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宋玫峰  刘道平  周文铸  黄文件 《节能》2004,108(3):25-27
单压吸收式制冷循环以道尔顿分压定律为理论基础 ,通过改变压力平衡剂在制冷剂蒸气中的浓度来改变制冷剂的分压力从而改变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实现蒸发制冷。该循环最大的特点是整个系统处于单一的压力状态 ,使用低品位热能就能实现制冷效果 ,因此 ,在小型吸收式制冷装置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单压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组成和制冷机理、可用工质组以及确定运行参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恒温热源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考虑环境热源到制冷空间的热漏、工质的内部耗散以及工质与外部热源问的热阻损失,建立传热服从线性唯象定律的不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模型,导出循环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基本优化关系、最大制冷系数及相应的制冷率和最大制冷率及相应的制冷系数,给出了最佳换热面积,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设计参数对循环的制冷率、制冷系数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实际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船用柴油机余热回收效率,利用MATLAB对朗肯循环及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建模及热力学分析,确定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阶段中废气温度、高压发生器温度、低压发生器温度对制冷量和性能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朗肯循环最佳工质为水;升高初温、初压和降低背压可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随着废气温度增加,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增加,制冷性能因数降低;随着高压发生器温度升高,制冷量降低,制冷性能因数降低;随着低压发生器温度降低,制冷量增加,制冷性能因数降低;应根据不同环境及场合要求,调整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4.
在恒温热源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建立不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模型,考虑环境热源到制冷空间的热漏以及工质与外部热源间的热阻损失,导出牛顿定律下循环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基本优化关系、最大制冷系数及相应的制冷率和最大制冷率及相应的制冷系数;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循环参数对循环的制冷率、制冷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应用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模型,分析吸收式制冷机受传热不可逆性影响时的热经济性能。在牛顿传热定律下,导出了循环的最佳热经济性目标和制冷系数的基本优化关系和最大热经济性目标及相应的制冷系数与比制冷率;通过数值算例,得出循环参数对循环的热经济性目标、制冷系数和比制冷率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吸收式循环,可以较好利用太阳能实现制冷,解决传统吸收式系统在利用太阳能实现制冷时存在的弊端。这种新型混合式吸收式制冷循环在两级吸收式循环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附加高压发生器,发现影响系统COP值的因素主要是LiBr溶液浓度与低压发生器中的压力。在溶液浓度与压力的允许范围内时,新型循环的高压发生器再生出LiBr溶液与低压吸收器的吸收后的溶液混合,提高高压吸收器吸收剂浓度从而减小其压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各种性能特性,得出影响系统热力系数(COP)可达0.55,驱动热源的可利用温差最高可达35℃。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阳能澳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具体阐述了该制冷循环的几种典型结构,包括单效、双效、两级以及三效涣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了各种制冷循环的优缺点以及目前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太阳能澳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性能特点受冷媒水出口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加热蒸汽温度、污垢系数及不凝性气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现存问题,最后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绿色建筑的兴起,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将会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李薇  程有凯  张芳  赵晶玮 《节能》2009,28(11):21-23
介绍吸收式制冷循环利用低品位热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吸收式制冷系统对太阳能、工业余热、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四种能源的利用情况,并主要从低品位热能的选择、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优化和吸收器的优化三方面分析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李薇  程有凯  孙荣亮 《节能》2010,29(7):59-61
在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通过大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太阳能集热器所能提供的热水温度范围内,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有较高的热力系数。该循环系统的中间压力、中间浓度对系统的热力系数和热源可利用温差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于深度冷冻的自行复叠吸收制冷循环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可利用热能获得深度冷冻的吸收制冷循环,通过对新循环与传统吸收制冷循环最低制冷温度的比较,证明新循环能取得比传统吸收式制冷低得多的蒸发温度。对新循环的不同工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发现新循环的冷凝蒸发器中两股流体热容量是否匹配是决定COP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扩散吸收式制冷(Diffusion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DAR)能够利用低品位能源如太阳能和余热等,是一种有利于环保和能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本文从工质选择、循环热力学分析、系统改进与优化研究三个方面介绍扩散吸收式制冷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扩散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同时,对本课题组关于扩散吸收式制冷所做的工作也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高效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高效混和吸收式制冷循环,并介绍了该循环进行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混合吸收式循环低压发生器的发生压力在冷凝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1198.8Pa~1998.0Pa变化,其热源可利用温差比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增大16.5℃~34.5℃,可用温差较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单一吸收式制冷循环相比,混合工质功冷联产循环更有利于提高中温工业余热的利用效率,但能效提高的机理研究仍然不够深入。本研究构建了简化的氨水功冷联产循环系统和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模型,提出了公平的比较基准,通过流程结构与热力学特性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混合工质功冷联产循环与吸收式制冷循环在能量转换与利用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功冷联产循环的性能提升机理。指出透平膨胀程度是影响热能在动力子循环与制冷子循环间分配比例和梯级利用程度的关键因素,并研究了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研究恒温热源条件下由一个内可逆闭式布雷顿热机循环和一个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组成的高炉余能余热驱动的热电冷联产装置的火用经济性能,导出热电冷联产装置的利润率和火用效率与压气机压比的关系。利用数值计算,分析热电比和吸收式制冷循环总放热量在吸收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分配率对利润率与火用效率关系的影响,并研究联产装置各种参数对最大利润率及相应火用效率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模拟太阳能驱动吸收式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报道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和供热两用装置在由模拟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的67-75℃热水驱动下,实施制冷循环及Ⅱ型热泵循环的试验研究结果。给出了驱动热水温度为定值及变值时吸收式装置的性能和经济指标随运转参数的变化关系,并分析了经济运行工况、制冷量与供热量间匹配关系及系统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循环的特点给出了循环工作流程及计算方法,并对循环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循环COP值、制冷量与湿空气出口处工作溶液与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差随热空气温度、环境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当热空气达到一定温度时,循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闭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相比,开式循环具有启动快、COP值高、系统简单、造价低等优点,特别适合在高温炎热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7.
GN040401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与分析.徐士鸣,刘渝宏.太阳能学报,2004,25(2):205-209.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循环的特点给出了循环工作流程及计算方法,并对循环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了循环COP值、制冷量、与湿空气出口处工作溶液与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差随热空气温度、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当热空气达到一定温度时,循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闭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相比,开式循环具有启动快、COP值高、系统简单、造价低等优点,特别适…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吸收—喷射复合制冷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道了一种可以利用太阳能等低焓能的吸收-喷射复合制冷循环系统,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与吸收式制冷循环相比,该系统能较大地提高热力系数。还初步分析了可以用于该循环系统的工质对,最后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9.
q∝△(T-1)的不可逆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内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模型为基础,建立一个不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模型,该模型的热传导规律为q∝△(T^-1),包括低温热源到制冷空间的热漏及工质内部耗散,工质与外部热源间的有限热传导率的不可逆性,并用于导出制冷系数与制冷率的关系及在优质状态下的传热面积的分配关系。确定了在q∝△(T^-1)规律不可逆吸式制冷系统的主要参数的实际优选范围。  相似文献   

20.
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机生态学最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量分析的观点,建立了反映四热源吸收式制冷机制冷率与熵产率之间最佳折中的生态学准则,分析了线性(牛顿)传热定律下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机的生态学最优性能.导出了生态学目标与制冷系数的优化关系和最大生态学目标值及其相对应的制冷系数、制冷率和熵产率,确定了循环主要参数的生态学优化选择范围.数值算例分析了制冷率目标和生态学目标的相互关系,计算表明生态学准则对吸收式制冷机优化设计是一种具有长期效应的可选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