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钊  刘利彬  向宇  方文元 《化工进展》2016,35(Z1):216-222
综述了超疏水-超亲油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油水分离材料的特殊润湿性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念,主要包括Young方程、Wenzel模型、Cassie模型以及制备油水分离材料的两种途径。然后全面介绍了金属网膜类、纺织品类、合成膜类等二维结构的油水分离材料,以及海绵、泡沫、气凝胶等三维网络状类油水分离材料和智能型油水分离材料。最后总结了目前在油水分离这一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油水分离的基本机制和理论研究不够完善,并指出开发和研究能够分离特殊油品的材料以及智能响应性可控的油水分离材料仍然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涂料用含硅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1997年以来的国内外资源,对涂料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几种将有机硅引入丙烯酸树脂的方法。例如;通过含不饱和双键的硅烷或硅氧烷直接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通过硅烷或硅氧烷中的Si-H键与丙烯酸树脂中的不饱和双键的硅氢加成反应,以及用环氧基硅烷作为带羧基或胺基的丙烯酸树脂的交联剂。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聚氨酯/硅氧烷改性纳米无机复合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硅氧烷溶胶-凝胶法、硅氧烷原位插层无机复合法以及硅烷衍生多面体笼型硅氧烷(POSS)法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应用,展望了有机硅改性新型聚氨酯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纳米材料、石墨烯、硅烷/硅氧烷等对聚氨酯泡沫进行改性及其在油水分离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改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油水分离机理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产业含油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超疏水材料特殊的表面效应,将其应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领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采用浸渍法对聚氨酯海绵表面进行疏水改性,通过对四种主要因素考察,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将0.1 g纳米Fe_3O_4超声分散于海绵表面,再用4%(wt)的硬脂酸溶液对其进行表面改性18 h,经90℃热处理6 h后即可得到磁性超疏水海绵。该材料水接触角高达158°,且可通过磁铁进行回收和驱动,在油水混合物的连续分离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对开发新型油水分离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烷及硅氧烷低聚物》是黄文润先生历时多年查阅专利文献所作的笔记。该书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的有机硅产品的开发应用技术专利,系统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有机硅的科技水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和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有机硅材料》编辑部承办的"新蓝天杯"第七届硅烷及硅氧烷低聚物技术信息交流会于4月26日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我国有机硅行业的硅烷及硅氧烷低聚物相关领域共256名代表云集本次盛会。大会开幕后,特邀报告嘉宾北京化工大学、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5):912-916
利用正辛基三氯硅烷对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得到吸油材料。考察不同溶剂、硅烷溶液浓度和浸渍时间对于样品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试对改性前后样品微观形态、结构组成及水湿润性进行表征。重点研究材料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对原油、润滑油、大豆油和柴油的吸附倍率可达7495 g/g,可用准一级吸附模型描述材料对于4种油品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样品在重复使用、油水分离和动态吸油测试中表现优异。改性三聚氰胺海绵制备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有潜力的吸油材料。  相似文献   

9.
专利介绍     
《中国胶粘剂》2005,14(9):51-52
<正>硅氧烷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中国专利1561379(2005—01-05)。一种压敏粘合剂乳液,它包括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在连续的水相内乳化的分散硅氧烷相。该分散硅氧烷相包括40%~80%硅氧烷压敏粘合剂,该硅氧烷压敏粘合剂是Tg低于-20℃的硅烷醇封端的聚二有机硅氧烷与Tg高于0℃的含硅烷醇的硅氧烷树脂的混合产物, 该硅氧烷压敏粘合剂分散在60%~20%质量沸点低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辛基三氯硅烷对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得到吸油材料。考察不同溶剂、硅烷溶液浓度和浸渍时间对于样品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试对改性前后样品微观形态、结构组成及水湿润性进行表征。重点研究材料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对原油、润滑油、大豆油和柴油的吸附倍率可达74~95 g/g,可用准一级吸附模型描述材料对于4种油品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样品在重复使用、油水分离和动态吸油测试中表现优异。改性三聚氰胺海绵制备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有潜力的吸油材料。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苯基三氯硅烷用于制备硅树脂(如缩合型硅树脂、加成型LED封装硅树脂、硅炔树脂、梯形硅树脂、聚倍半硅氧烷、改性硅树脂等)、有机硅中间体(多氯代硅烷、部分烷基化产物、新型交联剂等)、无卤阻燃添加剂、衬底修饰材料等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苯基三氯硅烷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专利     
聚合物基材用涂料  /CN 1 35 31 5 7A有机硅抗渗防水剂  /CN 1 35 31 62A有机硅组合物  /CN 1 35 3736A使用呈混合物的脲基硅烷和多甲硅烷基官能化硅烷处理金属的方法  /CN 1 35 3744A环己基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 在铂催化剂和空气或氧气的作用下、采用氢硅和环己烯进行硅氢加成反应 ,再与醇进行醇解反应。/CN 1 35 4 1 78A稳定的有机硅改性共聚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含烯基和硅氧烷基的单体与不含硅氧烷的烯类单体 ,经自由基引发的乳液共聚而成 ,硅氧烷单体所占比例可高达 35 %。 /CN 1 35 4 1 89A有机聚硅氧烷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专利     
《有机硅材料》2007,21(4):243-244
制造巯基有机基(烷氧基硅烷)的方法/CN1858053A一种有机硅复合防水涂料的制作方法/CN1858126A制造异氰酸酯基有机硅烷的方法/CN1860123A预聚物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密封剂/CN1860149A有机硅的官能化(环氧化)和这些有机硅作为防粘涂层的用途/CN1860156A具有改善的着色性的硅氧烷-丙烯酸抗冲改性剂及包含该抗冲改性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CN1860170A导热性有机硅组合物/CN1860181A表面性能得到改进的硅氧烷和用于制备该硅氧烷的可固化硅氧烷组合物/CN1860182A具有低折射率及斥水性的覆膜/CN1860196A一种防爆玻璃及其制造方法/CN18615…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与助剂》2009,(6):51-52
当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共混时,有机硅在两种材料表面显示出亲和力。有机硅的这种双向功能,被称为硅烷分子的双向反应。硅烷通过化学作用,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材料的缝隙间搭起了桥梁。由于硅烷的作用,两种材料形成了持久的化学粘接,  相似文献   

