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概述 广州市的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已经确定了网络化、整体化的发展方向。在一号线成功运营和二号线建设的同时,三号已开始规划设计阶段,部分试验段已于2001年底开工。 笔者有幸参加了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大石站”的方案设计竞赛,方案最终成为推荐的实施方案。在此愿将方案创作过程的一些……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功能定位及客流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峰 《规划师》2002,18(9):30-34
针对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进行了功能定位的研究,分析了沿线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根据轨道交通三号线功能特点提出了客流预测的技术路线,预测了轨道交通三号线基本客流指标,并从实现城市战略发展规划和支持轨道交通三号线客流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冻结法实质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临时改变岩上的状态以固结地层.本文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天河客运站折近线的技术方案,分析了水平冻结法在地铁隧道施工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需要,从三号线开始必须建设新的地铁控制指挥中心,受业主委托,我院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借鉴轨道交通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对控制指挥中心的功能、规模定位及控制形式等进行了分析,作为确定本工程建筑设计方案的主要依据。本文将从选址、功能定位、工艺要求、平面布局、中央控制室设计和造型设计等方面对其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工程实际情况,首先对轨道交通能耗进行分析,然后从车辆、线路、供电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自动扶梯这六方面介绍了三号线北延段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建设已成为解决广州市交通问题一个刻不容缓的有效措施。为解决地面客流的快速运送,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升到拉开城市布局,促进城市健康发展,2000年提出了广州东站-禺市桥南北向贯通的轨道交通三号线规划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王世君 《施工技术》2006,35(6):49-52
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沥-厦区间桩基托换工程实例,介绍了托换体系的设计、施工步骤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竺维彬 《广州建筑》2006,(5):I0001-I0002
广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首通段以及三号线首通段、四号线大学城专线已建成开通,三、四号线将于今年底全线开通,五号线、六号线等多条线路已全线土建开工,到2010年,广州将建成255km的轨道交通线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以及对“以商建站,以商养站”的构想,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汉溪长隆枢纽站工程实践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长距离隧道盾构工程的排水,通风降温及水平运输等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吕震 《云南建材》2014,(5):261-262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体育西路站与既有一号线体育西路站“十”字交叉并换乘,一号线两侧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交叉部位采用矿山法施工。受使用功能限制矿山法段开挖宽度达到33.5m;受三号线轨面标高的限制,开挖面拱顶距离一号线底板最近处仅67cm。本站为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为保证一号线列车运营安全,同时满足施工工期的需要,施工中采用了芳纶纤维作为加固材料对一号线底纵梁进行加固,以及采用“破碎锤配合静态爆破+微震弱松动爆破配合人工进行施工”的施工工法在交叉段进行隧道开挖。三号线的顺利开通,可为以后轨道交通新线车站正交穿越既有车站的矿山法段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动态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四川建筑》2006,26(4):124-125
通过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大石站土建工程所采用的基坑动态监测手段,介绍了测斜仪、钢筋计、土压力计等仪器在深基坑开挖监测中的安装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牛瑞 《山西建筑》2010,36(34):196-197
介绍了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二八延长线永泰站工程Ⅰ号出入口Ф1800水管悬吊保护方案设计,并给出了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为今后大直径水管及其他类型的管线悬吊保护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后评价的内容及实施机制,并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项目工程,对后评价的开展进行了有效地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大型轨道交通首级平面控制测量的特点,结合广州市地铁十四号线、二十一号线控制测量实践,介绍了大型轨道交通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观测、数据处理、投影长度变形等问题,对大型轨道交通控制网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轨道交通复合材料疏散平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铁三号线是国内首家在地铁区间隧道内设置侧向疏散平台,且首次在轨道交通采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热性能、防火性能、力学性能和性价比合理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解决地下工程金属腐蚀的技术难题,有利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工程材料应用技术革命性的进步。本文主要介绍广州市三号线轨道交通工程区间隧道内复合材料疏散平台的特点、设计、安装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罗垠 《山西建筑》2007,33(18):331-332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市桥~番禺广场盾构区间的盾构机拆卸和吊装技术为例,简要地介绍了盾构掘进机完成一段隧道掘进任务,进入工作竖井后的拆卸和吊装工艺。  相似文献   

18.
介绍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客村站转换层结构转换施工中控制已有结构变形的技术措施,说明在结构转换中变形控制是整个结构托换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邵翔宇     
《建筑》2012,(23):85
邵翔宇,中共党员,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北京市轨道交通专业专家,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邵翔宇担任项目经理以来,先后出色地主持完成了北京地铁五号线盾构17标段、北京地铁十号线五标段知春路车站、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三标段、北京地铁6号线四标段等重点工程的建设,获得过"鲁班奖"、"詹天佑大奖"、"结构长城杯奖",  相似文献   

20.
刘翌杰  喻伟 《山西建筑》2008,34(18):312-313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长距离隧道盾构工程的排水、通风降温及水平运输等问题,并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以积累长距离隧道施工经验,从而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