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聚类分析在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领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常用的聚类分析的方法是模糊C均值算法(FCM),但是FCM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提出一种基于FCM和遗传算法对图像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纹理特征提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降低图像聚类分析算法的复杂度,提高结果的精确度,结合FCM和遗传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2.
图像分割是模式识别、图像理解、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模糊C 均值聚类(FCM)的图像分割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但其存在抗噪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等不足.本文以FCM 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纹理测度与自适应阈值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图像局部相关特性,利用Laws 纹理测度提取图像特征,并进行图像的FCM 初分割;然后结合Otsu 准则(最大类间方差法),利用FCM 自适应确定阈值,并对初分割结果进行区域合并.仿真实验表明,该图像分割算法的分割结果与人类视觉感知系统具有良好一致性,其不仅能够有效抑制背景噪声,而且提高了图像分割速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特征加权的自适应FCM彩色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分割是模式识别、图像理解、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的图像分割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但其存在需预先给出初始聚类数目,且要考虑各个特征对分类的不同影响等问题.通过引入ReliefF技术进行特征加权,结合聚类有效性指数自适应确定初始聚类数目、根据Laws纹理测度提取图像特征等措施,提出了一种新的FCM彩色图像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分割效果,分割结果优于现有FCM图像分割方案.  相似文献   

4.
局部二值模式(LBP)和韦伯局部描述算子(WLD)是两种图像的纹理描述算子,在图像的特征提取方面有较强的能力。为了更加准确地对人脸表情进行识别与分类,针对LBP在特征提取的过程中只考虑了中心像素点与周围的其他像素点的灰度值之差,WLD仅考虑中心像素点与周围像素点灰度值之间的激励强度与梯度方向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提取算法—局部二值韦伯模式(LBWP)。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检验人脸和裁剪有效的表情区域,接着对图像进行LBWP特征提取,在特征提取之后采用SVM的分类器对表情进行识别和分类。该算法在CK+数据集和JAFFE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仿真,识别率分别达到了97.14%和95.77%。实验结果验证了LBWP算法在表情识别方面的有效性,且丰富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特征散度的自适应FCM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像分割是模式识别、图像理解、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的图像分割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但其存在距离测度鲁棒性差、需预先给出初始聚类数目、未考虑图像局部相关特性等问题。为克服上述缺点,通过引入特征散度进行距离测度,并结合聚类有效性指数自适应确定初始聚类数目和根据Laws纹理测度提取图像特征等措施,提出了一种新的FCM图像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新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的分割效果(特别是纹理图像),其分割结果优于现有FCM图像分割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二维直方图的图像模糊聚类分割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二维直方图的模糊聚类分割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的干扰。但是,FCM算法用于图像数据聚类时的最大缺陷是运算的开销太大,这就限制了这种方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该文根据FCM算法和灰度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灰度图像分割的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S-FCM)。通过调节抑制因子α来提高分割速度和分类的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对小目标灰度图像的分割效果优于FCM算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尺度几何分析与核匹配追踪的图像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多尺度几何分析中的Contourlet变换表示图像的丰富轮廓特征信息,利用Brushlet变换表示图像的纹理和平滑特征信息,将此两部分特征信息融合组成特征矩阵.选择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特征矩阵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其数据分布信息,再采用核匹配追踪分类器进行目标识别.该方法对图像中不同种类信息采用不同的表示工具,达到有效保持原始图像中有用信息的目的.对纹理图像和遥感图像进行分类与识别,结果表明与单独Contourlet和Brushlet特征提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识别率高、运行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粒子群模糊聚类方法在病理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模糊C均值(FCM)算法局部搜索的特点,将PSO优化聚类结果作为后续FCM算法的初始值,使算法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采用Markov随机场与模糊聚类的耦合策略计算适应度函数,利用新的分类中心调整粒子位置,产生新的聚类中心,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病理图像的分割.与传统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聚类更为准确且对病理图像的分割效果比原算法效果更好,但对于如何减少算法的运算量仍需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分割图像时,对图像的背景噪声和聚类算法的初始值比较敏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进而提出了微分进化模糊[C]均值分割算法。为了避免陷入局部极值,首先使用FCM聚类初始化,接着用改进的FCM进行模糊聚类;然后进行初始化种群操作,设置微分进化DE算法的参数,计算种群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值,最后对满足条件的适应值进行变异、交叉、选择操作。利用DE算法的全局搜索优化能力,有效抑制了局部极值的产生和图像的背景噪声、纹理细节对图像分割效果的影响。还克服了对初值选择敏感的问题,保证图像分割边界的完整性,是一个比较高效的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分割效果。DE算法本身具有简单,快速,鲁棒性好等优点,利用这些优点可以有效地克服FCM算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存在的对初始参数敏感、迭代速度慢,以及对噪声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将蚁群优化算法(ACO)与直觉模糊聚类相结合的方法用于分割脑部MR图像.该算法采用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获取初始聚类中心与聚类个数作为直觉模糊聚类的初始值,将融入了局部空间信息和犹豫度的直觉模糊聚类算法应用于含噪声脑部图像及脑肿瘤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干扰且保存图像细节,相较于FCM及相关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分割精度和分割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由于自然纹理的干扰而导致的分割图像边缘模糊问题,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交互式图像分割中。用户通过输入种子点来获得目标和背景的主要特征,并将输入的种子点作为聚类中心点;提出全局空间相似性度量标准并引入Gabor能量滤波器来计算图像中各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算法首次引入边缘密度概念定义权重因子,根据图像特点,自适应地计算图像中任意一点的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在特征空间中所占比例,使得到的特征更加准确地描述图像的本质属性。对具有自然纹理背景的图像进行仿真实验,应用两种性能指标来比较本文所提算法与随机游走算法的分割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分割精度高于模糊聚类和随机游走算法。