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强制湍流换热是换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换热过程。計算該情况的給热系数,一般是根据那些应用相似理论或因次分析方法归納实验数据而成的准数方程式。相似理论或因次分析从来就是研究对流换热最有效的工具,但遺憾的是它们沒有揭露对流换热的物理本质。强制湍流换热的机理是通过所謂换热的流体动力学理论的研究逐步获得闡明的。换热的流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是热量转移过程和动量转移过程两者統一的观念;这个观念使强制湍流换热和流动阻力之间建立起联系。早在1874年,雷諾(O.  相似文献   

2.
近代价鍵理論始于本世紀廿年代左右。1916年科塞耳(Kossel)和路易斯(Lewis)分别提出了离子鍵和共价鍵理論。自从薛定諤(?)方程出现以后(1926),量子力学随卽应用到化学鍵的处理上。稍早的是VB法(Heitler-London,1927),接着是MO法(Hund-Mulliken,1932)。无机化学上的配位  相似文献   

3.
4.卡門的湍流换热理论卡門的湍流换热理论从他的湍流一般速度分布线出发,考虑到所謂滯流层实际上由二部分構成:滯流层内部靠近壁面的地方,流体几乎作单純层流运动,叫做滯流内层;滯流层的外部,靠近湍流层或湍流主体的流体作既非层流又非完全湍流的运动,叫做过渡层。在滯流内层的动量传递主要靠分子扩散,在湍流层或湍流主体主要靠对流扩散,而在过渡层分子扩散与对流扩散则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相当地热量的传递在滯流内层主要靠传导,在湍流层或湍流主体主要靠对流扩散,而在过渡层则传导与对流扩散同样重要。一般速度分布綫的特点,是与雷諾准数无关。它常被标繪在对数坐标紙上(图3),其縱軸为速度参数u~ ,橫  相似文献   

4.
化学反应系统热爆炸判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摄动方法 ,研究了放热化学反应系统在发生失控 (即“热爆炸”)时 ,其化学动力学参数的临界值 ,在进行量纲 1化后 ,得到了热爆炸判据δcr的渐近分析公式 ,该公式给出了δcr随ε的变化 .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由一组热爆炸温度和实测爆炸延滞期数据计算含能材料热爆炸临界温度(Tb)的一种数值方法。编制了该法的计算机程序。ENTO、PbNTO、ANTO和KNTO的Tb计算和文献值相差在6%以内。  相似文献   

6.
针对加热过程所涉及的主要传热学问题,分别建立空气夹层复合传热模型和炸药受热分解放热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473K下油浴和空气浴加热时系统辐射率、空气对流换热系数对RDX、HMX、TATB 3种炸药热点火延滞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473K油浴加热和空气浴加热时RDX分别在151.7s和3 372.6s时发生热点火,表明相同温度和炸药,油浴加热时热点火延滞时间远小于空气浴加热;空气浴加热时,同一种炸药在相同温度下,随系统辐射率的降低,热点火延滞时间增加;RDX、HMX和TATB炸药辐射率由0.9降至0.1时,热点火延滞时间分别增加了180.1%、168.9%和169.3%;相同温度、相同系统辐射率条件下,对流换热系数减小,热点火延滞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7.
确定了 NTO 五种稀土金属盐对热的抵抗能力及其在常规炸药奥克托今、黑索今、泰安、特屈儿中的相对位置。本文利用小药量固体炸药热爆炸临界温度测定法进行了实测,并利用 Frank-Kamentskii 方程、中国学者胡荣祖等人提出的非等温 DSC 曲线方法进行了计算。实测值、计算值基本吻合、其耐热性顺序为:HMX>RDX>Pr(NTO)_3>PETN>La(NTO)_3=Nd(NTO)_3=Sm(NTO)_3>Tetryl>Ce(NTO)_3  相似文献   

8.
确定了HTO五处稀土金属盐对热的抵抗能力及其在常规炸药奥克托今,黑索今,泰安,特屈儿中的相对位置。本文利用小药量固体炸药热爆炸临界温度测定法进行了实测,并利用Frank-Kamentskii玟程,中国学者胡荣祖等人提出的非等温DSC曲线方法进行了计算。实测值,计算值基本吻合,其耐热性顺序为:HMX>RDX>Pr(NTO)3>PETN>La(NTO)3=Nd(NTO)3=Sm(NTO)3>Tetry  相似文献   

