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剖析了一种彩色激光打印纸,并对其进行了试制。通过对彩色激光打印纸进行成分分析、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出该纸用杨木漂白硫酸盐浆抄造。借助化学方法、红外光谱法对样纸及其灰分进行分析,得出该彩色打印纸中所加填料为碳酸钙,增强剂为淀粉,施胶方法为AKD中性施胶,并用PAE)作做其增效剂。依据对样纸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本文重点研究了以草浆为主,配抄部分商品针叶木浆、红麻全秆化学浆取代杨木浆来制造满足质量要求的新型彩色打印纸。抄纸工艺为:m[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21°SR)]∶m[漂白烧碱苇浆(35°SR)]∶m[漂白硫酸盐红麻全秆浆(65°SR)]=20∶50∶30,CaCO3用量14%,淀粉用量1%,AKD用量0.5%,PAE用量0.8%。  相似文献   

2.
将APMP浆全组分和APMP浆长纤维组分分别与针叶木浆全组分以及针叶木浆短纤维组分进行配抄,研究纸张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和内结合强度的变化规律,探讨APMP浆与针叶木浆组分配抄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PMP浆与针叶木浆全组分配抄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内结合强度随着针叶木浆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与短纤维组分配抄时纸张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在15%处发生转折;而针叶木浆分别与APMP浆全组分和长纤维组分配抄时,抗张强度、撕裂强度随着针叶木浆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此外,APMP浆配抄的纸张,其纤维长度和本身强度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较大.随着针叶木化学浆的增加,纸页的可压缩性提高,短纤维组分对强度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剖析了一种彩色激光打印纸,并对其进行了试制。通过对彩色激光打印纸进行成分分析、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出该纸用杨木漂白硫酸盐浆抄造。借助化学方法、红外光谱法对样纸及其灰分进行分析,得出该彩色打印纸中所加填料为碳酸钙,增强剂为淀粉,施胶方法为AKD中性施胶,并用PAE)作做其增效剂。依据对样纸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本文重点研究了以草浆为主,配抄部分商品针叶木浆、红麻全秆化学浆取代杨木浆来制造满足质量要求的新型彩色打印纸。抄纸工艺为:m[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21°SR)]∶m[漂白烧碱苇浆(35°SR)]∶m[漂白硫酸盐红麻全秆浆(65°SR)]=20∶50∶30,CaCO3用量14%,淀粉用量1%,AKD用量0.5%,PAE用量0.8%。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羧基改性剂对PAE树脂的改性方式、改性剂用量,并对改性PAE树脂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PAE树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羧基改性剂可以对PAE树脂进行改性,且改性后提高了PAE树脂的增干强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羧基改性剂对PAE树脂的末端改性优于过程改性;末端改性时,羧基改性剂的较佳引入量为9%;当末端改性后的PAE树脂用量为0.5%时,与改性前相比,能够使纸张干抗张指数提高约11%,湿抗张指数降低约8%,耐折度提高约17%,撕裂指数提高约27%,内结合强度提高约47%.另外,在PAE树脂成品中引入羧基改性剂改性,有利于PAE树脂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损纸的回收.  相似文献   

5.
研究稀硫酸法、亚硫酸法、亚硫酸盐法预处理的化学药品添加量对棉秆酶水解的影响,对预处理前后的棉秆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在固液比1:4、温度180℃、保温20min的预处理条件下,纤维素酶用量(相对于绝千底物)10U/g、纤维二糖酶用量(相对于绝干底物)3.6U/g的酶水解条件下,稀硫酸法预处理在98%浓硫酸添加量为5.52%时,棉秆的酶水解转化率为42.63%;亚硫酸法预处理在亚硫酸添加量7%时,棉秆的酶水解转化率为81.25%;亚硫酸盐法预处理在98%浓硫酸添加量0.92%、亚硫酸氢钠添加量为8%时,棉秆的酶水解转化率为70.06%.  相似文献   

