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油纸绝缘直流局部放电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要研究了油纸绝缘的直流局部放电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放电重复率随温度、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常温下在电压降到接近零时,放电次数较多,随着时间的延长,放电逐渐减少到无放电;但在高温下,能看到明显的熄灭电压。 相似文献
3.
直流滤波器电容器的直流局部放电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配合葛州坝换流站直流滤波器电容器的损坏事故分析,进行了电容器常温和高温状态,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局部放电试验。在常温和高温状态下,分别用双臂式抗干扰回路,和微窗口电路,有效地抑制了外部干扰。测量结果表明,电容器在高温状态下的直流局部放电量较常温下没有显著增加。文中还对电容器直流局部放电测量时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高压直流滤波电容器在高压系统中应用广泛,是高压设备中的关键元件,同时作为直流输电工程中的重要设备,其绝缘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由于其本身的绝缘性能可能存在先天缺陷和运行过程中受到腐蚀、振动或受潮等原因而受到损坏,导致局部放电,而局部放电信号包含了很多绝缘性能的变化信息,所以通过局部放电测试对高压电容器的绝缘性能的优劣进行评估是很有效的手段。笔者主要针对大电容试品的直流局部放电测试系统而展开工作,从局部放电的原理出发,针对不同缺陷类型的模拟电容器进行直流局部放电试验,通过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对数据的后续处理,作出不同模拟试品在直流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的特征参量图谱,通过对图谱来分析对比不同缺陷的放电特点。 相似文献
11.
膜纸复合储能电容器的直流局部放电信号分析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检测系统提取直流局部放电(DCPD)信号后,须进一步处理,从而准确判断缺陷状况.描述直流局部放电信号的基本参数是放电量q及放电发生时刻t,通过对膜纸复合储能电容器进行直流局部放电检测,比较了含有不同人工缺陷的电容器的基于△t方法的二维统计分布图及指纹谱图;研究了不同寿命阶段储能电容器的q-n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基于△t方法的特征谱图能用于区分电容器缺陷类型;不同电容器在老化阶段的q-n曲线变化规律并不一致,说明该曲线难以表征电容器的老化进程.最后,提出采用△t方法来表征电容器绝缘的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13.
典型绝缘缺陷的直流局部放电信号波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流局部放电测试是高压直流设备绝缘性能状态评估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掌握直流下局部放电波形的特性,对内部、表面、电晕3种典型缺陷的直流局部放电波形进行测试与分析。内部缺陷受放电电荷的反电场影响,在直流平稳区不能持续发生,断电后会出现反极性放电;表面放电与电晕放电均能在直流电压下稳定产生,却不能在断电后出现。分析直流电压下局部放电信号,3种放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均有不同,且放电波形易叠加振荡。比较缺陷放电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3种放电的能量分别位于不同的区间,为直流下缺陷类型的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电力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力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4个阶段造价管理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电力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建议.应用全面造价管理、工程量清单、价值工程等理论,采用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电力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灵敏度储能电容器直流局部放电测试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流局部放电测试能有效判断高压储能电容器的绝缘性能状态.对于较大容量的高压储能电容器,要求研制具有高灵敏度的测试分析系统.系统的测试部分由并联RLC型电桥平衡回路.窄带、增益稳定的放大单元和带通滤波器构成,具有信噪比高、抑制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触发采集方式将提取到的直流局部放电信号送入计算机,并基于△t(相邻两脉冲的时间间隔)对数据进行处理,以统计分析谱图形式反映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参数.经过标准脉冲发生器校验,测试分析系统的灵敏度可达2 pC.基于该测试分析系统,对具有典型缺陷的高压储能电容器进行直流局部放电测试,测试结果有效反映了局部放电参量之间的关系,为故障类型识别、老化程度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湖区铁塔基础施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区铁塔基础施工一直是基础施工中的难题,研究一种施工方便、经济可靠的施工方法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针对荆州地区湖区多、浅、流动性小的地域特点,提出了用围堰法进行湖区铁塔基础施工,对此类基础施工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20.
输变电工程建设费用的技术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成本的预测是成本管理体系中的关键,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计划编制的基础。对施工企业从参与施工招投标,乃至工程结算及施工总结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弥补了以往施工成本预测方法的不足,将工程施工成本视为灰色系统加以研究。对输电线路施工成本为非线性复杂情况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一种施工成本预测的新方法,并按要求工期寻求最低成本时的计划安排,给出了工期、费用的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