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不同图像分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图像 分割算法,以解决复杂背景下苹果采摘机器人分割目标与背景的问题。通过分析灰度图像的纹 理特征,求取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特征,以支持向量机分割图像,并结合HSI 颜色空间的色差特 征达到目标和背景分离的效果。通过与单纯的颜色特征分析和纹理特征分析相比较,该方法在 识别率上高于其他分割算法,同时对于颜色与背景相近的果实也能有很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石雪松  李宪华  孙青  宋韬 《计算机应用》2021,41(8):2312-2317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在处理噪声图像时易受到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CM的小波域特征增强的噪声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将噪声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解;其次,对近似系数进行边缘增强,同时利用人工蜂群(ABC)优化算法对细节系数进行阈值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系数进行小波重构;最后,对重构后的图片使用FCM算法来进行图像分割。选取5幅典型的灰度图像,分别添加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分割,以分割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误分率(ME)作为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分割后的图片相较于传统FCM聚类算法分割方法和粒子群优化(PSO)分割方法分割后的图片在PSNR上最多分别有281%和54%的提升,在ME上最多分别有55%和41%的降低。可见所提出的分割方法较好地保留了图像边缘纹理信息,其抗噪性能与分割性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4.
姜虎成  林科 《计算机仿真》2020,37(3):238-242
针对MRI中存在的强度不均匀问题以及颅骨组织对于脑部组织提取所造成的影响,为了解决对特定脑部组织的研究问题,提出一个MICO+FCM脑组织分割算法。算法首先利用基于MICO的能量最小化算法对脑部MRI进行强度不均匀性估计和矫正,并且通过该算法完成对图像的初步分割,然后通过区域生长算法对图像中的颅骨组织进行去除,再利用FCM算法完成脑部组织中脑白质和脑灰的分割提取。通过仿真表明,相对于传统FCM算法及其它图像分割算法,提出的MICO+FCM脑组织分割算法在分割准确率和分割效率上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人脸特征提取过程中局部特征缺失的问题,借助局部二值模式(LBP)与方向梯度直方图(HOG)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纹理特征融合的深度信念网络人脸识别算法。以提取局部纹理特征以及边缘纹理特征为出发点,对人脸图像进行三级纹理特征提取。使用MB-LBP提取初级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的CS-LBP图像特征提取作为二级纹理特征;使用HOG算子在二级纹理特征上完成三级纹理特征提取。将二级和三级纹理特征直方图顺序串联融合后输入到深度信念网络(DBN)逐层贪婪训练,优化网络参数,并用优化的网络在ORL、YELA人脸标准库中进行测试,识别率均在92%以上。该算法与传统算法(SVM、PCA)相比较拥有更好的人脸识别效果,同时也表明了局部纹理特征的改善为识别过程的特征提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人脸识别的进一步研究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Texture segmentation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exture analysis such as segm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is widely applied to many areas such as industrial automation, bio-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nd remote sens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ovel technique of feature extraction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 segmentation of texture at multiple scales based on block by block comparison of wavelet co-occurrence features.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superior to traditional single resolution techniques such as texture spectrum, co-occurrences, local linear transforms, etc.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re found to b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7.
The diff3 System uses image process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s to automatically analyze normal and abnormal white blood cells in a blood smear.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spinner which creates a monolayer of cells on a glass slide, a stainer utilizing Wright's stain, the reagents to support the spinner and stainer, and an analyzer for automatic slide handling, analysis and report generation. The analyzer incorporates a wide range of image processing functions, including the generation and storage of gray scale image data, whole-field and partial-field image histogramming, and high-order binary image texture analysis and image transformation using the Golay processor (GLOP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nner in which these hardware capabilities are used for white cell acquisition, scene segmentation and feature analysis. It concludes with some examples of texture extraction which illustrate the power of the Golay processor as a tool for imag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8.
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images is a very challenging fundamental task in computer vision and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steps toward image understanding.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using automatic pixel classification with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First, the pixel-level color feature is extracted in consideration of human visual sensitivity for color pattern variations, and the image pixel's texture feature is represented via steerable filter. Both the pixel-level color feature and texture feature are used as input of SVM model (classifier). Then, the SVM model (classifier) is trained by using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FCM) with the extracted pixel-level features. Finally, the color image is segmented with the trained SVM model (classifier). This image segmentation not only can fully take advantage of the local information of color image, but also the ability of SVM classifier. Experimental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 very effective segmentation results and computational behavior, and decreases the time and increases the quality of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in compare with the state-of-the-art segmentation methods recently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