品牌婴儿配方乳粉中营养素及3种环境污染物含量。方法从网站采购18份"海淘"婴儿配方乳粉与14份国内购买婴儿配方乳粉样品,并对其营养成分和3种环境污染物含量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4份"海淘"婴儿配方乳粉营养素含量不符合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与国内购买婴儿配方乳粉营养素含量比较,能量分别为68.09和66.77 kcal/100 mL,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0和2.32 g/100 kcal,脂肪含量分别为5.51和5.15 g/100 kcal,泛酸含量分别为676.33和910.84μg/100 kcal,碘含量分别为20.60和17.41μg/100 k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淘"婴儿配方乳粉和国内婴儿配方乳粉中均未检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双酚A(BPA)和全氟辛酸(PFOA)3种环境污染物。结论部分"海淘"国外品牌婴儿配方乳粉未完全符合GB 10765—2010,对于我国婴儿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定原子吸收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测定叶酸片中铁含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 样品经过消解后稀释定容, 参照GB/T 5009.90-2016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含量检测。通过对铁含量计算公式的分析, 对样品称量、消解液定容体积、标准曲线的拟合、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物质的纯度、测量的重复性及空白试剂等各个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及评估, 计算合成的不确定度。结果 该叶酸片中的铁含量为41.25 mg/kg, 在95%的置信概率下对其进行扩展不确定度为1.24 mg/kg。结论 可通过改进标准曲线的配制方式降低不确定度, 对叶酸片中铁含量的测定的方法转移提供了参考的检验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亚硝酸盐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以乳粉为例, 参考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对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第二法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 乳粉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1.0 mg/kg 时, 测定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42 mg/kg, 取k=2, 扩展不确定度为0.084 mg/kg, 其结果可表示为(1.0±0.1) mg/kg。结论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是标准曲线拟合、标准工作液配制、试样检测重复性和测定用样液体积。前两者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2种商业化试剂盒法检测婴幼儿配斱乳粉中叶酸含量的结果迚行对比研究。方法 通过制作标准曲线,加标回收试验及样品重复性试验对2种试剂盒迚行比对。结果 研究表明2种试剂盒的叶酸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样品加标回收试验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0%~100%之间,符合试剂盒加标回收要求;样品重复性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论 2种商业化叶酸试剂盒具有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重复性较好等特点,可快速检测婴幼儿配斱乳粉中叶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及其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洋  徐春祥  车文军 《食品科学》2010,31(4):250-25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三聚氰胺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全面考虑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分别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标准曲线拟合的不确定度,以及极差法对测定次数较少时引起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取样量2.00mg 时,测定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为(2.00 ± 0.088)mg/kg。本方法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三聚氰胺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乳铁蛋白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所用标准物质、样品处理过程、测量重复性以及回收率4个方面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建立了不确定度的模型, 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当乳铁蛋白的含量为64.9 mg/100 g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乳粉中乳铁蛋白含量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023, 扩展不确定度为1.5 mg/100 g, 乳粉中乳铁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为(64.9±1.5) mg/100 g, (k=2, P=95%)。结论 本次评定揭示了该检测方法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标准溶液及工作液的制备过程, 因此在此过程中应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 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米豆腐中镉元素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价。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超纯水定容,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镉含量。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曲线拟合、样品称量、消解过程、定容体积、仪器测量重复性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方法进行合成,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0.020 mg/kg,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样品消解、样品重复测定、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样品定容、样品称量。结论本研究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米豆腐中重金属元素的不确定度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定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3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不确定度。方法按照农业部1077号公告-1—2008《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及1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3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和评定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样品称量、样品溶液制备和测量重复性等因素。结果水产品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残留量分别为18.8、9.04、6.56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55、0.920、1.06μg/kg(k=2)。结论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测量重复性、标准曲线的拟合与标准溶液的配制等过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饮料中蛋白质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根据JJF1059.1-2012标准要求,以测定蛋白饮料中蛋白质含量为例,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定量,计算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从而评定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蛋白饮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66 g/100 g,扩展不确定度为0.20 g/100 g (95%,k=2)。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拟合,测量重复性与氨氮标准溶液的影响次之,而样品的称量和样品的定容带来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结论该评价方法及结果能提高实际工作中蛋白质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