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的CT检查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胃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胃癌患者中;病变位于胃窦部25例,胃底贲门部16例,胃体部7例,广泛浸润(皮革胃)2例。CT可显示局限或广泛的胃壁增厚,胃壁及腔内、外肿块的形成,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淋巴结及脏器转移,合并症表现等。结论:CT扫描不但对胃癌能做出正确诊断,而且对浸润深度的判断、淋巴结转移、脏器受侵及转移情况均可准确显示,对胃癌的分期和术前评价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俯卧位直肠充气CT检查在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内镜诊断或临床怀疑直肠肿瘤的68例患者进行俯卧位直肠充气后的螺旋CT容积平扫及增强扫描。逐例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增强特征,生长方式,侵犯层次,管周筋膜情况,管周淋巴结有无肿大及远处有无转移。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俯卧位直肠充气螺旋CT检查。表现为直肠壁局限性增厚25例,直肠壁环形增厚及变窄17例,直肠肿块26例,管周侵犯或远处转移32例。结论:俯卧位直肠充气CT检查操作简单、经济,不仅可以定位,而且还可以清晰的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直肠肿瘤的诊断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胃部肿瘤应用消化道造影、螺旋CT诊断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消化道造影、螺旋CT进行检查,对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化道造影诊断阳性42例,螺旋CT诊断阳性44例,统计学分析无差异(X2=0.713,P=0.3980.05)。结论:消化道造影和螺旋CT诊断胃部肿瘤结果具有相近性,均可以用于胃癌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4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癌,将上述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胃壁最大厚度、肿块最大切面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溃疡大小与手术病理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判断胃癌肿瘤血供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常规X线片与螺旋CT在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脊柱骨折患者分别行常规X线片与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常规X线片与螺旋CT在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参照手术证实脊柱骨折情况,螺旋CT技术脊柱骨折检出符合率(98.08%)显著高于常规X线片检查(84.61%),P0.05。结论:X线片与螺旋CT在临床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X线片成为临床骨折患者首选基础检查手段,但对轻度骨折及椎体小关节骨折、脊柱后柱结构骨折X线片的分辨率较低,而CT进行检查对细小组织结构变化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弥补X线片检查不足,临床检查应该结合应用X线片与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讨论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肠梗阻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43.5±11.5岁。通过与手术病理的对照,分析腹部CT和X线平片检查在判断有无肠梗阻及其类型、部位及病因的准确性。结果:在50例肠梗阻病例中,判断肠梗阻是否存在:CT检查诊断49例(98%),X线平片诊断41例(91.1%)(P0.05)。诊断肠梗阻部位:CT正确诊断45例(90%),X线平片正确诊断34例(68%)(P0.05)。判断肠梗阻类型:其中单纯机械性肠梗阻有36例,CT正确诊断33例(91.6%),X线平片正确诊断32例(88.8%)(P0.05);绞窄性肠梗阻有8例:CT正确诊断7例(87.5%),X线平片正确诊断诊断(12.5%)(P0.05);动力性肠梗阻有6例,CT正确诊断5例(83.3%),X线平片正确诊断4例(66.7%)(P0.05)。判断肠梗阻的病因:CT正确诊断45例(90%),X线平片正确诊断26例(52%)(P0.05)。结论:CT检查和腹部X线平片均能对肠梗阻是否存在做出准确判断,但是,相较于腹部X线平片,CT诊断肠梗阻部位、类型、病因方面准确率和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确诊为食管癌患者,对其实施CT检查以及X线钡餐检查。结果:早期患者20例,X线钡餐诊断阳性率65%,CT诊断阳性率10%。中期和晚期40例,X线钡餐阳性率97.5%,CT诊断阳性率100%。结论 :X线钡餐对食管癌患者各个时期均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但在中晚期诊断方面CT诊断更有优势。在对早期食管癌诊断中可以结合其他检查以提升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X线与CT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中央型肺癌患者82例,分别使用X线胸片、CT扫描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在准确率、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T扫描在诊断准确率、肿块位置显示等方面明显优于X线胸片,且操作简单、分别率高、层次清晰,临床上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讨论乳腺癌诊断中应用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乳腺疾病患者20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先后进行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乳腺癌的诊断率。结果: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率依次为93.00%、80.50%和77.50%,MRI诊断率明显高于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P0.05。结论:MRI能够有效诊断乳腺癌,但MRI检查费用较高,可优先使用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螺旋CT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9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和钼靶X线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评价检查价值。结果:单一螺旋CT和钼靶X线检查的阳性率均低于病理诊断(P0.05);钼靶X线+螺旋CT检查的阳性率与病理检查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中胸部CT与X线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患者中诊断效果的比较结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经常接触粉尘工作并且已经确诊为尘肺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普通的X线检查,实验组患者行CT扫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行X线检查后的诊断结果中,优片率为73.5%。实验组患者行CT扫描检查后的诊断结果中,优片率为85.3%。CT扫描检查较X线检查更能够观察大阴影的分布范围,在小阴影前后检出率方面更能够有所提升。CT扫描检查对不规则小阴影的敏感程度要明显高于X线检查。CT扫描检查的整体诊断效果要优于X线检查的整体诊断效果。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检查在临床中,对于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扩张、胸膜腔积液等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为临床中诊断尘肺病提供了更高准确性,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潘再爽 《影像技术》2013,25(4):14-15
