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赵白 《新疆石油地质》1992,13(3):192-196
准噶尔盆地在早中石炭世由于上地幔上隆,使由泥盆系和石炭系组成的过渡性基底发生张裂,形成了堑垒式构造格局中雏形。应力释放后,在沉积物的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沉,二叠纪是盆地发育的开始阶段,为分割性断陷发育期,中生代继续下沉、统一,进入断坳发育期与坳陷发育期。最后在中新世时萎缩上隆,形成了现代的准噶尔盆地。  相似文献   

2.
运用重力勘探和深部地震勘探方法,研究了伏尔加―乌拉尔含油气区与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省交汇区的深部(10~40km)构造,查明该区深部主要构造单元是前里菲纪高密度陆块和边缘克拉通坳陷,在陆块和边缘克拉通坳陷的中―下地壳存在有孔隙发育带,孔隙发育带与该两个含油气区古生界储集层内的工业油气聚集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重点剖析了秋明含油气区边缘克拉通坳陷和前里菲纪陆块的深部构造对油气田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地壳下―中部孔隙发育带对大型油田的控制是显而易见的,从而查明了该含油气区深部构造单元与油气工业区带之间的成因关系,指出在已知区找油和预测新油田时应对这一思想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运用重力勘探和深部地震勘探方法,研究了伏尔加-乌拉尔含油气区与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省交汇区的深部(10~40 km)构造,查明该区深部主要构造单元是前里菲纪高密度陆块和边缘克拉通坳陷,在陆块和边缘克拉通坳陷的中-下地壳存在有孔隙发育带,孔隙发育带与该两个含油气区古生界储集层内的工业油气聚集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重点剖析了秋明含油气区边缘克拉通坳陷和前里菲纪陆块的深部构造对油气田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地壳下-中部孔隙发育带对大型油田的控制是显而易见的,从而查明了该含油气区深部构造单元与油气工业区带之间的成因关系,指出在已知区找油和预测新油田时应对这一思想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运用重力勘探和深部地震勘探方法,研究了伏尔加—乌拉尔含油气区与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省交汇区的深部(10~40km)构造,查明该区深部主要构造单元是前里菲纪高密度陆块和边缘克拉通坳陷,在陆块和边缘克拉通坳陷的中—下地壳存在有孔隙发育带,孔隙发育带与该两个含油气区古生界储集层内的工业油气聚集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重点剖析了秋明含油气区边缘克拉通坳陷和前里菲纪陆块的深部构造对油气田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地壳下—中部孔隙发育带对大型油田的控制是显而易见的,从而查明了该含油气区深部构造单元与油气工业区带之间的成因关系,指出在已知区找油和预测新油田时应对这一思想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全球油气田的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实际资料的统计处理,指出了全球的含油气盆地带及其交汇区,认为交汇区是油气资源高度富集的地区。还指出:所有大型含油气盆地均赋存在伸展性造山系,每一这样的造山系周围通常都有四个大的沉积盆地,每一盆地由槽状坳陷和凹陷两部分组成;这种盆地叫次生含油气盆地,次生盆地内2/3~4/5的油气资源量分布在凹陷内;凹陷是今后寻找大型油气田的方向。通过对前苏联油气田(藏)资料的统计处理,探讨了油气田(藏)在地层系统和按埋深、盖层深度的分布规律。还研究了油气田的线性分布链及其在油气田位置预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沉积、成岩、构造一体化孔隙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库车前陆盆地白星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为例,从盆地的构造演化、古应力变化、沉积体系分布、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分析入手,依据大量实验分析资料(岩屑、岩心薄片、岩矿成分、古构造应力、粒度)和测井测试资料,运用地质学、数学及统计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库车坳陷主要产油气层位的孔隙成因机理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沉积、成岩、构造一体化的孔隙度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目的层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孔隙度进行了预测,结果与测井解释孔隙度吻合较好,为库车坳陷不同孔隙类型深埋、有效、优质砂岩储集层的空间评价及预测提供了依据.