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玻璃钢机械成型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兵器、石油化工,交通运输、造船、建筑等各个领域.近几年来,我国的缠绕机械成型的玻璃钢化工管罐、城市供排水管道;挤拉成型的玻璃钢帐蓬杆,格栅、高速公路护栏等型材;片状模塑料(SMC)成型的汽车保险杠,建筑水箱板,坐椅;以及团状模塑料成型(BMC)的电器绝缘开关等制品均已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片状模塑料(SMC)和团状模塑料(BMC)具有模压时流动性好,设计适应性强,能够方便地压出表面曲线型状复杂的产品,以及操作简单方便,无玻璃丝毛飞扬等特点.近几年SMC和BMC的品种、产量发展相当快.许多原来单纯搞手糊玻璃钢制品、胶木、塑料的厂家从提高效益和产品档次、改善劳动条件及产品性  相似文献   

3.
1、前言 手糊成型和喷射成型是玻璃钢传统采用的成型方法。特别是,如渔船、游艇等大型制品还在采用这种成型方法。但是,近年来由于考虑到进一步降低玻璃钢成本和节约劳动力,在玻璃钢的成型上力图实现机械化。为此。出现了SMC(Sheet MoldingCompound)和BMC(Bulk MoldingCompound)两种成型材料。 SMC是一种片状的成型材料,BMC是一种块状的成型材料。这两种材料虽然形状不同,但放入成型机后,都可以立刻成型。  相似文献   

4.
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状模塑料(简称SMC)一九六○年首先在西德拜尔公司投入生产,其后在西欧、美国、日本等国相继得到发展。从它一问世就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发展很快。片状模塑料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化学家们发现了不饱和聚酯具有化学增稠性,而且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把这一化学反应巧妙的运用到玻璃钢成型工艺中。这种工艺克服了预混料模压成型、预成型坯模压成型等成型方法中玻璃纤维飞扬、苯乙烯挥发等对空气严重的污染及模压流动性差和制品质量粗劣的缺点。它  相似文献   

5.
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在制备玻璃钢制品时,需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需要一套成型模具,二是成型时需施加一定的压力。但并非所有使用模具和压力成型玻璃钢制品的工艺都属于模压成型工艺。如在手糊工艺中,也要用到木质或石膏等材料制成的模具,间或也需对成型制品施以一定的低压。因此,根据国际上分类的习惯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我们所介绍的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仅局限在以下几种类型的范围内:(1)吸附预成型坯模压法(Pref--orm Matched die Molding);(2)预混料或散(团)状模塑料模压法(Premix or B--MC Moldng);(3)片状模塑料模压法(SMC Molding);(4)高强度短纤维料模压法;(5)预浸料定向铺设模压法。 前三类是国外十分流行的工艺,后两类是国内比较普遍采用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片状模塑料(简称SMC)生产量大,价格合理,加工性能好,适宜于大规模连续流水线操作,而且其模制品表面层热扭变温度高。因此SMC和团状模塑料(简称BMC)两大类产品在玻钢行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初期影响SMC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模压产品色彩性能,这一问题已成功地得到解决,近来,SMC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等问题又获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7.
简讯     
据悉,我国玻璃钢行业2000年发展目标是: (1)到2000年玻璃钢产量达到22万t,到2010年达到40万t。 (2)到2000年手工成型的产品将由现在的80%降到70%左右,到2010年手工成型产品的比例降到60%。SMC、BMC模压与注射成型工艺生产的产品,在2000年占玻璃钢年产量的10%,到2010年占20%。纤维缠绕、RTM、喷射成型等工艺将被普  相似文献   

8.
以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和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类可用于SMC(片状模塑料)和BMC(团状模塑料)的高黏度不饱和聚酯树脂。并对其原料配比、阻聚剂用量、温度﹑搅拌速度和惰性气体流量等对合成工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超级分散氧化镁对SMC/BMC树脂糊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重点研究了在SMC/BMC树脂糊制做过程中超级分散的氧化镁对树脂糊增稠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对改进SMC/BMC的成型压力,片材流动,制品质量模塑料的贮存使用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上海塑料》2003,(4):51-53
(一)BMC模塑料及其成型技术作者:陈锋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16开 225页定价:29元内容简介:BMC称为团状模塑预混料,是一种以热固性树脂作为基体的纤维增强复合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与短切玻璃纤维、填料、脱模剂、引发剂及其他成分所组成的BMC模塑料最具代表性,且应用最广泛。该书系统地介绍了BMC模塑料及其成型技术,内容包括BMC模塑料的组成及其基本配方、配制方法、成型特性、成型品的设计,并着重介绍了BMC模塑料常用的3种成型方法:压制成型法、压铸成型法和注射成型法。该书将工艺与设备有机结合,图文并茂,可供从…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竣工的烟台市福山区内夹河留公大桥桥长220米,采用了300吨玻璃钢件。玻璃钢件制作采用模压、拉挤、接触成型三种工艺,具体生产过程中采用了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贴面仿蘑菇石板由BMC(团状模塑料)压制成型;拱形桥拱肋采用拉挤工艺成型。此桥共采用了七种截面、110吨拉挤型材。此桥由天津城建设计院设计,玻璃钢由山东淄博超力复合材料公司承担,其中拉挤玻璃钢件由河北华强科技开发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2.
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已在国内外各工业部门广泛地得到应用,新品种和新的生产工艺不断涌现,特别在聚酯玻璃钢的机械成型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聚酯料团混合物(DMC)表面装饰技术的改进和新型材料片状模塑料(SMC)的出现为高质量、高速度生产聚酯玻璃钢制品提供了新的途径。 我们选译了英国工业塑料公司(BIP)的“Beetle聚酯料团的表面装饰”和英国司考特·贝得公司的“Crystic片状模塑料”二篇技术资料,供参考。由于水平有限,译文中定有不少谬误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初,西德拜耳公司对美国1953年发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UP)化学增稠技术开展进一步研究,并且由西德FabenfarbrikenBayer在世界上首次制成了供玻璃钢模压成型用的片状模塑料(SMC)。从1965年起,美国和日本先后从西欧引进了SMC技术,从而使SMC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SMC在世界上开始拥有初具规模的生产。在整个七十年代,SMC的年增长率保持着20~25%的高速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间苯二甲酸不饱和聚酯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的吸水率小、耐水性好、机械强度高,柔韧性、耐热性、电气性能也很好,能耐多种酸碱及其它介质腐蚀,对玻璃纤维的浸润性较好。因此间苯二甲酸不饱和聚酯已被广泛用作耐化学腐蚀设备、容器,缠绕成型制件;用该材料制成的SMC(片状模塑料)、BMC(团料模塑料)大量用于车辆部件、浴槽、民用建筑及电气用品的制造。  相似文献   

