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解决烧结环冷机的漏风问题,提高余热利用效率,凌钢1 #、2#环冷机采用了柔磁性密封技术.结果表明:冷却机漏风率降低25%以上,烧结矿冷却效果明显改善,余热回收废气温度升高80℃左右,发电效率提高15%以上,年创效益1800多万元,使烧结余热发电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宁钢2~#烧结环冷余热利用,通过改造环冷机门型罩,增设环冷密封等措施,减少环冷机的漏风,提高环冷机余热回收的烟气温度。采用合理布置,降低热损失和阻力损失,提高余热锅炉的产汽量和出口蒸汽温度,提高烧结环冷机废气的热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赵军凯  侯健  姜林 《中国冶金》2020,30(4):69-73
分析了邯钢炼铁厂435 m2烧结机余热发电存在的问题,指出环冷机漏风率高、余热回收率低是制约余热发电系统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环冷机水密封改造、上罩全密闭改造、受料点直接取热、取热点前移、余热风量优化、密封材质改进等方法,余热发电率提高25%,环冷机漏风率由35%降至5%,年新增发电量1 440万kW·h,新增创效800余万元。结果表明,强化环冷机密封,优化风量配置是提高余热发电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烧结生产过程中,环冷机作为重要的冷却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破碎后的高温烧结矿进行冷却,以满足烧结矿整粒及转储需求。为降低环冷机漏风率、提高冷却废气显热利用率及优化环冷机冷却制度,通过对国内同行业钢铁企业考察,采用密封效果较好的水密封方式对415 m2环冷机密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系统漏风率大幅降低,由46.4%降低至4.4%,降幅42%;环冷鼓风机电耗降低1.82 kW·h/t,环冷机余热利用率提高产汽量、发电量增加降低成本513.8万元/年。漏风率大幅降低使鼓入环冷机一段、二段循环冷却热风风温提高,缓解了烧结矿冷却急冷的问题,烧结矿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其中烧结矿平均粒径由16.8 mm提高至18.5 mm。通过对环冷鼓风机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优化鼓风机运行参数,将原有5台风量45万m3/h鼓风机改造为10台风量14万m3/h鼓风机,在实现烧结矿均匀冷却的同时,环冷机漏风率降低至2.13%,鼓风机电耗降低2.87 kW·h/t。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因烧结机区域空间狭小无法安装余热回收利用设备的难题,宁波钢铁有限公司通过采用上置式环冷机余热锅炉系统,将余热锅炉直接布置在环冷机高温段烟罩上部,节省了设备安装空间,缩短了烟气循环管路,降低了烟气余热损失和烟气管路阻力损失。同时对环冷机进行密封改造,减少系统漏风,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量,实现了2#烧结机环冷机的余热回收利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环冷机是烧结矿生产中三大主要设备之一,其稳定运行关系到烧结矿生产效率、效益和技术指标。为保障稳定运行,对环冷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漏风、摩擦轮打滑和跑偏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和改进。通过对环冷机台车底部两侧与风箱之间、轴端处、台车栏板与密封罩间使用机械密封,增加刮料板和反射板保障料面治理了环冷机漏风;对环冷机台车的栏板紧固和修复罩子变形、台车下部动、静密封的紧固以及清理摩擦板及调节碟簧紧力等治理了摩擦轮打滑;对环冷机内、外环形轨道调整、摩擦轮角度调整及更换挡轮等治理了环冷机的跑偏。改进后,余热蒸汽量平均提高5%以上,同时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年可创效175万元。  相似文献   

