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言语交际中的模糊语的运用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用现象,还是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模糊语是语言使用者在一定的意识程度下进行语言选择的结果,交际者之所以要使用模糊语言就是为了顺应社会、文化、心理等语境因素的需要。本文从语言顺应论的视角对模糊语言的产生及其语用功能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时言语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语用分析,着重分析了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具体运用及其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广泛的存在于经济新闻报道中.在顺应论的视角下,新闻报道者之所以选择模糊限制语这一策略性语言是以顺应交际发生的交际语境为目的的.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例具体的说明了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语境顺应性.  相似文献   

4.
以语言学家拉科夫的模糊限制语理论和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为理据,以国外几位政治首脑的话语为语料,分析和解释政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缓和说话人对某一命题真值条件的主观判断或者尽量避免遭致受话人的反感或反对.作为笔译或口译工作者,应该辨别和领悟这些政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5.
以语言学家拉科夫的模糊限制语理论和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为理据。以国外几位政治首脑的话语为语料。分析和解释政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缓和说话人对某一命题真值条件的主观判断或者尽量避免遭致受话人的反感或反对。作为笔译或口译工作者,应该辨别和领悟这些政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6.
言语幽默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本文从语用策略角度出发,研究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以及礼貌原则在幽默言语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幽默语例,发现交际者对言语行为言外之意的故意曲解,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或是礼貌原则,刻意遵守礼貌原则等方式都会产生幽默效果。从语用策略角度研究言语幽默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中英言语幽默的欣赏能力,培养幽默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用失误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研究,却忽略了同一母语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或曰语内语用失误)。文章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框架,分析了语内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即语内语用失误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的任何一方忽视了语言与交际语境诸因素的动态顺应而造成的;并提出防止和避免语内语用失误的策略,认为交际者应该培养敏锐的语境意识和元语用意识,从而提高语用能力,实现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8.
宫瑞军 《商品与质量》2011,(S7):127-128
外贸英语函电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能够提供适当的信息量、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使语言表达更礼貌并更具说服力。本文通过列举若干外贸函电中的典型句子简要分析了模糊限制语在外贸英语函电中使用的类型,使用策略和语用功能,表明模糊限制语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受到了语境、心理动机和相关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模糊限制语在国际海事公约中的语用功能不容小觑。在纽马克翻译理论指导下,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分类,提出同义置换、词性变换、语境推理、适当省略或扩充、语态转换等常用模糊限制语翻译技巧,分析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指出其在公约的准确性、简洁度和得体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分类为依据,以国外的几篇新闻报道为语料,可籍此分析和解释新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发现新闻语体中的模糊限制语具有自我保护、强调、概括以及委婉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语言符号是广告中最重要的载体,一定的语用策略是广告传播用语必不可少的"包装"技巧。文章运用语用学理论分析了语用预设策略、言语行为策略、违反合作原则、最佳关联策略在英语广告传播语中的应用,认为这些语用策略能够使广告语言准确的表情达意,使其达到吸引力强、感染力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理论术语汉译版本的标准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年前,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领域的第一套完整理论,被介绍到国内,然而至今国内学术界对该理论的三个核心术语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和perlocutionary act汉译名称的使用仍然相当混乱。本文通过追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渊源,对比分析现有的各种汉译版本,建议以“叙事行为、行事行为、成事行为”作为标准化的汉译版本。  相似文献   

13.
日语拒绝表达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语言行为是日语中的常见现象,特别是间接拒绝表达。本文拟用森山卓郎对拒绝策 略的分类方法,运用Brown & Levinson的礼貌理论对日语拒绝表达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分析了 间接拒绝表达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用学认为反语是说话人出于礼貌违反质量准则而产生的;反语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一种“戴了面纱的”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认知语用学从反语的复现性视角将其与Grice的反语观做了对比,指出反语为对非说话人的思想的复现和二级解释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能较有说服力地阐释反语的本质特征和语用机制,弥补传统语用学反语观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疑问句具有自身结构的特有标记、语义的特别内涵以及语用的特殊功能。从语用学角度,深入探析《穆斯林的葬礼》“月落”篇章中疑问句的语用策略,特别是言语得体策略的独特表达效果,对深化疑问句研究及其言语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形式、语境、话语表面的不连贯等几方面论述了语用知识对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分析了文化差异等原因造成的语用失语,探讨语用学理论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从语用学研究领域中格莱斯(Grice)的合作原则,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和塞尔(Sead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会话信息过量现象.会话信息过量对会话发展进程造成阻碍,拖延等负面影响;同时指出会话信息过量又能反映合作原则,顺应理论,或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而促进会话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施不赞同言语行为时,语用距离是如何作用于他们对语言策略选择的。研究语料取自问卷调查,主要采用图表形式以更好地显示话语礼貌与语用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语用距离与"不赞同"言语行为的直接程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语言,即句子含义与话语含义的不一致,可分为隐喻和间接言语行为两种典型类型。回顾了两者各自理论的发展,然后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分析这两种间接语言现象的推理过程,进而探讨其异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