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超压泄放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推导了闪蒸两相流泄放等熵指数的表达式 ,对比分析了闪蒸和非闪蒸两相流泄放等熵指数的差别 ,给出了纯气体或蒸气、闪蒸和非闪蒸两相流泄放过程泄放量计算的统一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烃—水系统相平衡闪蒸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二氧化碳-烃-水系统的相平衡闪蒸算法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一个用两相闪蒸理论来近似进行三相闪蒸的方法,称为拟三相闪蒸法;并对二氧化碳-烃-水系统进行了两相(油、气)、三相(油、气、水)和拟三相闪蒸计算。结果表明,在水相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使用油气两相闪蒸算法来模拟二氧化碳-烃-水系统的相平衡过程是很不准确的,而本文提供的拟三相算法可在计算量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得出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种多组分相平衡计算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多组分相平衡的优化模型及具体实现方法,实例计算表明:在任一温度、压力和组成条件睛,无论多组分系统是汽液共存还是仅为单相,该算法均能快速得到相应极值解。以汽液两相区中某一温度、压力和组成条件下的闪蒸计算结果为初始猜测,直接用此方法作泡露点闪蒸计算或相邻点的汽液相平衡闪蒸计算,其速度非常快,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工业生产过程中,在闪蒸工况下按常规算法选取的调节阀难以满足精确的流量控制需要。根据安全阀卸放面积和压缩因子算法并结合现场开车实际工况,提出闪蒸因子的概念与有效密度法结合的方法,并推导出满足闪蒸工况下气液两相流调节阀流量系数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该计算方法更加贴近实际工艺,完善了两相流阀门计算的空缺,并为以后相似的计算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两相流的流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随机过程。认识流型的形成机理和特征以及流动规律一直是两相流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的流型识别方法(流型图和流型转换判别)能够预测流型及其转换,但是要应用它来获取流体的实时流动参数还是有较大的难度。而在石油天然气工程(钻井、固井、集输管道等)应用实际中,往往需要实时了解流动参数以确定系统的运行状况。针对这个问题,为掌握实时流动参数的特性而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理论两相流流型识别新方法,并设计了流型的在线识别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具有置信度高,容错性好,性能稳定,减小了传感器的不确定误差,降低了单个传感器的性能要求等优点。这种方法对两相流流型具有实时识别的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军  罗惕乾  陈听宽 《测井技术》2002,26(3):233-237
以水和机械油为工质对垂直同心环空管内上升油水两相流动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得到了油水两相流动的流型分布。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理论分析得到了各种流型的转换准则,对油水流动的持油率,压降的预测及相转变点的压降特性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对环形管道油井的参数预测(如含水率,压降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流化床内旋风分离器下口无约束的料腿中的气固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型冷模流化床(■710mm/■870mm)实验装置上,对外置式旋风分离器下口无约束的料腿中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不同工况的实验。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维持料腿稳定操作所需要的最小固体质量流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了计算料腿稳定操作时空隙率的经验关联式,从气固两相流动机理出发,推导了稳定操作时料腿中气速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实验测定值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冷换设备工艺计算手册》(第一版)出版以来,随着传热技术的发展,两相流传热的计算方法日渐成熟。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资深专家刘巍、邓方义等对全书内容进行修订;对各章例题,补充并重新核算;增加卧式重沸器在汽化率小于60%时,因两相流动对沸腾传热影响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针对天然气回收过程中的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热力学分析,应用SRK、PR、SHBWR状态方程及其热力学计算式建立了工艺计算数学模型,并编写了天然气回收工艺计算软件。该软件能对工艺过程进行等温闪蒸、等熵膨胀、等焓膨胀、脱水等类型的计算,可用于天然气回收方案对比和操作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段勇 《天然气工业》1994,14(2):38-40
文章介绍一种能够连续自动测定微量油水混合流动时分相流量的方法。通过特制的连续测量接内流体的电阻变化,结合电子天平、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油水分相流量的连续自动测量。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确,采集数据量大,是进行相对渗透率试验(稳态、非态、两相、三相)和岩心流动试验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1.
气水两相流入井的一种数理模型及一点法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遵义 《钻采工艺》2002,25(5):28-31
在非达西渗流二项式和两相渗流“相渗透率”(有效渗透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相渗流“相速度系数”(有效速度系数)的概念,建立了气液两相渗流数理模型(微分式);针对气水同产井的特点建立了气水同产井流入方程式,提出了已知一个相对稳定生产点参数时的求解方法(一点法);通过大量计算及无因次数据曲线拟合,给出了可用一点法进行动态计算的无因次方程和无因次曲线图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赤天化脱硫分厂蒸汽系统节能改造方案:(1)倒置桶式疏水阀;(2)在熔硫后增设一闪蒸罐,将熔硫系统出来的汽水混合物(蒸汽和凝结水)全部送入闪蒸罐进行回收,用闪蒸罐出来的二次蒸汽进行循环槽溶液加温和供新锦公司蒸煮竹地板原料。同时将闪蒸罐内冷凝下来的凝结水和冬季循环槽加温后产生的凝结水一并回收利用。改造后取得了良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本文(I)建立的提升管反应器气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对工业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中流动、传热、裂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提升管内部气固两相的流场、温度场、浓度等详细的信息;揭示了提升管内部流动、传热与反应的基本性质与特点。模拟结果表明,在轴向、径向和圆周切线方向都存在着流动、传热与反应的不均匀分布;进料段是整个提升管反应器最复杂的部分,提升管出口处反应温度和气相组分浓度的模拟计算值和工业  相似文献   

