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喻强 《机械》2009,36(7):69-72
攀钢煤化工厂回收一系冷凝高压氨水泵,频繁出现跳闸、平衡盘磨损严重、密封泄漏量过大等问题。通过长期观察和分析总结,在对轴向力进行了核算的基础上,以平衡该泵轴向力为出发点,对高压氨水泵进行了改造,包括改进轴向力平衡装置,即重新调整平衡盘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增加梳齿密封,并安装平衡管以最大限度平衡该泵的轴向力:通过对平衡盘进行水力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平衡机构尺寸,将非驱动端轴承改为角接触球轴承,限制轴窜并承受部分轴向力;在满足以上前提条件下将填料密封改为集装式、单弹簧平衡型机械密封。通过以上措施,解决了该泵轴窜动量大、平衡盘磨损严重、运转过程中氨水泄漏量大等问题,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COSMOSWorks对轧机接轴的轴向定位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揭示了轴向定位损坏的原因和应力分析规律,并对轴向定位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现场应用,解决了轴向定位频繁损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泵的具体结构入手,依据运行现场泵轴承温升偏高的问题,分析了轴承受力状况,提出了合理的轴承配置调整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海洋平台消防泵在以往选型设计中出现的泵选型过大、配置的2台消防泵之间的启动逻辑关系不清、防海生物装置型式选择不合理等问题进行分析,从消防泵的主要参数如流量、扬程、消防泵设置原则、材料及防海生物装置等方面进行论述,为海洋平台消防泵的设计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轴向柱塞泵和马达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轴向柱塞泵和马达是现代液压传动中使用最广的液压元件之一。由于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变量 ,使液压系统容易实现功率调节和无级变速 ,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压系统中。轴向柱塞泵和马达又是技术含量高的液压元件之一 ,它的结构、品种繁多 ,制造工艺复杂 ,在当今许多液压元件结构发展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轴向柱塞泵和马达的结构、材料、性能却仍在继续发展。本文将就弯轴泵和马达、重载斜盘泵和马达、轻型柱塞泵、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变量泵 ,变频电机驱动的柱塞泵及其发展动向进行论述。1 弯轴泵和马达目前世界上生产弯轴泵和马达的公司主…  相似文献   

6.
Q * * CY14-1BK 系列轴向柱塞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Y14-1B轴向泵是我国自主开发的轴向泵,具有压力高、工艺性好、成本低、维修方便等优点,比较适合中国国情。2003年产量估计有近20万台,被我国各行各业广泛采用,特别是应用于开式油路固定式机械设备。  相似文献   

7.
水泵轴联轴承轴向游隙检查仪襄阳汽车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41022)谢世炎叙词:水泵轴联轴承,轴向游隙,检查仪水泵轴磋轴承主要用在东风135型和五十铃汽车的水泵和风扇上。其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安装位置小,重量轻,维修方便,使用可靠。水泵轴联轴承...  相似文献   

8.
介绍轴向柱塞泵泵体内部结构,分析柱塞泵失效原因。根据轴向柱塞泵的现场使用情况,提出一些合理的维修和维护措施,延长了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离心泵后泵腔内液体压力数值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心泵轴向力的大小与泵腔内压力分布密切相关,而试验测量轴向力成本较高,因此采用数值模拟展开泵腔内压力分布规律研究,并提出简便的试验测量轴向力方法显得格外必要。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在0.6 Q_(sp)~1.2Q_(sp)工况下,研究离心泵后泵腔压力沿轴向、径向、切向分布规律,绘制后泵腔压力在0°、90°、180°、270°及压力均值沿径向分布曲线,得出后泵腔轴向力大小,推导两种近似计算泵腔轴向力公式,提出简便的试验测量泵腔轴向力方法,并将后泵腔压力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拟结果的真实可靠性。结果表明:同一流量工况点,后泵腔压力沿轴向保持不变,沿径向随半径增大而增大。流量越大,后泵腔压力沿切向分布越具有轴对称性,沿径向增大越均匀。后泵腔轴向力两种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对误差极小,后泵腔区域压力均值与其径向几何中心处压力均值大小相等。在试验测量离心泵泵腔轴向力时,只需要测量泵腔沿180°径向中心处压力值,便可近似求得泵腔区域轴向力大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到高压安全注射泵在设计点的轴向力,用轴向力测定装置实时测量泵组启动瞬态及不同运行工况下轴向力的数值,获得了高压安全注射泵启停轴向力特性和变流量轴向力特性,用以验证轴向力的计算结果,并为高压安全注射泵推力轴承系统的设计提供第一手数据,以确保轴向力平衡机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轴向力测量精确度是关系屏蔽电泵运行可靠性的关键参数,主要介绍一种新型立式屏蔽电泵轴向力测量工装的设计及其应用情况。该工装能够精确测量屏蔽电泵轴向力向上或向下在两种情况下的轴向力值,对于进行屏蔽电泵的后续试验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转轴流泵是由2个叶轮串联在一起,以相反的方向绕同一轴心旋转的轴流泵.与常规前、后导叶式轴流泵相比,在同样设计参数条件下,对转式轴流泵具有相对体积小、运转速度低、抗空化性能好和推重比高等特点.为探究对转轴流泵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了一对转轴流泵的前、后置叶轮,应用Matlab软件实现参数化设计,搭建了自动分析优化平台,...  相似文献   