6.
以针叶木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为原料,模拟制成造纸白水,对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木BcTMP所产生的溶解物质(DS)占白水中DCS的36.7%,胶体物质(CS)占白水中DCS的63.3%,其中DS是电导率的主要表现者,CS是负电荷的主要来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DCS中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活性湿排粉煤灰料浆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高活性湿排粉煤灰料浆的具体制备工艺。通过对料浆析水率、料浆粘度、净浆试件抗压强度及水化产物的SEM形貌分析,研究了机械湿磨和化学改性剂对湿排粉煤灰的联合活性激发效果。结果表明:用高活性湿排粉煤灰料浆所配制的净浆试件各龄期强度均超过同等掺量(30%)下的干排粉煤灰试件,经15~30min湿磨的料浆达到浆体稳定性指标,且流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对3种不同低相对分子质量、高电荷密度的胺类聚合物固着剂用于阴离子松香胶中性施胶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影响中性施胶的各种因素,最后从湿部化学方面分析了固着剂用于阴离子松香胶中性施胶的可行性和作用机理。试验表明,3种胺类聚合物固着剂中季胺盐型固着剂施胶效果最优,聚胺型次之,亚胺型则较差。胺类固着剂在没有硫酸铝的条件下能够较好地改善阴离子乳液松香胶中性施胶的施胶效果,适宜的施胶条件如下:pH值7.5,碳酸钙加入量10%,固着剂用量0.1%,胶料1%,助留剂1%,采用逆向施胶工艺,而且不论是在酸性条件还是在中碱性条件下,用此工艺施胶的纸张其裂断长和耐破度均优于AKD施胶的纸张。  相似文献   