14.
由岩石引起的地震波粘弹性响应取决于孔隙流体相对于固相运动,流体运动多半与内部波动引起的孔隙压力分布有关,而这种孔隙压力分布又取决于岩石孔隙的微观结构以及饱和度大小,我们在两种不同的尺度上讨论了波动引起的流体流动:(1)非均匀饱和度这一最小尺度上(如:在单孔中)的局部微观流动(喷流)。(2)饱和或干性区域大尺度内的宏观流动。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索各种机理产生的多孔介质的粘弹性特性,我们在均匀围压(体积)  相似文献   

15.
������ˮƽ��������ѹ���ݶ�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蛇曲井是不同于常规水平井的一种新型复杂结构井,其水平段在纵向上存在较大起伏,不能用常规水平井的压降模型计算其压降。文章对蛇曲井微元段的两相分层流动进行了分析,根据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 建立了蛇曲井水平段两相分层流动的压力梯度模型,在定产量和定井底流压两种工作制度下,给出了蛇曲井的水平段在两相分层流时的压降计算方法。应用文章所建模型和水平井的水平段压降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某蛇曲井水平段在气水两相分层流动时的压降,结果表明蛇曲井水平段的井筒压降不能用常规水平井水平段的压降模型计算,蛇曲井水平段的井筒压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6.
按照绝热非等熵膨胀的计算方法,采用 BWRS 模型,建立了适用于油田气分离流程模拟计算的膨胀机计算方法。其功能为:根据指定的入口条件(气体组成、温度、压力),出口物流压力和膨胀机等熵效率,预测出口物流的相状态(温度、气化分率、平衡两相组成)。  相似文献   

17.
商河油田沙二下油藏岩石物理相及测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动带指标与主成分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商河油田商一区沙二下油藏的岩心资料进行详细的沉积学及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划分了四类岩石物理相类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对该层位的物性进行预测,计算了流动带指标IFZ,并讨论了岩石物理相的展布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岩石物理相是储集层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多层拟三维模型层间处理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层二维二相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为,油藏中流体的流动以平面为主,纵向上的流动因影响小而被忽略,因此无法解决层间窜流问题。三维模型考虑的流体是主体的。多层拟三维考虑了纵向上的流动,在整体保留多层二维模型算法优势的前提下,在多层二维二相数学模型基础上,把连通层间的流动量(即节点的垂向流入量、流出量)作为假象的源汇项加到二维二相方程中。在二维模型基础上,实现三维模型问题的近似考虑。给出了多层拟三纺的改进数学模型,对层间连通性的改进算法进行了数学推导,使层间连通的多层油藏模拟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油藏。研制的多层拟三维数值模拟软件比三维三相黑油模型的运算速度快,扩大了算法的适应范围,提高了模拟精度,达到了实用化程度。并通过了概念模型的测试,在模拟精度、算法功能等方面与Geoquest公司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的黑油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对山东省胜利油区的大芦湖油田沙三中区块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整体运行效率比黑油模型提高32.4%。  相似文献   

19.
在RNG k-ε湍流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常数和近壁面处理方法加以改进,并将其应用于旋风分离器内强旋流动的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RNG k-ε模型、Reynolds应力输运模型(RSM)的计算结果及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随后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湍流模型为RSM)和欧拉-欧拉模型(湍流模型为改进的RNG k-ε模型)分别对旋风分离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计算,考察了旋风分离器内的颗粒浓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改进的RNG k-ε模型和RSM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场分布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并且前者所需计算时间却大大缩短,更适合工业应用。使用改进的RNG k-ε湍流模型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可以重现旋风分离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特点,并应用于旋风分离器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提升管反应器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气固两相湍流流动模型和细致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集合模型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虑两相流动,传质,传热、反应等复杂因素,建立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三维气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形成了相应的数值解法,编制了大型的模拟计算程序,并以此对工业提升管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展示其内部流动,传热,传质及反应等化学工程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