13.
旋涡泵中叶轮与泵体间动压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在旋涡泵叶轮两侧环形壁上,加工多个浅腔楔面,当叶轮转动时,其两侧环面和泵体壁之间形成多个流体动压区。保证了叶轮两侧问隙的均等性,使叶轮轴系转动的平稳性得到提高。根据侧隙泄漏量和功率损耗量得到了叶轮和壳壁之间的最佳间隙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4.
何群 《装备制造技术》2009,(10):145-146
从轴向推力及叶轮本身质量问题分析了汽轮机主油泵叶轮碎裂事故原因,采取了加大叶轮平衡孔直径、更换叶轮材质、提高焊口质量等技术措施,改造后汽轮机达到了出力要求,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5.
论述螺旋类容积泵吸排气时密封容腔的周期变化过程中存在“波动”特性,对螺旋叶片泵的螺旋叶片和螺旋槽的轴向间隙数值和分布进行了计算,并根据“波动”特性论证了动态间隙的数值和分布与静态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串列式双级轴流泵性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串列泵的内部流动机理及其能量特性,采用两个具有试验结果的轴流式叶轮和一新设计的导叶串联组成了一串列式轴流泵模型。应用Pro-E对该串列泵进行三维实体造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泵内的流场。数值计算采用NUMECA商业软件。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获得前后叶轮内部的速度矢量分布。基于流场计算结果,预测包括扬程、效率和轴功率在内的串列泵性能。将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原叶轮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与首级叶轮比较,串列轴流泵次级叶轮压力面和吸力面的速度具有较大的差值。与一般的轴流泵比较,串列式轴流泵具有比较宽的高效区,最优工况点向大流量区域偏移,其轴功率不再像普通轴流泵那样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为了分析前后叶轮的相互作用,预测不同的后叶轮叶片偏转角条件下的串列泵性能,结果表明后叶轮的叶片偏转角对串列泵性能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压柱塞泵噪声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阀配流式轴向水压柱塞泵的结构原理,分析了其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不同的配流阀结构型式、主轴动平衡前后、不同转速以及不同排量水压泵的噪声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平板型配流阀的水压泵噪声低于蕈阀结构的噪声;主轴动平衡后水压泵的噪声有明显降低;增大排量、降低转速可以降低泵的噪声;配流阀通径对泵的噪声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水压泵的降噪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因对称布置的矿用抢险多级排水泵出口段的轴端水压力较大,无法平衡轴向力,本文采用非对称布置的叶轮导叶结构,其轴向力可达到平衡,本文进一步采用切割末级叶轮后盖板的方式来完全平衡整泵转子的轴向力。基于CFX软件,采用标准k-ε模型对装配了不同尺寸后盖板的叶轮、导叶、进出水段的矿用抢险多级排水泵的全流场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整泵的外特性及转子部件的轴向力的结果,得到末级叶轮后盖板不同切割尺寸与轴向力的尺寸范围;预估了轴向力完全平衡时,末级叶轮后盖板的切割尺寸,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预估结果。本文所采用的矿用抢险多级泵转子部件轴向力平衡措施以及模拟方法,可为类似的多级泵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延长装载机用叶片泵使用寿命,运用热切油膜理论研究叶片泵转子与定子摩擦副失效机理,提出叶片泵轴向间隙参数化设计方法。针对装载机用高压叶片泵浮动侧板磨损严重问题,以某型号装载机液压系统中高压叶片泵为研究对象,建立定子与转子间摩擦副数学模型,计算油膜温升改进叶片泵轴向间隙,完善叶片泵结构设计。试验数据表明,改进叶片泵轴向间隙后,该型号装载机叶片泵使用寿命满足设计要求。该研究为高压叶片泵摩擦副失效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微型高速轴向柱塞泵动力学特性影响其工作性能和寿命,主轴与缸体的振动响应以及质心轨迹可反映其动力学特性。对微型高速轴向柱塞泵结构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其运行工况下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工况压力21 MPa,转速分别为18000, 20000, 23000 r/min时,主轴与缸体的振动位移频谱、倾覆角度频谱和质心轨迹;分析了工况转速20000 r/min,压力分别为14, 21, 28 MPa时,主轴与缸体的振动位移频谱、倾覆角度频谱和质心轨迹。研究结果表明:振动位移需关注偶倍频,倾覆角度需关注奇倍频,部分谐波振动响应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主轴与缸体的质心轨迹呈扇叶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