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况布机挡车巡回,是靠双脚走.挡车工每天要走30多里路,劳动强度大.近几年来江苏、上海、陕西、天津、辽宁、北京等地都在积极试验和扩大使用布机挡车电动座车,已基本取得成功.用座车代替走路,降低挡车工的劳动强度,加快巡回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深受挡车工人的欢迎. 目前各地各企业采用的座车,绝大部分是电动有轨式座车,也有采用脚踏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轻细纱、布机挡车工巡回走路的劳动强度,实现以车代步,全国各地创造了许多型式的挡车座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我厂党委十分重视推广座车工作,先后部分推广了细纱有轨电动座车、无轨电动座车、布机挡车单脚踏座车、布机摆纬双脚踏座车等,并组织了细纱脚踏座车三结合革新小组.我们分析了这些座车的特点,吸取它们的优点,并学习了无锡国棉一厂的经验,设计、试制成  相似文献   

3.
织机挡车巡回操作,是个繁重的体力劳动,一个挡车工每班大约要走四十里以上的路程.为了改变“轻工不轻”的落后面貌,我厂党委以批林整风为纲,充分发动群众,经过三个多月奋战,于1973年6月试制成功电动座车,同年12月26日在我厂南织车间538台布机全部实现了挡车座车化.这不仅减轻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织机挡车电动座车的外形见图1.该车结构简单,小巧灵活,可适用于老厂的狭车弄,且操作方便,能前进或后退,坐着或立着处理停台、开车,以及检查布面、经纱等,深受挡车工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纺织厂细纱挡车工,劳动强度大.为了逐步改变“轻工不轻”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九七三年三月,我厂成立细纱座车“三结合”试验小组.三年多来,结合实际情况,对地轨型式和座车结构,进行了几种方案试验对比.一九七五年四月进行定型鉴定,并结合老厂改造,在新车间进行中间试验. 新车间九辆座车在正常使用,三辆备用.这样,挡车工以车代步,减轻了劳动  相似文献   

5.
细纱挡车是纺织厂劳动强度较大的工种之一,每一工作班因巡回需要走路20~30里,所以“巡回不用走”是细纱挡车工多年来的迫切愿望.我车间曾多次进行试验,都没有成功.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  相似文献   

6.
我厂自1975年起,先后搞过三种络经座车。皮带式座车,挡车工两足踝关节着力重,劳动强度仍大;交流电动座车在启动、停止时冲击力大,挡车工有头晕或晕车感觉,速度又快,不适合“寸动”要求;直流有触点双速电动座车,继电器每天启闭一万次以上,经常烧损,寿命短,维护费用大。现在又搞成了第四种座车,即 SCR 可控硅双速电动座车,用无触点开关启动。经三年左右实践,值车工踏脚开关很轻;启动、停止时冲击力小而稳妥,可寸动也可急驶;结构简单,有利制作,便于维修,受到挡车工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纺织厂,虽属轻工行业,但实际上车间挡车工,每天不仅要站八小时,而且还得不停的巡回,进行各种操作,劳动强度较高,轻工不轻。为此各兄弟厂都在考虑如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我厂75年在三大区技术协作会议的促进下,回厂以后,发动群众,学习了兄弟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厂具体情况除在并线机试验和推广了十二台坐车外并全面推广了摇纱机和打绞坐车,现将后两种坐车扼要介绍如下: 1.摇纱机座车(见图1) 本座车是在并线机座车的启发下试验的,在1974年搞成样机,目前已在毛纺车间十一台针织绒单面摇纱机上全面推广。 特点;有轨,不用传动机构,挡车…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并筒挡车工的巡回操作均为步行,劳动强度大,装上座车后,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目前,在京,津,沪等地区,已普遍推广,有的已全部推广。一致反映,坐车后,不但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深受工人欢迎。 一、座车的型式和传动方式 座车可用管子弯卷或用角铁焊接而成,上面附有盛纱箱和打结器。一般均为本厂自造。车子的传动方法有两种: 1.利用原机动力拖动牵引皮带,车子随牵引皮带运行。即在原机马达上,加装三角皮带盘,通过蜗轮变速带动牵引皮带。也有的利用滚筒轴速度,通过大小皮带轮变速后,传动牵伸皮带。 2.增加一只小电动机拖动牵…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我厂新建车间的需要,学习借鉴了兄弟厂座车的特点,结合我厂原有座车的实际,研制了综合式电动座车。综合式电动座车采用交流36伏电源,摩擦式传动,在启动、停止时,冲击力小,可微动,也可急驶,经过一年多来的运转使用,挡车工左右踏脚行驶方便,结构简单,维护容易,我厂28台络筒机已全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减轻纺织工人的劳动强度,在文化大革命中有关部门设计制造了巡回座车,受到纺织女工的欢迎.但这种座车要在铁轨上运行、给使用和维修带来一定的不便. 为了革掉轨道,实行无轨导向,上棉二厂、上海师大和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工人、师生和科技人员组成的“三结合”小组,大干快上,采用光电导向,搜索跟综的新技术,在短短二个多月的时间试制成功了光电导向无轨座车. 其工作原理:座车前轮(导向轮)上  相似文献   