15.
结合有机硅行业技术发展现状,整理了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原料合成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的不同制备方法,介绍了其在光扩散材料、织物处理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有机硅产业发展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硅是是由粗硅烷制备的一大类材料的总称。有机硅(silicone)是以无机质硅氧烷(siloxane;Si-O-Si)为主键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天然中并不存在,可以在硅原子中导入甲基、苯基、乙烯基等有机官能基做为侧链,得到多种形状或物性的产品。具有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双重特性,具有耐热性、耐候性、机械强度、难燃性、电气绝缘性等特征。不仅可以做为100%的聚合物,也可以组合成溶剂、充填材、交联剂、乳化剂等复合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专利     
《有机硅材料》2004,18(6):45
阻燃性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阻燃性的电线或电缆,毛发用化妆品组合物,制备含有缩水甘油醚基团的烷氧基硅烷的部分缩合物的方法,具有官能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类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有机硅模塑料  相似文献   

18.
细乳液聚合制备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及其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英武  许华君  李宝芳 《化工学报》2006,57(12):2981-2986
利用细乳液聚合技术设计并制备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稳定乳液.通过细乳液共聚合反应在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主链上引入硅氧烷侧基,该基团水解后与羟基硅油缩合,引入聚硅氧烷接枝链.研究表明:(1)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比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更适合在本体系中用作共聚有机硅单体;(2)聚合过程中,乳液稳定,凝聚物很少;(3)羟基硅油能较好地接枝到丙烯酸酯聚合物主链上,接枝率在50%左右;(4)有机硅的引入减少聚合物涂层的吸水率,表面的水接触角也明显增大,显示出较强的疏水特性.有机硅含量在10%(质量)时,聚合物涂层即可显示很好的憎水特性,随着有机硅含量进一步提高,憎水特性可进一步提高,聚合物涂膜吸水率可低至5%,水接触角可高达105°.  相似文献   

19.
梁格  黄翔峰  刘婉琪  熊永娇  彭开铭 《化工进展》2022,41(12):6557-6572
超疏水三维多孔材料基于润湿性和毛细作用可有效吸附回收水中浮油,近年来在乳化液的油水分离中也得到应用。本文重点从超疏水三维多孔材料的设计制备、对乳化液的油水分离效果、油滴在材料中的分离机制3个方面展开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材料设计制备方面,以海绵为主的多孔材料主要通过修饰低表面能物质和构建粗糙结构获得超亲油疏水性,疏水改性后的材料具备较高的油吸附容量(31~131g/g)。乳化液油水分离评价方面,超疏水三维多孔材料处理的对象多为O/W模型乳化液,油浓度低、表面活性剂浓度低、液滴粒径为微米级,少见对实际乳化液的处理;应用方式包括基于吸附作用的浸泡处理和吸附协同拦截作用的过滤处理两类;分析发现影响油水分离效果的关键是材料的孔径、表面疏水性和带电性。作用机制方面,疏水多孔材料吸附乳化油的作用过程仍停留在理论推测层面,主要观点为材料通过笼状孔道结构和疏水表面高效捕集和吸附油滴,油滴聚并破乳形成油层而被分离。虽然超疏水三维多孔材料在乳化液油水分离应用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探究其对实际废乳化液的适用性,设计开发连续分离设备以实现工程应用;结合原位观测、数值模拟、力学解析等方法解析油滴在多孔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单体,采用硅氧烷水解-缩合法制备了陶瓷电阻封装胶用有机硅树脂;利用红外光谱(FT-IR)法、热失重分析(TGA)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水解温度为50℃、n(甲基三甲氧基硅烷):n(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7:1.0和n(单体)∶n(水)=1.00∶2.63时,有机硅树脂的综合性能相对最佳,并且其具有黏度小、干燥快和耐热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