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西方环境哲学非人类中心主义通过类比人类来证明大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从而拥有道德地位.但是,从终极意义上看,唯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和道德地位.自然内在价值论实际上是把大自然看作在本质上与人一样的存在物.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即便从自然生物性上也能将人和动物有效地区分开来.然而,自然生物性并不能凸显人对于大自然的超越性和高贵性,社会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对于大自然的超越性和高贵性.唯有人才具有道德地位,不是因为他们具有内在价值,而是在于他们超越了大自然,是属于人类物种的社会性存在.因此,环境哲学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但是,它不是西方环境哲学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坚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的新人类中心主义,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本质内容。它的提出,体现了党在发展问题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是根本不同的。本文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指出了“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生态思维的价值目标,体现了唯物辩证主义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态危机使人类的生存陷入了困境之中,这一困境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观,在还原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理清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涵义,分析了造成生态危机的不是“人类中心主义”本身,是人在与自然辩证关系中的失衡,进而反驳了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加以分析,在各种不同讨论层面对“人类中心主义”概念使用造成的不便和混乱。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文化与自然,具有天然的矛盾对立性。但对立不等于对抗,在对立中可以求得和谐,这就需要生态智慧。传统社会的生态智慧,是自发的、被动的、甚至是盲目的顺应自然节律的结果。工业文明是征服自然、反自然生态环境的文明,其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是对生态智慧的反动。现代意义的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内核的人类生活方式,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体系,是自觉形态的生态智慧,是对工业文明人类中心主义文化模式的"颠覆"。在当代中国语境中,要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以培育社会大众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开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价值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实践的指南。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哲学层面看,就是要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学,削减“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的“固恋”;由于“理性”是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之“根”,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生态伦理学的建构,就必须从人类中心主义“理性”的祛魅开始。  相似文献   

6.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在环境法的发展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通过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条路径,分别从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环境法治各个环节和环境法律思维等三个层面表现出来的。这种影响既有积极一面又有消极一面,既在理论上又在实践中,既存在以往又面向未来;是推动环境法不断地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环境法研究的基础。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从绝对对立再走向相对融合,并衍生出修正的人类中心主义新思想,对现代环境法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蕴含于基督教神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被历史学家和生态学家们认为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富有生态意识的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家斯坦贝克深受《圣经》的影响,对基督教的生态伦理持批判的态度。小说《愤怒的葡萄》中对大自然各种景象的描写,体现了他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对和谐自然的向往,也体现其意图唤起人类对自身的反思、促进新的生态伦理意识建立的创作宗旨。  相似文献   

8.
西方的生态思想,特别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无疑是生态文明重要的思想资源.但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范畴,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社会文明的崭新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学生真正了解并自觉扬弃人类中心主义,这是"自然辩证法"教学中颇具难度的问题之一.讲授人类中心主义,首先要从各种纷乱的概念中厘清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其次要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剖析它的诸多理论局限,最后要简单地介绍一下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流观点,为下一堂课的重点讲授打下伏笔.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生态破坏加剧,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难题。为此,学界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并倾向于对“人类中心主义”作了深刻批判。追根溯源,人类中心主义其实与人道主义有着很深渊源,甚至被指生态危机产生的人性根基就是人道主义,是以人的目的要求的秩序取代了本然的自然秩序。无论“人道主义”还是“自然主义”,它们本身并没有根本的对立,从某种角度说,人道主义自身就蕴藏着很强的生态意蕴。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问题已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今天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直接决定未来社会环境意识主流,然而当前大学生环保意识状况堪忧。究其原因,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传统环境道德观和现有德育教育体制滞后无不相关。反思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革新生态教育新模式、树立大学生时代新德性是生态环保之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从“道法自然”本体论的深层生态含蕴、“人与天一”自然观的深层生态底蕴、“物无贵贱”、“我亦物也”价值观的深层生态内涵,以及“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实践观等几个方面剖析了道家哲学的深层生态意蕴,为完善和发展现代生态哲学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整体观念和人类生态学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设计中“空间”的意义和作用,提出“生态空间”的新概念,用以描述城市-空间-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寻求对城市活动本质的,有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第三方利润源”,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中小企业在未来的物流管理中,应高度重视物流观念的变革,不断开创新的经营模式,以人为本,加强合作,创新求胜.全面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市级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正处在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和"爬坡"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已初步建立,但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依然存在观念滞后、方法单一、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随着电网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建立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动态培训新机制,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普及性全员培训、充分发掘员工潜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口“塬面化”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及早提出整合对策加以引导对于维护脆弱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初步探讨了生态方法在整合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在分析了人口塬面化的特征、动力机制和负面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黄土塬”为人居单元的整合构想,运用层次分析法、地图叠加法进行了综合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区划,结合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原理提出了“大分散、大聚集”的生态整合模式和相应的树枝型多中心组团模式和均衡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人居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与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东西方文明的比较出发 ,提出了人居发展的新理念 ,即在建筑、城市、区域等各层次人居发展的创造是融合了多重逻辑的书写过程 ,并表现为痕迹的抹去和叠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居规划与设计的方法 ,同时分析了数字化技术支持人居发展新理念、新方法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阐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互动”是有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的论断。给出了基于“互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蝶形”模式,“六环”职能要素模型与十八字目标。讨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五项“互动”的内容要求和做好“互动”管理的若干基本理念认识。  相似文献   

19.
动物权利观要求我们放弃很多习以为常的利用动物的方式,因而被主流学界看作是激进的观点,并受到各方抨击。本文在蔡守秋教授对动物权利论批评的基础上再次对汤姆·雷根与卡尔·科亨的《动物权利论争》进行评述,对反对动物权利论的观点提出质疑,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动物权利论。并为所谓的“激进”的令许多人元法接受的动物权利论进行辩护论证。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倡导、实施乡村小城镇化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然而 ,发展小城镇 ,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人作为小城镇的建设主体 ,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法则 ,避免再现城市发展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