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将矿粉配入A型添加剂及煤混合压制团块,直接还原-磁选分离-含金尾矿氰化浸出新工艺。采用该工艺处理某铁帽型含金复合矿,可直接从矿石提取金和海绵铁两种产品,达到了合理综合开发利用该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粗细不匀的含金氧化矿采用重、磁联合流程,氰化浸金和煤金团聚三种提金工艺所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煤金团聚提金不仅回收率高达96% 以上,而且流程简单,易于操作,无污染,能就地产金,是非常有前途的无氰提金工艺。  相似文献   

3.
<正> 一、矿石性质湖南某硫铁矿铁帽型金矿,其矿体主要由含金褐铁矿和含金破碎带角砾岩组成。其中褐铁矿、赤铁矿、石英、高岭石等矿物占整个矿物的95%以上。矿石氧化程度深,呈蜂窝状构造。金主要为自然金,其中90%在10—75μm之间,少量金被铁锰等胶体所吸附。银以独立游离银为主,其余的高度分散  相似文献   

4.
喻明军  焦芬 《矿冶工程》2018,38(2):66-69
针对辽宁某金矿氰化尾渣泥化严重且其中载金矿物被强烈抑制的问题, 进行了脱泥试验和浮选药剂条件试验, 最终提出磨矿-矿泥分散和抑制-硫化矿活化浮选工艺流程, 采用碳酸钠和水玻璃为组合调整剂, 戊黄药和丁铵黑药为组合捕收剂, 硫酸铜为活化剂, 金回收效果明显, 金精矿中金品位从4.87 g/t提升至26.03 g/t, 回收率为65.12%。  相似文献   

5.
对黔西南某微细浸染型金矿开展了浮选试验研究, 初步探索了浮选法提金的较优工艺条件。在磨矿细度-0.075 mm粒级占73.17%, 丁基黄药与丁铵黑药配比为4∶1、总用量为100 g/t, 活化剂硫酸铜用量200 g/t, 起泡剂2#油用量80 g/t条件下, 采用一粗一精一扫闭路浮选流程, 可得到金品位2.11 g/t、回收率39.28%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6.
贵州水银洞低品位卡林型金矿矿石选矿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贵州水银洞低品位卡林型金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在对氰化法和浮选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浮选方法,取得了满意的试验效果:金的回收率为91.64%,浮选金精矿品位为42.6g/t,然后对金精矿进行预氧化-氰化试验,金的氰化浸出回收率提高到88.76%,金矿石选冶总回收率达到了81.34%。  相似文献   

7.
伍赠玲 《矿冶工程》2010,30(1):54-56
针对高砷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 进行了化学预氧化-氰化浸金和细菌预氧化-氰化浸金。结果表明, 细菌预氧化-氰化浸金能有效氧化金矿石, 在细菌接种量10%、矿浆浓度15%、45 ℃下预氧化7 d, 金浸出率达到89.24%。  相似文献   

8.
张家口金矿废石资源丰富,经试验研究及实践,成功地利用了大规模堆浸提金,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刘泽  陈曼  刘化江  韦江林 《矿冶工程》2015,35(4):98-100
针对贵州某卡林型金矿, 采用氧化焙烧预处理矿物、碱性环境下氰化浸出工艺提金。所得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750 ℃、焙烧时间2 h, 此时硫、碳、砷的脱除率分别为99.95%, 95.83%和99.91%; 焙烧后矿物在氰化物浓度3 g/L条件下浸出24 h, 金浸出率为93.81%。  相似文献   

10.
朱观岳 《矿冶》1995,4(3):32-37,5
论述了含砷碳型微细粒金矿资源特点和难处理原因,国内外处理技术现状。结合当前的研究课题,阐述了强化选冶工艺、无氰提金新工艺、选矿-焙烧-氰化提金工艺和选矿-热压氧化-氰化提金新工艺方面取得的突破,对处理难选冶金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贵州某卡林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贵州某卡林型金矿进行了浮选及金精矿焙烧氰化浸金试验研究。最终的选别指标为:金精矿品位达到38.9g/t,回收率为90.85%.  相似文献   

12.
河南某金矿联合提金工艺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全泥氰化炭浆工艺回收率低 ,应用联合提金工艺 ,混汞回收率 2 1% ,氰化回收率 72 % ,浮选回收率44 % ,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 ,并对氰化尾矿再回收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导了湖北省微细浸染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通过研究确定了金属于超显微粒级的不可见金,查明了金的赋存形式多样:毒砂中的金是以类质同象晶格金的形式存在,Au~(1+)替代毒砂中的Fe~(2+);粘土矿物中的金呈小园球状的次显微金和胶体金粒被吸附在水云母、高岭石晶体边缘,自然金粒度为0.02~0.35微米。此成果为研究本矿床成因,矿床综合评价和工业利用提供了可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