15.
《现代塑料》2010,(11):67-67
作为模塑成型厂商和OEM厂商订制热固性复合材料的重要全球配方及制造商,IDI国际复合材料公司(以下简称“IDI”)能够为要求严格的汽车、机电、餐饮、能源和家用电器等行业提供订制的聚酯,乙烯基酯类团状模塑料(BMC)和片状模塑料(SMC)。其高性能热圈性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倍受用户青睐。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的中国玻璃钢工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玻璃钢工业肇始于60年前的美国,我国于1958年起步。玻璃钢是个小行业,1999年全世界产量仅580万t,但它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1 玻璃钢溯源与国外发展沿革   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俗称。1940年,美国一家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不小心将加有催化剂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倾倒在玻璃布上,第二天发现固化后的这种复合材料强度很高,玻璃钢遂应运而生。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以手工接触成型与抽真空固化工艺,制造了飞机雷达罩与副油箱;利用胶接技术制作了玻璃钢夹芯结构的飞机机翼;1942年第一艘玻璃钢渔船问世;玻璃钢管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据悉至今仍在使用)。    战后,1946年发明了以纤维缠绕法生产压力容器的方法。1949年预混料DMC(BMC)模压玻璃钢面市。1950年真空袋与压力袋成型工艺研究成功;手糊环氧玻璃钢直升机旋翼面市。1951~1960年发展了布带缠绕高硅氧/酚醛耐烧蚀玻璃钢,生产导弹头锥;拉挤产品问世。1965年起开展碳纤维、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即所谓先进复合材料研究,采用环氧或双马树脂等为基体。    50年代末,前苏联即成功开发了酚醛/玻纤单向带及预混料工艺,用于炮弹引信体等军品及化工器材的生产。加加林是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表明前苏联耐烧蚀玻璃钢早已取得高水平的成就。德国在1961年率先开发片状模塑料(SMC)及其模压技术。1963年玻璃钢波形瓦开始机械化生产,美、法、日先后有高生产率的连续生产线投产。1972年美国研究成功于法生产的热塑性片状模塑料。80年代开发了湿法生产的热塑性片状模塑料。瑞士、奥地利离心法成型玻璃钢管得到发展;意大利工业化纤维缠绕玻璃钢管生产线技术成熟,产品大量使用于石化、轻工、灌溉、给排水、轮船等领域。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玻璃钢/复合材料方面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日益发展,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高强高模量碳纤维、双马树脂、多轴经编织物、缝编毡及复合毡、新型添加剂;多轴高精度微机控制纤微缠绕机、机器人SMC模压生产线、高生产率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自动生产线;将聚丙烯酸酯板加热后真空吸塑成壳体、背覆以玻璃钢的“雅克力”浴缸、汽车用CNG(压缩天然气)瓶等。全世界迄今已形成了从原辅材料、成型工艺、技术装备、制品生产及相关性能检测等较系统完整的工业体系格局,标准化工作日臻完善,正向传统材料挑战,日益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目前江苏省玻璃纤维与玻璃钢的发展状况和形势、产业结构、在全国领先的特纤、电子布、增强基材、产业织物等产品、玻纤树脂复合材料、SMC/BMC模塑料、风力发电用FRP叶片和机罩、覆铜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FRP制品等情况。分析江苏省各项产业优点与不足,指明今后玻璃纤维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SMC/BMC制作过程中分散剂氧化镁和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对树脂糊增稠特性的影响,通过树脂糊的粘度变化,考察新型增稠体系的增稠性能和片材的贮存稳定性。本研究对于改进SMC/BMC的成型压力、片材流动、制品质量、模塑料的贮存使用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材料性能、注塑工艺、模具结构以及真空设备等方面分析了团状模塑料(Bulk Molding Composite简称BMC)注塑成型制品的“花斑”缺陷产生的原因与机理。  相似文献   

20.
日本达以雅予混料公司是专门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和片状模塑料、散乱状模塑料(BMC)生产及成型的公司。它还生产能着色的无收缩片状模塑料以及成型性好的高流动着色的无收缩片状模塑料。用其制得的产品着色均匀、平如镜面,看上去就象ABS的那样漂亮,但仍充分保持玻璃钢的性能。 今年,我们从有关部门得到日本达以雅予混料公司的两卷片状模塑料样品,由常州二五三厂对其进行了分析试验,现把情况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