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金平  蒋旭东 《柳钢科技》2007,(F09):196-200
阐述了在武钢第一炼钢厂条件下生产高碳钢时浇铸温度的控制措施。通过改善钢包、中包的保温效果,并采用合理的LF炉温度控制模式,可以使得高碳钢在进行低拉速浇铸时获得稳定且较低的过热度.从而有效降低铸坯碳偏析。  相似文献   

2.
阐述在一炼钢条件下生产高碳钢时浇铸温度的控制措施。通过改善钢包、中包的保温效果,并采用合理的LF炉温度控制模式,可以使高碳钢在进行低拉速浇铸时获得稳定且较低的过热度,从而有效降低铸坯碳偏析。  相似文献   

3.
依波 《中国冶金》2008,18(10):43-43
连铸浇钢控制合理的过热度,可以获得低倍质量好,等轴晶粒高的连铸坯,提高连铸产量,降低拉漏率。  相似文献   

4.
应用三维凝固传热模型分析了拉速突变和中包钢水温度对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引入"有效拉速"和中包过热度作为二冷配水的前馈控制变量,动态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可以消除拉速引起的表面温度"尖峰"和钢水温度变化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基于有效拉速和中包过热度的二元动态配水模式,实际应用结果验证了此方法对提高铸坯质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降低出钢温度实现低过热度连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倪满森 《炼钢》1999,15(5):10-13
通过对钢水过程温度变化及盛钢容器的热损失分析后提出,加 钢包和中间罐的管理,采取有关措施,可使出温度降至1660-1680℃。采用钢水加热措施对普通钢连铸并不适宜,不仅增加钢的生产成本,而且不利于组织多炉连浇。  相似文献   

6.
钢液过热度控制对连铸工艺和铸坯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路  鲁开嶷 《特殊钢》2008,29(5):50-51
研究了25 t钢包炉和16 t中间包中GCr15、60Si2Mn、40Cr和20钢液的过热度控制。钢液过热度控制主要取决于钢包衬蓄热过程达到平衡状态时钢液温降速率-钢包和中间包钢液温降速率分别为≤1℃/min和≤0.5℃/min;钢液过热度为15~35℃时,200 mm×200 mm铸坯等轴晶率可达20%~30%,连铸拉漏率≤0.23%,铸坯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7.
极低过热度连铸技术及水冷水口设计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啸  苗信成 《炼钢》1998,14(4):26-30
在分析连铸过程中钢水过热度对连铸坯的内部质量和连铸机产量影响的基础上,以不改变现有连铸设备为前提,将原结晶结昌器长水口改造为水冷长水口,降低钢水进入结晶器对时过热度,改善铸坯的中心偏析和内部质量,提高铸坯出结晶器时的厚度,以提高连铸机的拉速,从而提高连铸内部质量和连铸机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结合现场研究,利用显式有限差分法计算出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铸坯凝固情况;进行了过热度对出结晶器坯壳厚度、方坯表面温度、铸坯凝固过程中坯壳厚度和液相穴的影响的模拟分析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拉速相同的情况下,随过热度的增加,出结晶器坯壳厚度减小、表面温度略微增加、铸坯液相穴拉长、坯壳减薄。  相似文献   

9.
10.
董越 《山西冶金》2015,(2):95-96,100
阐述了电解质过热度对铝电解生产的重要性,分析了过热度偏大和偏小对铝电解槽的影响,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目测法判断、调整电解质过热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板坯连铸单流中间包控流装置优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力学模型试验,对太钢不锈钢板坯连铸单流中间包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厂原型中间包流场存在严重问题,中间包内存在明显短路流现象,死区比例较大,钢液混匀效果差;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出最佳坝堰因素水平组合方案,使中间包流场得到改善;采用中间包气幕挡墙代替坝优化方案,使中间包流场得到进一步改善.根据水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结合钢厂实际情况,建议单流连铸中间包采用气幕挡墙代替坝的技术工艺,对于太钢不锈钢板坯中间包气幕挡墙最佳工艺参数:距离堰1 150 mm附近,底吹气量控制在120 L/min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连铸中间包由对称四流向非对称五流的技术改造,并采用数值模拟和水力学模拟的方法优化得出控流挡墙的设计方案。投产实践证明,控流挡墙能够明显改善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特性,同时增加了产量、提高了钢坯质量。  相似文献   

13.
单流板坯连铸中间包流体流动控制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南钢板坯连铸不同结构中间包的流动特性,优化了中间包结构.中间包结构优化后,最小停留时间提高120%,浓度峰值时间提高97%,死区体积分率降低72%.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异型边结构的湍流控制器可以更好地改善单流中间包的流体流动特性.现场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中间包结构优化后,铸坯夹杂物面积比下降了32%.  相似文献   

14.
梅山炼钢厂通过对中间包的扩容改造,提高中间包及水口的烘烤效率;增加中间包冶金稳流器,改进中间包水口座砖、挡渣墙等耐火材质;进行中间包气幕挡墙控制技术的开发等一系列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中间包的冶金功能,实现有效控制钢水的成分、温度和夹杂物含量,提高钢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结合某公司双冲击点板坯中间包生产现状,利用水模实验对中间包内钢水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中间包结构存在明显的短路流,钢水停留时间偏短,死区体积分率偏高,不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同时,由于在高度较大的两湍流控制器间钢水不能流出,影响金属收得率.这种具有双冲击点的中间包,应按照对称的两个单流板坯中间包进行结构优化.采...  相似文献   

17.
以国内某钢厂五流连铸中间包为研究对象,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1:3的中间包水模拟系统,考察不同内部结构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型中间包内部结构不合理,各流水口之间的流体流动特性差异很大,存在较大死区.通过内部结构优化设计,使中间包流场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方案Ⅵ效果最佳,平均停留时间离散度最小,活塞区体积达23.84%,死区体积为10%,比原型下降了71.70%.  相似文献   

18.
板坯连铸中间包内控流装置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娜  朱苗勇 《材料与冶金学报》2007,6(2):109-112,121
以国内某钢厂板坯连铸中间包为原型,进行控流装置的物理和数值模拟优化,提出优化方案.对比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对于不使用抑湍器的控流方案,数值计算获得的结论与实验模拟结果较一致;而对于使用抑湍器的方案,数值模拟可以减少示踪剂和流体的分离流动对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流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厂三流异型坯中间包,建立了相似比为1∶2的水模型,使用F曲线对不同控流装置下的中间包流场特性进行分析与优化。实验内容包括原型控流装置、湍流抑制器无挡坝、湍流抑制器加挡坝组合。结果表明,原型中间包中部水口存在短路流,水口间流动的差异性较大,可能导致三个铸流的铸坯温度和洁净度不均匀,进而发生同炉次各铸坯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湍流抑制器无挡坝控流装置,湍流抑制器导流孔夹角为60°时,短路流出现在中部;导流孔夹角为86°时,无短路流,各流一致性变好;导流孔夹角为110°时,两侧水口出现短路流,各流一致性优于前两个角度。中间包的各流一致性与死区比例并无相关性,一致性良好的中间包流场,其死区比例并不一定小。优化后的中间包湍流抑制器导流孔夹角为110°,挡坝距离中间包中心2400 mm,中间包内无短路流,1#、2#水口一致性最佳,死区由17.89 %减小到9.67 %,减小率为11.25 %,F曲线标准差最大值由0.3减小到0.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