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全评价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起到了有效预防事故、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促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作用,同时为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分析了安全评价的作用,安全评价行业存在的评价质量不高、评价工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庆采油七厂大力开展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并辅以经常化的安全监督,促进了全厂安全工作的开展,安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进程得到明显推进。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这个厂意识到安全是第一要务,把安全工作放在了首位。大力加强安全管理体系与监督队伍的建设, 结合油田安全生产实际,建立完善了厂、矿、小队三级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夯实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遏制重大以及特大安全事故,安全评价工作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安全评价工作中,经过对企业危险以及有害因素的全面分析,寻找到危险源所在,制定出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标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保证化工企业稳定的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了安全评价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和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5.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管理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同时”制度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政策的重要体现。文章阐述了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的主要内容,分别论述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安全评价单位、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1999年,集团公司在安全工作上取得了明显进步,职工年死亡率、重伤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率等安全生产的主要考核指标不仅比1998年有大幅度的下降,而且好于历年水平。在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去年,从事安全工作的同志们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安全工作部署和要求,在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层层落实、强化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努力抓好设备安全管理、隐患治理、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监督管理和安全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实现安全稳定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废弃中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力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专门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综合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已逐步建立了从法律、法规、条例到国家标准的多层次管理体系。2002年3月15日颁布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提出了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到废弃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分别从这六个环节分析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现状,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解决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问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安全检查表法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论述了对炼油在役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对安全检查表的应用、改进以及改进后评价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企业》2005,(5):13-13
海洋石油作业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因此,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分注意保护作业人员和海上设施的安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安全管理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监督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就是海上油气田安全生产以作业者负责、第三方检验把关、政府监督、工会参与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由作业者对整个油气田的安全生产负责。由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行使政府职能,对整个中国海域的海洋石  相似文献   

10.
油气集输管线焊接质量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大庆  侯铎  刘辉 《天然气工业》2010,30(11):106-109
为综合改善和提高油气集输管线焊接质量及其安全监督管理水平,针对油气集输管线焊接质量寿命及其安全问题,采用理化性能检验,显微组织、无损探伤以及断口显微分析等检验方法,对焊接管道质量安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某集输管线焊接管道整体性能,对油气集输管线焊接管道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硬度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进行了综合检测和评价,具体分析了管线及焊缝处疏松、夹杂等缺陷,并通过显微观察断面形貌判断断裂方式,通过X-rays无损检测方法对缺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管线在高压服役条件下,经长时间的疲劳作用发生应力集中从而造成管线的破坏。据此提出了油气集输管线焊接质量及安全性控制要点,分别从焊口检查、钢管对口、预热、焊接过程控制以及焊缝返修等提出了对焊接工艺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油气集输管线焊接管道的生产建设和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化的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控制物联网关键技术,通过多功能智能化数据与视频采集、处理、传输一体化设备,采用嵌入式管理系统,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安全生产在线监测和预警整体解决方案,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其中安全预警、安全治理、提高处理事故应变能力和安全教育是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岭分公司的安全生产实践,提出了石化企业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将HSE管理体系作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平台,使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更加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李靖 《齐鲁石油化工》2013,41(3):255-258
设备全过程管理是生产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企业安稳生产和优化经营的根基,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结合齐鲁石化设备管理工作,对设备全过程管理的相关环节进行了论述,对设备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安全管理工作在我们石化销售行业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我们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和企业稳定发晨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点是强化领导的安全职责,特别应当提出的是企业法人即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再有是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管理素质。努力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加强安全监管,狠抓隐患整治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进  曾剑鸣 《天然气工业》2015,35(4):126-131
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界公认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共同遵守的规则,但其源于作业区域相对集中的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炼化业务,不能将其建设方式直接运用于作业区域相对分散的中游油气长输业务。为此,基于管道企业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提出了HSE管理体系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的建设策略,阐述了与输气生产特殊性、完整性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在川渝地区输气生产中运用该策略来构造HSE体系并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多年的实践,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到系统建设、从注重结果到强化过程的转变;全员自主管理思想开始萌芽,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实践证明,以安全平稳输供气为目标,与输气生产、完整性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三结合的HSE管理体系建设方式适合于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石化企业环境管理的工作效率,研究并开发了具有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污染源监测与预警管理、污染源智能分析、监督检查、HSE报表管理及台帐管理等功能集于一体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用后,有效规范了各个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现代油液分析诊断技术提高设备润滑管理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油液分析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调查 ,阐述了设备合理润滑的关键是采用先进的油液分析诊断技术 ,合理选择和使用润滑油 ;并针对目前一些企业的润滑油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在大型化、连续生产企业 ,完全有必要建立现代油液分析诊断系统 ,进一步提高润滑油管理水平 ,以确保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承包商责任事故发生的原因,指出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主要从严格准入资格,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加强安全教育,加强现场监管,从建立承包商业绩考核入手,引导承包商保障安全生产条件,加大安全投入,按规范施工。  相似文献   

20.
针对设备腐蚀日益严重的问题,结合炼化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开发了腐蚀安全管理系统,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库,实现了腐蚀相关数据的集中管理,并通过专业模块分析和综合分析,实现了对装置腐蚀状态量和腐蚀趋势的量化分析。目前腐蚀安全管理系统已在辽河石化公司南蒸馏装置上成功应用,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应用效果,对南蒸馏装置的设备检修及维护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