9.
程松  景奇佳  曹雄 《山西化工》2013,33(2):8-10
为了防止硝酸铵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对硝酸铵水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从反应动力学的角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硫酸及氯离子两者同时存在时,临界爆炸温度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良好的指数关系;临界爆炸温度的对数与氯离子质量分数的倒数成线性关系,反应动力学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研究结果对硝酸铵的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各国学者都承认化学抛光属于电化学反应过程,但在文献中只能找到普通的化学反应方程或一个阳极反应方程另加一个化学方程。关于整平致亮的机理,则有多种不同的假设,而每种假设都存在不足之处。本文试图对化学抛光的反应过程及整平机理的各种假设分类予以简介和讨论,并从电化学角度出发,考虑了化学抛光与电抛光机理的异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包括:(1)提出了化学抛光阳极和阴极过程的五个电化学反应模式;(2)提出了整平机理的一种新假设——双特性假设。运用这些模式和假设,本文还对化学抛光的一些现象作了解释,其中反映了选择化学抛光方案时可供参考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1961年年会有机化学理論組,曾就“共振論”和有机化学結构理論問題,进行过广泛深入的討論,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目的。討論会上的发言,除少数已在本刊1962年第1期和第2期分别选刊外,尚有大部分发言稿未曾公开发表。現在,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为了給进一步討論提供比較系統的参考資料,特将討論会上的主要发言,全部汇印成专輯,作为内部資料发行。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任何眞正的科学理論是在科学实驗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是分析和概括科学突驗所得到的結果。在开始时理論可能只是簡单的描述。随着实驗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人們对客观現实的深入认識,理論会受到千百次的驗证,准确部分被保留,而虚构部分卽被淘汰。有机結构理論的发展亦是如此。有机結构理論起始于热拉尔(Gerhardt)、凱庫莱(Kekulé)的类型論。到1861年俄国著名有机化学家A.M.布特列洛夫(?)根据已有的理論及实驗結果正式提出第一个完整的有机結构論。其后,又經布氏学生馬尔柯甫尼哥夫(?)及其他有机化学家(如泽林斯基3eJIиHCKий、齐宁3eHиH等)加以发展,使該理論成为經典有机理論的基础。随着实驗事实的积累,这个理論已不能解釋某些新的現象和变化。这些新現象和新变化的发現給化学家及物理学家提出問題,需要重新考虑已有的理論。本世紀初,原子及分子結构的奥秘漸被揭露。蒲  相似文献   

15.
ADNBF的热分解机理及临界热爆炸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SC及FT-IR技术,对含能材料7-氨基-4,6-二硝基苯氧化呋咱(ADNBF)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分析非等温DSC曲线,计算得到ADNBF的临界热爆炸温度。  相似文献   

16.
极限电流密度是电渗析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它对合理地设计、制造和使用电渗析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极限电流的确定尚无统一的标准,测定方法也不一致。因此,测定结果出入很大。这给设计和使用单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研的热爆炸试验装置对几种火炸药装药进行了热爆炸试验,获得了热爆炸临界温度和延滞期,通过试验和数据处理说明热爆炸试验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果表明:对于加热过程中药柱形状变化的火炸药,须采用限制性全封闭体系;不同体系的热安全性评价需要结合热爆炸临界温度和延滞期来共同判断;延滞期与温度的倒数只在有限温度范围内成立。  相似文献   

18.
<正>人通常会在脑海中设定一条线,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终极标尺,谓之极限,当感觉自己接近或达到这条线时便自动停住不再向前,因为他觉得这已经到了自己的极限,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没办法再继续超越。可这个世界上总还有一些人,他们固执地擦掉自己面前的极限,发现原来还可以向前走更远。林东贤,韩国,奥运会射箭运动员。他的视力只有0.1,这是一个正常人都很难自理生活的视力,而他却在伦敦奥运会排名赛上以699环打破世界记录。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南非,奥运会短跑运动员。他没有双腿,靠着假肢在伦敦奥运会上和正常人比赛,依然跑出400米45秒61。  相似文献   

19.
論手之功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类是从动物中分化而出的,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便是直立行走.那么,又是什么促进了他的直立呢?通常所说"劳动创造了财富",难道最早的人是为了财富才去劳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接连提出很多,恐怕找不出直接的因果,因为人的各部器官都是相关的,但又可分出远近和主次,现代科学以为大脑的作用最为重要,然而在最初的过程中却是手和手的动作.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量子力学在化学上的应用,使近代化学鍵理論获得了可靠的基础。但量子力学計算十分复杂。迄今为止,只有个别的最簡单的結构可以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因此,人们創造了若干近似計算方法。其应用范圍稍广?杂谏晕⒏丛拥穆勵},往往仍因記算上的困难而不能应用。因此量子化学远不能满足突驗化学家的要求。為此,若干量子化学家遂企图由量子力学的近似計算方法出发,参照化学的实际經驗資料,总結出若干定性的規律,以指导实驗化学的发展,共振論就是这一企图的产物。共振論創始人鲍林(Pauling)曾把共振概念看成是“量子力学的根本原則之一”,并用波函数的綫性組合来給共振下定义。但是,自从1950年苏联化学家批判共振論以来,許多科学家对共振論的量子力学基础发生了怀疑,从而怀疑共振論的科学价值。本文拟就这一問题进行討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