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3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诊断,对肿瘤部位、肿瘤表现、病灶强化特点及远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胸上段、中断、下段等部位的发生比例分别3例(8.11%)、8例(21.62%)、14例(37.83%);食管癌患者食管壁多表现为环状增厚或偏心部位不规则增厚;可见气管、支气管(11例,29.73%)及主动脉侵袭(19例,51.35%);经病理诊断淋巴结阳性者22例,CT诊断淋巴结阳性者14例,淋巴结CT阳性检出率为63.64%。结论:多层螺旋CT扫瞄可对食管癌肿瘤部位、肿瘤表现、病灶强化特点及远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做出较好的判断,为食管癌手术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结肠癌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疑似结肠癌患者50例,进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观察诊断结果。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50例患者均为结肠癌,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50例结肠癌,诊断敏感度为100%。手术病理检查A期5例,占10.00%,B期15例,占30.00%,C期18例,占36.00%,D期12例,占24.00%;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A期8例,占16.00%,B期17例,占34.00%,C期14例,占28.00%,D期11例,占22.00%,两种检查结果对比,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有效提高检出率,确定结肠癌分期,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1年5月的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肝癌50例,然后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在50例患者中,36例肝癌患者病灶密度明显高于周围证常肝组织,14例肝癌患者呈相对高密度。螺旋CT增强检查检出45例,诊断准确率为90.0%;没有检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有的病灶靠近大血管和肝脏包膜等。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可有效进行组织学分析,同时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儿童鼻咽部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T机进行扫描,比较两种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及其对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于鼻咽部解剖结构以及各类病变的显示效果、定性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为6.57Gy,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的13.13Gy(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儿童鼻咽部疾病的定量以及定性诊断结果均与常规剂量相当,但辐射剂量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初诊食管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0例初诊食管癌患者,术前分别采用CT及MRI成像检查,术后行病理分析,观察对比CT、MRI检查及联合检查T、N分期准确率。结果:MRI检查T3-T4分期准确率为84.62%,高于CT检查准确率30.77%(P0.05);联合检查T3-T4分期、N0-N1分期准确率高于CT检查准确率(P0.05)。结论:MRI检查在T1-T2分期中应用价值更高,CT与MRI联合检查在N0-N1分期具有显著优势,可指导临床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患者诊断当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经CT技术诊断的60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给予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以及低剂量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扫描方法在图像效果、发现结节的数目、肺结节形态学的特征以及对其进行定性的结果方面比较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结果上没有显著差异,而且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降低了患者辐射的危害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阐述了应用螺旋CT成像技术于泌尿器官的研究,包括贤脏,膀胱,输尿道等。结果表明这种新技术对于精确诊断这些器官的病变能提供可靠的影像数据而不会对病人产生创伤。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1987年公布的胃癌新TNM分期标准,应用灰阶实时超声诊断仪对47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诊断,并与手术、病理对照。 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的47例患者,男32人,女15人,年龄28~71岁。患者空腹8小时以上,应用EUB-4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MHz,常规探测肝、胆、胰、脾及腹腔淋巴结,饮水600~1000ml,探测胃部肿瘤浸润深度,依据新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术前分期并与手术、病理对照。 结果表明,超声对胃癌胃壁浸润深度诊断的准确率为68.1%;对腹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为80.6%;对远隔脏器转移诊断的准确率为95.… 相似文献
12.
《影像技术》2016,(2)
目的:研究探讨螺旋CT容积扫描法对胸廓股骨折及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胸廓股骨折及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3D图像,CT轴位扫描,并分析患者的X线图像,3D图像,CT轴位扫描图像的诊断结果。结果:以CT轴位扫描图像的结果为标准,其中X线诊断的灵敏度为61.55%,X线诊断的特异度为66.68%,3D图像容积重建(VR)诊断的灵敏度为98.55%,3D图像容积重建(VR)诊断的特异度为87.52%。结论 :螺旋CT容积扫描法对胸廓股骨折及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治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显示出骨折位置,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螺旋CT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及临床意义,以便提高对颅脑损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螺旋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螺旋CT的诊断主要包括:颅骨骨折、颅脑组织损伤和头皮损伤等方面,损伤常合并存在。结论:螺旋CT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疑似颅脑损伤的患者及早进行CT诊断及复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及X线在股骨头坏死分期中的诊断准确性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6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X线检查,行CT检查的为CT组,行X线检查的为X线组。比较两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的阳性检出率及0期、I期、II期、III期、IV期分期诊断检出率。结果:CT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82.6%)显著高于X线组(6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5);且CT组患者在0期、I期、II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高于X线组(均P0.05),而在III期、IV期的检出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较X线高,且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中较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俯卧位直肠充气CT检查在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内镜诊断或临床怀疑直肠肿瘤的68例患者进行俯卧位直肠充气后的螺旋CT容积平扫及增强扫描。逐例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增强特征,生长方式,侵犯层次,管周筋膜情况,管周淋巴结有无肿大及远处有无转移。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俯卧位直肠充气螺旋CT检查。表现为直肠壁局限性增厚25例,直肠壁环形增厚及变窄17例,直肠肿块26例,管周侵犯或远处转移32例。结论:俯卧位直肠充气CT检查操作简单、经济,不仅可以定位,而且还可以清晰的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直肠肿瘤的诊断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螺旋CT的引进情况,阐述了螺旋CT的原理和在应用中的良好表现,并把螺旋CT与普通CT、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分别作了比较,优劣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螺旋CT的引进情况,阐述了螺旋CT的原理和在应用中的良好表现,并把螺旋CT与普通CT、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分别作了比较,优劣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螺旋CT的引进情况,阐述了螺旋CT的原理和在应用中的良好表现,并把螺旋CT与普通CT、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分别作了比较,优劣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肾脏损伤CT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闭合性肾脏损伤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的MS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患者MSCT表现根据肾脏损伤程度、范围以及部位来分为5型,其中肾包膜下血肿诊断出10例,为Ⅰ型;肾实质局灶性挫伤诊断出9例,为Ⅱ型;肾实质挫裂伤伴肾周围间隙血肿诊断出7例,为Ⅲ型;肾实质粉碎伤伴肾筋膜外血肿诊断出3例,为Ⅳ型;肾蒂撕裂伤诊断出1例,为Ⅴ型。患者肾脏损伤分型等级越高代表附近脏器发生伴发性损伤的几率越大。结论:MSCT诊断闭合性肾脏损伤能明确的显示范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