图9表5参13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准东和腹部97口钻井的统计分析,从石炭系烃源岩分布、有机质类型、丰度及热演化程度等方面对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了石炭系的生烃能力。石炭系烃源岩在准东和腹部地区分布广泛,以凝灰岩和沉凝灰岩为主。下石炭统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滴水泉及五彩湾地区,为还原环境下腐泥—腐殖型好烃源岩,上石炭统主要分布在准东大井、帐北地区及石西、夏盐和五彩湾地区,为弱还原—还原环境下的成熟腐泥—腐殖型较好烃源岩。近几年,陆续发现了石炭系自生自储的油气,石炭系的勘探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吉尔吉斯阿莱依盆地含油气远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莱依盆地是特提斯北缘盆地群中的一个,晚三叠世-古近纪与相邻的塔吉克盆地、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基本连通,中新世以后才成为分隔的周缘前陆盆地。该盆地现今面积约5500km^2,推测沉积岩最厚达8km,地层北薄南厚,推测南侧出露的地层为外来的推覆体,北侧出露的是原地体,其形成与帕米尔北地块由南向北俯冲有关。根据与相邻盆地的类比,结合该区十分有限的资料推测,阿莱依盆地可能存在2套成熟烃源岩(古近系暗色泥岩,白垩系灰岩、泥灰岩和泥岩),可能发育的含煤侏罗系也是可能烃源岩;至少存在2套成藏组合(白垩系和古近系),新近系也可能形成次生油气藏;油气藏类型主要是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油气藏,以带气顶的油藏或凝析气藏为主。1991年在盆地内阿莱依1号构造钻探的阿菜依-1井未发现油层,认为该井钻在油水过渡带,阿菜依1号构造可能是一个背斜油藏。图4表1参8  相似文献   

9.
前陆盆地掩伏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针对掩伏带构造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不清的问题,运用构造解析、油气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通过构造演化、成藏期次分析手段,明确了西北缘掩伏带构造及演化特征、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西北缘构造具有东西分带、上下分层的特点,掩伏带地层分布与后期逆冲推覆构造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构造型掩伏带的源-储-盖层分布对于形成高效疏导体系和大规模地层油气藏十分有利。该研究推动了风险探井的部署实施,为该地区的勘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含油气远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车坳陷属典型的箕装前陆盆地。在中,新生代内陆坳陷和前陆盆地发展过程中,发育了自山前到盆地内的冲积扇沉积,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及湖相沉积。由于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油源岩厚度大,因而生烃潜力强。有机物在新生代处于深埋条件下,达到理想的成熟度并与新生代的构造相配套,形成了多套含油气组合与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十分发育,油气资源潜力大,目前已发现10多个油气田,前景广阔。它的演化经历了早期前陆、晚期前陆及陆内统一盆地等3个阶段;按其动力学性质又可划分为单前陆、双前陆及走滑前陆等盆地;它的构造变形十分复杂,盆地构造样式为压性逆冲断裂;在平面上可划分为逆掩带、断褶带、坳陷带及斜坡带;其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褶和斜坡带中。  相似文献   

12.