目的:探讨上腹部创伤CT表现及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4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上腹部创伤患者CT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诊平扫,使用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结果:550例上腹部创伤中CT检查出15例肝损伤:3例肝内血肿,5例肝包膜下出血,7例肝破裂。脾损伤25例:9例腹腔积液,15例脾破裂,其中合并胰尾部断裂1例。10例肾损伤:3例肾内血肿,5例包膜下出血,2例为肠系膜撕裂伤。结论:CT检查,能清楚地显示每个脏器受损情况,并能根据CT影像更直观显示受损脏器及相邻脏器的情况,结合临床表现作出正确的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CT与X线胸片诊断鉴别肺部良性肿瘤与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院内120例疑似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病理活检或术后检查确诊良性肿瘤54例,肺癌6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CT与X线胸片放射检查,将病理活检结果作为标准,观察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胸片检查符合率75.76%,CT诊断为90.9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12例乳腺良恶性肿块患者,均开展高频彩超(观察组)与X线钼靶检查(对照组),术后对比病理检查结果。结果:高频彩超病灶诊断符合率97.76%(305/312),X线钼靶符合率为91.03%(284/31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患者,对其采用高频彩超进行检查,诊断效果好于X线钼靶检查,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选择4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均行X线腹部平片及腹部CT检查,分析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式对明确梗阻诊断的正确率、梗阻部位准确率及影片质量的差异。结果: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正确率、梗阻部位准确率及影片质量均高于X线平片。结论: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128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的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臂X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检查以及1.5T超导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成像与C臂X线血管造影检查临床结果具有一致性,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给予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成像检查可有效判定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结果:7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交感神经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椎动脉型颈椎;9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脊髓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移位—变形;6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神经根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神经根受压—移位;6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椎动脉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钩突肥大、横突孔变小—分隔;5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食管型颈椎;27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混合型颈椎。结论:CT、MRI检查对行X线平片诊断较难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行MRI、CT、X线影像学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62例(65髋),分别行MRI、CT、X线影像学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结果:MRI检查、CT检查阳性检测率均高于X线片检查,且MRI检查阳性检测率高于CT检查,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Ⅰ期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高于CT、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准确率优于X线检查,且MRI检查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X线及CT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和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吻合口瘘,所有的吻合口瘘患者均采用X线及CT诊断方法。结果:患者口服对比剂后,再实施X线造影和16排CT扫描,可以明确的诊断出瘘的大小、位置以及分布情况,同时也根据CT的特征性征象对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隐匿性瘘患者做出初步的判断,为隐匿性吻合口瘘。结论:食管癌术后会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就是吻合口瘘,由于引起每个阶段的吻合口瘘的原因都相对较为复杂,常规的X线一般很难持续摄影,但CT具有相对的优势,可以明确的检查出瘘口的具体位置、大小、吻合口周围的情况以及胸腔内的积液。此外,常规的X线造影以及口服对比剂之后再进行CT扫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对患者的状况作出初步的诊断,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因此,对于患者的生命质量存在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在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中的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23例,采用常规X线造影、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进行检查。对所有患者均给予非离子型对比剂,未显示吻合口瘘患者再给予稀钡。记录两种检查方式在吻合口瘘中的检出率。结果: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后,吻合口瘘检出率为52.2%(12/23),其中对比剂未向远处弥散有8例,弥散至胸腔膜有3例,弥散纵膈内有1例;对于未检出吻合口瘘的患者11例采用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方式进行检查,再次检出吻合口瘘有6例,给予稀钡后检出2例。结论:采用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疑似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高,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参考依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