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召化 《华通技术》2004,(2):36-36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日前在中国产业论坛作出分析:今后3至5年,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电力投资高峰期,与当前总体投资处于增长高峰相符合。研究员指出,此前,由于3年内不开工常规项目,导致国内存在巨大的电力装机容量缺口,2002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对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和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进行探讨。分析我国电力工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电力增长、电源结构和布局、投资结构及电力体制5个方面分析中国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着重论述“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是实现中国电力产业战略性结构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据俄《生意人报》报道,俄中两国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100亿美元,在同中国接壤的俄边境地区建立一批发电站,向中国出口电力。有分析认为,电力将成为继石油和天然气之后中俄能源合作的又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4.
《电力设备》2006,7(6):20-20
重庆——中国最年青的中央直辖市,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特大城市,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在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伴随西部大开发的逐渐深入,重庆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和改造,三峡工程战略的实施,掀起了重庆的二次大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引发了严重的“电荒”,电力供需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5.
张平康 《陕西电力》2007,35(11):31-35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电力商品的特殊性,发掘其对电力产业市场化制度设计的影响;通过对电力市场4种运营模式和中国电力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分析研究,确定中国电力产业市场化运行模式的选择;在对中国规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力产业市场化的规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海电力》2004,17(1):75-76
《中国电力报》记者目前采访了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中国投资协会大中型企业投资委员会副会长王信茂及电力专家朱成章等,围绕“适当超前”的主题,对当前缺电与电力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特推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对电力产业传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力市场的新形势下实施“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的战略,首先要科学认识电力产业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来源和特征。选择电力投资占GDP的比重和装机容量作为反映电力产业经济规模的综合指标,利用历史数据估计一个包含宏观经济变量在内的VAR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运用参数法估计变量的谱密度矩阵。分析表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向电力产业经济传导的主周期是6、7 a,传导方向是从宏观经济开始,经过投资占比传导至装机容量,传导时滞为1 a;电力产业波动的次周期为2、3 a,传导方向是从投资占比到装机容量,传导时滞为一个次周期。引起中国电力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波动,电力投资被动地跟在这一波动的后面。  相似文献   

8.
《华中电力》2006,19(3):75-75
一项研究报告(Capgemini)显示,中国低估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到2020年,中国需要追加1800亿美元的电力投资。  相似文献   

9.
《电力勘测设计》2004,(1):26-26
在电力产业内部,电源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电网投资。“九五”期间,电网投资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6%,而同期电源的投资仅增长0.2%.这使电网的投资比重迅速从三分之一提高到40%.但随着电力短缺局面日益严重,预计电源投资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际上对中国和印度发展的优势进行了一些比较、讨论,有些学者,特别是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从软件开发能力、语言、社会制度等方面来看,在长远发展中,印度比中国更有发展优势,当然他们也承认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发达势头、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都比印度要好一些。而我认为,与中国相比,印度至少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就是它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最近印度的能源供应比较紧张,有缺电现象,所以也要迅速加快电力建设,但跟中国比,其电力装置差的比较远。印度做了很多政策调整,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允许多家办电,允许外资、私人投资电力等。私人投资者在投资时更多的是考虑投资回报和风险,购买性价比高的设备。最近我们在印度中了一大批标,这个市场我们中国进去得很多。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世宪 《中国电力》2004,37(1):7-10
2003年电力供应紧张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电力投资不足,新增电力投产速度明显与电力需求增长不匹配,工业和高耗电产业高速增长,电网输配能力不足,空调负荷快速增长,电煤价格纠纷造成局部电煤供应紧张,高温干旱少雨造成水电出力不足,电网突发事故等,但根源在于对电力市场缺乏科学的研究,缺乏预见性。为缓解当前缺电局面和防止再次出现全国性的电力短缺,建议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防止出现投资过热和经济过热;兼顾电力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地研究未来我国的电力市场;准备部分建设周期短的电力项目,以应对经济的超速发展,同时,保持对需求变化的持续预测和跟踪,及时对建设规模进行有效调整,建立及时、有效的电力预报、预警机制;对电力消费出现高速增长期做好必要准备,加快电力建设步伐;针对电力负荷变化特点,重点注意解决峰荷能力不足问题;加强节电力度,力争使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逐渐降低;重视电网和配电能力建设,电网和配电能力建设要和发电能力建设统筹协调,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2.
“十五”后两年,电力供应仍然表现紧张,同时电力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电力行业垄断局面,未来几年将迎来新一轮电力投资热潮。根据国家发改委调整后的“十五”后3年的电力计划,2003—2005年电力投资测算数将达到9600亿元,其中电源建设需要6000亿元投资,电网建设需要3600亿元投资(表1)。电源投资形成的对电站类设备的需求,电网投资形成的对输变电设备的需要,使电力设备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历史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数字     
《电力设备》2005,6(12):111-111
按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电设备经营计划专家组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需求预测为:到2010年总装机容量8亿kW,发电量3.57万亿kWh,其增长速度达7.8%,这样的增长速度基本可以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根据这一装机容量,到2010年,“十一五”期间电力发展所需投资在3万亿元左右,其中电源投资1.5万亿元,电网投资1.5万亿元.  相似文献   

14.
《低压电器》2011,(10):62-63
2011年5月21~22日,“2011信息技术与智能电网建设峰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姜绍俊秘书长在开幕上致辞时提出,必须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来正确地规划电力产业的信息化,否则信息化就会被散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相似文献   

15.
2007年4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信息部在北京召开《电业政策研究》专家座谈会。电力老专家陈望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向海平、政策法规部阎秀文、电改办郏斌,国家电网公司体制改革办公室、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商务部、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电力作为主要的基础能源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电力弹性消费系数作为衡量电力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长期被人关注,电力供需及产业发展形势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本文拟从我国电力产业发展洞悉国家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2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与欧洲电力联盟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中欧电力论坛。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东电监局、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华东电网公司、  相似文献   

18.
从电力市场发展看电力投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  张昕 《陕西电力》2007,35(6):63-65
根据电力市场的发展状况,对电力投资环境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借以对今后电力投资的发展走向做预测。寻求电力交易市场可能产生的新的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9.
电力短缺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电力投资增长45.5%,达4800亿元,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创世界记录的5055万kW。200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有望达到7000万kW,电力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爆炸式的粗放电力投资在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电力瓶颈时,也给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深的隐忧,所幸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解决它。2月16日,联合国历史上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京都议定书》生效,善加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将为中国电力工业迎来技术革新与降低能耗的发展新机遇;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电力监管条例》,坚决制…  相似文献   

20.
《电网技术》2005,29(5):66-66
由于沙特和阿联酋需要大规模地扩建工业和发展项目,预计未来4年海湾国家的电力能源项目投资将达500亿美元。海湾地区的电力需求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预计未来10年海湾地区电力年均增长将达7%,而全世界的电力年均增长约3%。阿联酋还需要增加800MW的发电能力,而沙特阿拉伯则需要增加20GW的发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