9.
采用漆酶处理国产旧瓦楞纸箱(LOCC)原料增加纸浆强度,对漆酶处理国产OCC纸浆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漆酶处理前后成纸纤维表面的形态差异,并利用纤维形态分析仪(Fiber-Tester)分析了漆酶处理前后浆料中纤维形态学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国产OCC纸浆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4 U/g(相对于绝干浆),pH 6.0,温度45,℃,浆浓3%,通空气条件下反应2,h.漆酶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国产OCC纸浆时,干抗张指数提高11.5%,湿抗张指数提高12.2%,干环压指数提高7.5%,湿环压指数提高幅度最大为20.6%;漆酶/白水体系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国产OCC纸浆时,干抗张指数提高10.0%,湿抗张指数提高27.0%,干环压指数提高10.5%,湿环压指数提高幅度最大为24.9%.经过漆酶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纤维形态学参数无明显变化;而经过漆酶/白水体系处理后的纤维间产生更多的连接膜,纤维的粗度由空白试样的136.7 mg/m提高至140.6 mg/m.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纸张增强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高分子纸张增强剂P(AM/DDAC/DMC/AA)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酸)。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讨论了不同的单体质量浓度、聚合体系pH值、引发剂用量、分子量调解剂用量,对P(AM/DDAC/DMC/AA)共聚物特性粘度([η])的影响,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同时研究了P(AM/DDAC/DMC/AA)性能,并进行了造纸应用实验,使纸张干强度明显增加和滤水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烧碱一蒽醌法蒸煮荻原料过程中甲醇的发生量,并研究在不同工艺条件(用碱量、蒸煮温度、蒸煮时间)下甲醇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用碱量、保温时间和蒸煮温度对甲醇发生量的影响很大,随着用碱量、保温时间和蒸煮温度的升高,甲醇发生量迅速增多,用碱量由10%增加到20%,甲醇发生量从2.34kg/t(相对于绝干浆,下同)增加到5.06kg/t;保温时间由10min延长到40min时,甲醇发生量由2.08kg/t增加到3.88蝇/t;当最高蒸煮温度由145℃升高到170℃时,甲醇发生量从2.02kg/t增加到4.37kg/t.升温时间对甲醇发生量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了粉煤灰提取物硅酸钙在纸张中的高留着率(≥50%)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助留剂8060时,若纸浆的用量为1.5g,填料的添加量为10g,助留剂8060的用量为0.2%,填料平均留着率可达到64.66%;同时使用助留剂8060和湿强剂PAE时,若填料添加量4g,助留剂用量0.2%,PAE用量1.0%,填料平均留着率将可以达到54.55%.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艺工作于2.4GHz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电路采用两级放大的结构,驱动级采用自偏置Cascode结构,为了保证驱动级有足够的线性度,偏置电压采用了自适应结构,使偏置电压随着输入功率的不同而变化,保证了放大器的线性度并提高了功率附加效率,功率级采用共源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估放射治疗剂量计算使用的各向异性分析算法(Aniso-tropic Analytical Algorithm,AAA)在小野条件下骨介质中的计算精度.建立一包含骨介质的水模体,分别用AAA算法、PBC算法(作为对比)和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模拟计算2 cm×2 cm到8 cm×8 cm射野条件下该模体中的深度剂量和离轴比,并以MC模拟为标准比较深度剂量,用一维伽马分析对离轴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MC模拟的结果相比,AAA算法与PBC算法均高估了骨介质区域的剂量,高估的剂量偏差范围分别为2.16%~2.7%、1.4%~2.03%.AAA算法与PBC算法均低估了(PBC算法2 cm×2 cm射野除外)肺介质后区域的剂量,低估的剂量偏差范围分别为-0.39%~-1.19%、-0.13%~-0.4%.AAA算法和PBC算法分别略高估了射野内边缘和外边缘的剂量.一维伽马分析显示AAA算法和PBC算法(以MC模拟结果为基准)在2 cm×2 cm到8 cm×8 cm射野,通过率分别为100%、100%1、00%、86%,100%、100%、72%、64%.总之,AAA算法在骨介质中剂量计算的结果略高于MC模拟的结果,与PBC算法相比,计算精度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以有机氟碳单体、丙烯酸酯等为共聚单体,引入交联剂制备微交联氟碳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交联剂、乳化剂、引发剂、氟单体等对乳液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氟碳单体已键接到聚合物主链上。在单体中加入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使用R-A/R-D复配乳化剂,n(R-A):n(R-D)=0.5.w(引发剂)=0.4%,w(氟单体)=20%时制备的乳液性能较好,转化率达到98.31%,凝聚物量0.42%,乳胶膜接触角达到77°,吸水率仅为8.89%。  相似文献   

16.
以醋酸纤维素(CA)为基体树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为接枝单体,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75~200℃进行熔融接枝.以红外光谱表征法确定了接枝反应的发生,研究了引发剂、接枝单体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接枝单体及其用量对接枝CA材料热稳定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DCP添加量为0.4%时接枝率最高;随着MAH添加量的增加,接枝率随之增加;CA—g—MAH较纯CA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熔体黏度下降,熔体流动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储氢合金La0.4Er0.4Mg0.2Ni3.3-xCoxAl0.2(0.1≤x≤0.4)的结构和综合电化学性能,采用Co部分替代Ni的方法,实验采用高频感应炉制备La0.4Er0.4Mg0.2Ni3.3-xCoxAl0.2(0.1≤x≤0.4)储氢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化学测量方法研究储氢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图谱显示样品储氢合金主要由LaNi5和La2Ni7相组成,电化学实验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高,储氢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和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S50基本呈现增加状态,放电容量从x=0.1时的225mA·h/g升高到x=0.4时的254.9mA·h/g,容量保持率S50从57.11%(x=0.1)增加到66.10%(x=0.4),但高倍率性能不断下降。通过交流阻抗(EIS)和线性扫描(LS)对Co替代Ni的合金动力学性能分析发现,Co替代Ni后合金的表面电荷转移能力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