华北板块南缘原型沉积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板块南缘原型沉积盆地类型受构造演化控制,古生代—中三叠世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由“开”到“合”,华北板块南缘也从被动大陆边缘(Z—O2)到抬升剥蚀(O3—C1)再到前陆复理石沉积盆地(C2—P2);晚三叠—早侏罗世,两大板块碰撞造山形成著名的中央造山带,与造山藕合形成磨拉石沉积盆地;中侏罗—早白垩世,造山期后造山带内部拆沉的同时,造山带边缘拆离,形成后缘伸展与前缘冲断的复杂构造类型;后期受古太平洋板块(库拉、伊则奈奇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活动控制,形成伸展断陷和坳陷盆地。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类型不同,对于油气勘探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塔里木盆地是长期演化发展的复合前陆盆地,新生代经历了早第三纪构造宁静期、中新世构造重要发展和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形成期。构造变形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及持续挤压推移为背景,以褶皱-冲断发育及快速构造沉降为特征,新生代构造运动加速烃源岩热演化,形成大量断相关褶皱,改变了油气运聚条件,形成大量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塔西南坳陷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塔西南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发展演化受不同时期板块构造背影的控制,具煌多期性牲形成了3类原形盆地和3个含油气系统。这些原型盆地相互叠加改造,导致了现今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和含油气系统的叠加改造。依据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和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发育特征,划分出3个同含油气系统,分析了每类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牲及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气田白垩系天然气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准噶尔盆地陆梁油气田白垩系及拐16井侏罗系储层发现了一种组成干、甲烷碳同位素轻的天然气,这种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值为-48.5‰~-56.2‰,甲烷含量高达99.8%,与通常所指的生物气特征相似,并与生物降解油相近或伴生。分析了该天然气的成因,指出它主要是来自储层原油的菌解,另外还有侏罗系浅部煤系地层生物气的贡献。认为菌解气的发现,预示着准噶尔盆地中浅层天然气的勘探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银根—额济纳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根—额济纳盆地基底由多板块组成.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早三叠世热拱隆张、早—中侏罗世初始裂谷、早白垩世裂谷发育、晚白垩世引张坳陷及第三纪挤压坳陷等阶段,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构造圈闭,与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下白垩统半深湖相烃源岩形成生储组合.油气勘探方向为单断凹陷多级断阶带的断鼻、断块构造油气藏和缓坡带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以及双断凹陷的滚动背斜构造油气藏.提出了小湖盆围绕"洼槽"烃源岩开展"近源"油气勘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沉积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简述塔里木盆地石炭纪时期沉积环境、岩相带的发育和构造运动影响的基础上,对已发现的油气田作了描述和评价,指出了石炭系勘探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8.
松辽裂陷盆地伸展构造演化与油气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松辽裂陷盆地指松辽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期间发育的盆地,因地壳伸展而产生。伸展构造以与中国大陆板块相邻的板块对中国大陆板块不均衡作用为背景,以动力变质和半地堑构造为特征。经历了前伸展裂陷,伸展裂陷和伸展裂陷定型3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多旋回演化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额尔齐斯—得尔布干、康西瓦—龙木错—澜沧江两大岩石圈断裂所限定的广大西北地区的区域构造格架是由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古中华陆板块中大小不等、属性不同的古陆块与多旋回造山带镶嵌交错排列而成,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特点。以海西早期运动、海西晚期运动、燕山中期运动为界线将西部区域构造与盆地演化划分为古亚洲洋体制下的震旦—中泥盆世开合旋回、古特提斯洋体制下的晚泥盆—中二叠世开合旋回、特提斯洋体制下的晚二叠世—晚侏罗世盆地旋回和现今大洋体制下的白垩纪以来的盆地旋回。按盆地的旋回性和改造程度可将西部盆地群分为弱改造多旋回盆地等六类。针对多旋回盆地多期形成的多种烃源在空间上并列、叠置、交错的复杂状况和复杂沉降及热体制下的多期生烃、排烃及运聚保存过程,完善了已有的复式油气系统的概念和分析内容,提出了油气成藏单元的概念并用于对复式油气系统内部不同部位成藏要素与过程的总结。在对已知油气藏解剖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两大盆地中主要油气聚集带成藏的静态条件与动态过程,分别建立了成藏模式,强调西部油气聚集具有多源多期多灶供烃,两大类多成因储层和封闭系统形成、破坏与重建构成多种储盖组合,不同区带具有多类型圈闭纵、横向空间组合样式,存在多期聚集、破坏、调整等复杂过程。初步形成了从"古亚洲域和特提斯域的区域控制→多旋回盆地演化与多变的叠加改造方式→多源多期生烃形成多相态油气→复式油气系统中多类复式油气聚集带"的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和沉积古地理出发,综合分析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特点提出了二叠纪湖盆发育于新疆北部,晚三叠世湖盆主要发育于鄂尔多斯地区,侏罗纪中国中、西部大面积沉降,发育众多的大型湖盆,水域面积大,烃源岩发育。中、西部湖盆较东部发育是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地地区。早白垩世晚期以后,中国西部上升而东部开始沉陷,早白垩世晚期发育了东北松辽大湖盆。早第三纪中国西部急剧抬升,东部、海上进一步沉陷,发育了渤海湾、苏北、江汉和海上陆棚诸多湖盆,是新生代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