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液压泵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的典型模型,从可靠性指标、可靠性考核等方面阐述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因素,给出了考核指标体系及选取原则,建立了考核模型,并给出了隶属函数及权重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复杂机械设备可靠性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重点研究复杂机械设备考核评价中各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从可靠性指标,可靠性考核等方面阐述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因数,给出了考核指标体系及选取原则,建立了考核模型,并给出了隶属函数及权重的确定方法,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的示例,为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这里研究民用航空器维修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问题。论述了航空器维修可靠性的含义;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分析了如何运用模糊数学对航空器维修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了评价过程的完整算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当前评价系统的评价体系缺乏灵活性、评价形式单一的缺点,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配置的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并给出了系统模型。根据三种评价指标选择方式,将评价指标节点划分为AND类型、XOR类型和OR类型,将原子评价节点分为赋值原子节点和自动赋值原子节点,并给出了综合评价计算方法。提出了自动赋值原子节点的实现方法,给出了可配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实例及体系结构。该系统不但支持多种模糊表示,包括语言型、区间型、等级型和组件型等,并能将这些模糊表示归一化为三角模糊表示,实现了可配置的评价机制。此外,该系统还实现了评价模型组件化的自动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5.
压缩机环状阀故障树及模糊评判组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将故障树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分析相结合,建立组合分析法对压缩机环状阀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和过程。根据有关文献中给出的故障树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际分析计算。实际应用表明,将故障树及模糊综合评判用于压缩机环状阀的可靠性分析及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机械产品可靠性考核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春 《机械设计》1996,13(6):9-11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考核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模糊数学引入可靠性评判领域,它综合考虑了各评估项目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及权重准确刻划和协调各评估项目的影响,因而能得到较合理全面的评价结果。文中给出了评价范例。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考核中。  相似文献   

7.
射电望远镜的可靠性问题广泛存在于射电望远镜设计、制造、正常工作等整个全寿命周期,对其子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与可靠性指标分配是射电望远镜设计阶段的关键步骤。文中从射电望远镜的可靠性评估与可靠性指标分配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此模型从多指标综合模糊评价角度对射电望远镜的子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评估与可靠性指标分配。可靠性评估分配结果表明射电望远镜子系统中可靠性评估最低的是主反射面系统,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分配较高的可靠性指标并针对性地提高其可靠性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是保证设备整机工作可靠的关键因素,液压系统可靠性模糊设计比常规可靠性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以工程机械典型液压系统为例,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常规可靠性设计的不足,提出了液压系统可靠性模糊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运用模糊理论对液压系统进行描述并计算出系统的模糊可靠度,给出了系统模糊可靠度预测与分配的方法,建立了系统可靠性的模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采用综合评价模型的方式对无人机电源系统设计进行评估,通过指标体系构建、综合模糊评价以及模型的应用进行评价,确定了无人机电源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ERP项目的实施风险,全面、客观地评价ERP实施商,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体阐述了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过程,首先建立了ERP实施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模糊一致关系原理,给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类型指标隶属度的确定及隶属函数的构造,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最后分别用分值法和序偶法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排序。  相似文献   

11.
在对一类模糊控制器的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akagi—Sugeno模型的工程化实时模糊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小型数控机床的主轴电机驱动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嵌入式模糊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性强、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在现场控制中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高精度加工技术对数控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现行位置伺服控制方法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首先采用网格搜索算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思想对伺服控制系统的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进行辨识;然后将广义预测控制方法作为数控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运用模糊逻辑推理对反馈偏差进行非线性在线校正,克服了传统的广义预测控制对CARIMA模型进行线性控制的缺点;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和施耐德十字平台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该方法为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 fuzzy control strategy is developed in the intelligent controller module of an open parallel intelligent CNC milling system and some experiments with the fuzzy control straategy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of the intelligent milling experiments with fuzzy control strategy show that the open parallel intelligent CNC system has high robustness and global stability, and higher machin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4.
热变形引起的误差是影响数控机床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小热误差对数控机床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CNN-GRU组合神经网络的热误差预测方法。通过热误差实验,采集螺旋曲面专用数控机床直线进给系统的温升数据和热误差数据;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进给系统温度敏感点;以温度敏感点的温升数据和进给系统热误差为数据样本,建立CNN-GRU热误差预测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与基于CNN-LSTM和基于LSTM的传统热误差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NN-GRU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均优于CNN-LSTM模型和LST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提供的热误差模型可为后续误差补偿奠定基础,为数控机床的热误差预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CNC机床伺服进给系统中,控制对象的位置、速度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很难去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而常规PID控制器的参数无法随着被控对象参数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模糊控制降低了对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要求,只需把经验知识转化为控制策略,进而使模型难以确定的复杂系统得以有效的控制,模糊PID控制器结合了常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将其应用于CNC机床伺服进给系统中,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具有更好鲁棒性,改善了伺服进给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面向软数控系统的混合任务调度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小因软数控混合任务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加工误差,提出了面向软数控的模糊反馈调度算法和两级结构的调度策略.在分析软数控任务划分和任务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软数控模糊反馈调度算法的结构,并推导出调度算法表.通过对比仿真试验表明:不采用模糊反馈调度,加工误差达11.9%;采用模糊反馈调度,加工误差最大值仅为1.04%.给出了两级调度策略的架构,并对调度算法、任务可调度性及时标间隔进行了研究.所提出的两级调度策略已应用到基于Windows CE.NET的软数控系统中,实测任务运行状态显示,实时任务具有很好的确定性.仿真试验和具体实施的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算法能满足软数控系统的个性化实时应用.  相似文献   

17.
数控机床切削加工过程智能自适应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华中I型数控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智能自适应数控系统,以实现数控机床切削加工过程智能自适应控制,提高切削效率。用模糊控制器对数控铣削过程所进行的智能自适应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智能自适应数控系统性能良好,能提高数控机床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的智能水平及自适应能力,提高了其切削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机床设备选择模型建立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价数控机床,使这种评价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19.
选择高速钢刀具材料的专家模糊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内开发的选刀专家系统中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结合选刀专家系统,提出了一套新的用于选择高速钢刀具材料牌号的模糊聚类分析模型和算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适用面广,易于扩充,简单、有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为选刀专家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