11.
多少年来,纺纱挡车工人都是“上班到下班,一天站到晚。手里忙接头,脚步不停留。”来往巡回相当于每天走几十里路。真所谓“轻工不轻”。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纺织工业战线的广大工人,自己动手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操作座车。 如:上海、北京、天津、江苏等地一些毛纺厂已推广使用的皮带传动并、筒操作座车,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广大并、筒挡车工坐着进行接头、巡回。上海一些厂还使用了半自动打结器。江苏一些厂的筒子操作座车上还带有自动拔空管,自动清洁风扇等。皮带传动并、筒操作座车的推广使用,实现了“挡车不用走”,深受广大挡车工人…  相似文献   

12.
捻线工序值车工看台量大,走路多,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各地都在试验研究捻线座车,特别是捻线机断头少,更有利于推广座车.据调查,目前已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值车工电动座车有:上海八棉、西北四棉,一些地区和单位正在积极试制.主要特征1.上海八棉捻线座车如图1所示,该机采用230瓦、30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赛络纺纱纱线断头不易发现的现象,为减轻挡车工劳动强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赛络纺纱巡回式断头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CMOS摄像头作为检测纱线断头的传感器,通过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判断纱线是否断头,在发现断头时,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挡车工进行处理。断头检测装置沿着导引线自动巡回检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上棉卅一厂大搞技术革新群众运动,狠抓布机挡车电动座车的推广工作。目前该厂南织车间538台布机已全部推广了电动座车(共计14辆)。 这种电动座车,结构简单,小巧灵活,适用于老厂小车弄,操作方便、安全,可前进后退,能坐着或立着处理停台,检查布面、经纱等,深受挡车工欢迎。该座车是地轨式,用两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纺纱厂细纱挡车工的劳动强度,避免长时间断纱造成的原料浪费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了一套基于数据库的环锭纺细纱断头检测与显示系统。该系统包括巡回式细纱断头检测小车、断头报警指示灯模块、无线通讯基站、数据库服务器及平板电脑。无线通讯基站通过ZigBee与巡回式细纱断头检测小车和断头报警指示灯模块,通过TCP/IP与数据库服务器通信,将检测到的断纱信息实时显示在断头报警指示灯模块及平板电脑上,挡车工及车间管理人员根据显示的断头信息及时处理断纱。平板电脑软件使用C++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环境下编写,数据库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稳定地检测并清晰显示细纱断头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逐步解决“轻工不轻”问题,我们学习了兄弟厂的经验,根据我厂的具体情况,在推广使用了并线及络筒皮带传动的操作座车后,又制作了电动站线操作座车,目前已在拈线机上全部推广应用(图1)。使用了电动拈线操作座车后,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挡车的工人同志对操作座车比较满意。 操作车外形见图2,用两根角铁铺在地面作为操作车的导轨及电源引线。导轨中心间距340毫米。使用400瓦的低压直流串激电动机作为动力,为使用和维修方便采用了可控硅作开关。 操作车的电气线路见图3。 操作座车的座椅可360°自由回转。由脚踏开关来控制座车…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的指引下,上棉十九厂细纱技革小组鼓足干劲,大干快上,试制成功细纱无轨座车。这种利用落纱机三角铁导轨电源的座车,不用铺设地面轨道,省去了钢材和地面工程。由于不用地面轨道,可不受巡回路线的限制,利于扩台扩锭。这种座车已在该厂一个工区推广使用。挡车看锭已由三条弄堂(1,200锭)增加到四条弄堂(1,600锭),劳动生产率提高33%。  相似文献   

18.
细纱车间座车化和其他工序一样,它是本工序的重点革新项目之一.这一措施的实现,将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厂细纱车间是老厂房,旧设备,车弄较小,如何把细纱座车这个项目推广使用,还有一定困难.在厂党委和车间总支  相似文献   

19.
根据织布车间挡车工的作业特点,提出了该条件下照度均匀度应按挡车工巡回路线视野上的照度值计算的观点,通过测试,比较了该计算方法与以往照度均匀度计算方法的差异。作者建议:织布车间灯具的排列应充分考虑到挡车工的看台巡回路线,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挡车工视觉的瞬时适应负担,提高视觉功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上棉八厂广大职工大搞技术革新,在学习兄弟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最近试制成功了拈线挡车电动座车。使用后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