7.
承钢所用环冷机原为橡胶密封方式,在生产中存在橡胶动静密封损坏严重、热风泄露、余热回收效率低的现象。炼铁事业部对烧结环冷机的密封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包容式机械密封系统,改造后漏风率显著下降,改善了环冷机的冷却效果,余热发电量提高10%,节电570万kWh/a,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某钢厂烧结机双压余热锅炉,由于环冷机下密封为填料密封,上密封为耐高温不锈钢片,正常运行漏风量大,余热回收利用率低,影响了系统发电量。经分析后,对环冷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既满足了环保要求,又提高了系统发电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某钢厂的环冷机系统回收与利用烧结矿显热的工艺流程,绘制了能流图、火用流图,并建立相关能量评价指标,采用热平衡方法和火用分析方法对环冷机的余热回收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余热资源在回收与利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火用量损失、热效率与火用效率。结果表明:环冷机、余热锅炉2个环节的热效率分别为26.78%和45.60%,火用利用效率分别为22.88%和45.08%,环冷机是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薄弱环节;目前影响余热回收与利用的主要因素是环冷机取热段的漏风问题、第三段冷却废气所携带的显热尚未被利用以及烧结矿层的气固换热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炼铁南区360m~2烧结机环冷机密封系统的漏风原因进行分析,将环冷机整体密封型式改造为机械弹性密封,环冷机回转体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烟罩与回转体间的密封装置、台车与回转框架三角梁的密封装置进行改造,使环冷机密封处的漏风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环冷机的冷却效果,降低了环冷机密封系统的检修及备件更换费用,提升设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环冷机原有橡胶密封方式,在生产中存在橡胶密封动静密封损坏严重、热风泄露、环境温度升高的现象,唐钢炼铁部对中厚板区2#烧结环冷机的密封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包容式机械密封系统.改造后有害漏风率显著下降,改善了环冷机的冷却效果,提高余热发电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环冷机漏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分析环冷机漏风的原因;介绍为解决环冷机漏风问题专门设计的新型密封装置的特点及应用效果,计算分析应用此装置带来的经济效益。该装置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环冷机漏风问题,而且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环冷机余热发电是烧结厂节能增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烧结余热利用方式中成熟可靠的技术手段。在环冷机规格与锅炉型号确定的情况下,合理分配环冷机各段的冷却风量,有助于在保证烧结矿冷却效果的前提下提升其余热发电量。本文基于烧结环冷机过程模拟模型以及余热发电功率的预测模型,以发电功率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环冷机冷却风量进行了优化。对国内360 m~2环冷机的风量优化配置值与其风量未优化现场运行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冷却风量的优化配置可以提高5%~10%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马钢烧结带冷机漏风率严重和制约余热回收效率的问题,开发和运用了三维度超级膜刷复合密封装置,通过对该装置的结构进行介绍,并对安装方案进行了优化,消除了传统的密封装置的缺点,取得了很好的密封效果。使用该装置后,带冷机高温段漏风率得到有效降低,对烧结矿的提质、降低电耗以及增加余热回收起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业峰  白军  高源 《山东冶金》2021,43(2):58-59,61
针对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项目的烟气温度低、环冷机冒灰、低压蒸汽不能投运等问题,经采取烧结矿料层厚度及环冷机取气口处负压、降低循环风机频率、变更锅炉换热面蒸汽设计流程等调整措施,烟气温度达到设计值,环冷机冒灰问题明显改善,低压蒸汽正常投运,发电量由5.1 MW提高到7.5 MW以上.  相似文献   

16.
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技术已进入实际应用的快速发展期。深入分析烧结余热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某钢厂1×360m2烧结环冷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为例,通过采用余热锅炉合理布置、工艺流程优化和密封改造等措施,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和环冷风机利用效率,同时改善了作业环境,以期为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的设计及运行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发电负荷不足是烧结余热电站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环冷机漏风和烧结终点提前是余热发电负荷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对烧结余热源能流特性的分析,建立了烧结余热电站吨矿极限和设计发电量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了环冷机热废气参数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方法,研发了环冷机集气罩活动密封装置和立式冷却机装置,其研究结果为烧结余热电站负荷偏低问题提供了诊断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冷却机热废气温度和流量是烧结余热电站设计中两个首要的基础参数。通过对唐钢炼铁厂北区1号、2号两台190 m2环冷机正常生产工况下的热工测试,采用直接测试和热平衡两种方法进行数据计算及对比分析。计算分析表明,2号环冷机存在严重的漏风问题,废气温度偏高,1号环冷机测试数据与热平衡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最后以1号环冷机测试分析结果为依据,分别确定了单进口和双进口两种余热锅炉热废气参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河钢承钢公司415 m~2烧结环式冷机存在的余热回收温度低、环冷效果差、密封板漏风严重等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通过现场考察分析,对环冷机密封帘及台车底部密封进行了改造。改造后,余热发电系统日发电量增加18万~20万k W·h,风机年节约电费550多万元,维护费用年节约50万元左右,密封使用寿命由6个月延长至1年。  相似文献   

20.
以提高环冷机单位时间余热回收量为目标,对某钢铁企业420 m~2环冷机温分式冷却工艺和传统工艺下烧结矿冷却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引入多孔介质模型和局部非热平衡双能量方程模型,建立环冷机烧结矿冷却过程的仿真模型。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利用其UDF和UDS功能,对温分式冷却工艺和传统工艺的环冷机内烧结矿冷却过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温分式冷却工艺条件下,其单位时间余热回收量比传统工艺高79.9%,其余热利用区冷却废气的平均温度比传统工艺高230.8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