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豆分离蛋白基可食薄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豆分离蛋白作为该膜的基材,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增强剂,甘油作为增塑剂,研制了一种可迅速溶于热水的可食薄膜。正交优化试验的结果表明:对膜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甘油的体积分数;对膜的热水速溶率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干燥温度。以热水速溶率为优选指标,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和最优配方为:干燥温度为50℃,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分数为4 5%,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分数为0 7%,甘油的体积分数为1 0%。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板浸出法在载体表面制备微米级多孔聚苯乙烯薄膜.以甲苯为溶剂、淀粉为可浸出物,将淀粉与聚苯乙烯分别按质量比1∶1、1∶2、1∶3进行混合,然后将每一种共混物以聚苯乙烯的质量分数为1%、3%、5%分别溶解在甲苯溶剂中,并将所配制的溶液通过悬涂法在玻璃载体表面制成聚苯乙烯/淀粉薄膜;再将所制薄膜采用稀释的无机酸进行处理,浸出膜中的淀粉成分,从而得到具有大小均匀、分布有序的微米级多孔结构的高分子薄膜,并对多孔膜进行接触角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S片中的多孔结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酸的种类及用量;当将薄膜浸于盐酸、硫酸或硝酸中时,以硝酸对淀粉颗粒的浸出效果为最好,所得薄膜的孔径基本介于微米级大小,且孔径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3.
金属-类金刚石薄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金刚石膜中的金属粒子可缓解类金刚石薄膜中由于制备态产生大内应力而导致的膜厚受限这一矛盾,能显著改变薄膜各种性能.述评了金属-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工艺、不同金属粒子对DLC薄膜形态、键结构、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的影响,指出在金属粒子对DLC膜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方面还有很多待确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和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对淀粉膜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淀粉膜表面羟基取代度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用十二烯基琥珀酸酐表面改性时,影响羟基取代度的最重要因素是酸酐稀释倍数;用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时,影响羟基取代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平衡环境的湿度;将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和辛烯基琥珀酸酐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对淀粉膜表面改性,影响其羟基取代度的最主要因素是碱溶液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5.
淀粉基/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淀粉和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丙三醇为增塑剂,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淀粉基/聚乙烯醇生物薄膜.考察了料液浓度、原料配比及增塑剂含量对复合薄膜力学性能、耐油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最佳料液浓度为7.5%;聚乙烯醇的含量越高,共混膜的综合性能越好;当淀粉、聚乙烯醇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6∶4时,制备的淀粉基/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13.3MPa和160%;偏光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其相应材料的结晶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从橘皮中提取果胶,探讨果胶膜成膜因素对制备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制备膜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酒石酸酸解盐析法提取果胶效果最好,提取率达10.35%;果胶质量分数、变性淀粉质量分数及助膜剂质量分数均影响制备果胶膜的抗拉强度;影响制备果胶膜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顺序为助膜剂质量分数〉果胶质量分数〉变性淀粉质量分数,果胶质量分数2.5%、助膜剂质量分数3.0%、变性淀粉质量分数10.0%为制备膜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的掺杂纳米金刚石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石膜有着高的热导率、宽禁带、高的介质击穿场强、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优点,是非常理想的半导体材料.本文介绍了掺杂纳米金刚石薄膜作为半导体器件工作层的优点,综述了金刚石p型掺杂和n型掺杂的研究现状,并对影响纳米金刚石薄膜生长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金刚石膜在半导体器件的应用趋势,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用sol-gel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WO3电致变色薄膜,用光学显微镜对所有薄膜进行拍照,对比薄膜的成膜情况.经观察发现,薄膜前驱液浓度、拉膜速度和杂质对成膜性均有显著影响.从拉膜的过程方面讨论了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淀粉和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淀粉基生物降解性塑料薄膜。讨论了共混和降解机理,并研究了制备过程中诸因素对薄膜性能及其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机械成膜法(MCT)作为一种新型的成膜工艺,是基于球磨机运行过程中基材与粉末颗粒之间的摩擦与冲击而开发的,它具有简便、低成本且高效等特征。通过MCT法,在基材(氧化铝球、不锈钢球等)上能制备出多种金属薄膜,如Ti膜、Cu膜、Ni膜、Fe膜、Zn膜。本文从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因素4个方面研究了成膜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将成膜过程概括为黏附成核、离散岛状的形成和连接、连续薄膜的形成和增厚、薄膜的剥落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两步MCT法,在氧化铝球上直接制备金属与氧化物复合膜。在MCT法成膜技术的应用方面,本文重点探讨了多种光催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半湿润的南京地区,以微型马铃薯荷兰七号为指示作物,采用平地起垄覆膜的种植方式,分别选用黑色地膜(BM)与普通白色地膜(WM)做比较,并以不覆膜的平地作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微型马铃薯生理指标、产量以及种植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发现BM处理下微型马铃薯的淀粉质量分数和产量最高,较WM处理增产31.1%,较CK增产43.7%;覆膜处理显著降低了耕层土壤的速效钾质量分数,BM处理下耕层土壤的速效磷质量分数最低,但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覆膜处理有效提高了微型马铃薯出苗期的耕层土壤含水量,BM处理下微型马铃薯生育期内的表层土壤温度明显低于WM,且高于对照,对微型马铃薯的生长更有利.  相似文献   

12.
添加几种淀粉对鲜河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早糙籼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鲜河粉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蕉芋淀粉、马蹄粉,并对河粉的粘合性、弹性、咀嚼性、拉伸强度、断条率等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进行了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鲜河粉添加淀粉的优化配比为5%玉米淀粉、2%蕉芋淀粉、2%马铃薯淀粉、1%马蹄粉.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了探讨番薯干燥的热传递特性,在对流热风干燥实验装置中进行了番薯片薄层干燥实验,研究了干燥温度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将试验的水分比与数学模型进行了拟合,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并关联了其与干燥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对干燥过程影响显著;用Logarithmic模型来描述番薯片热风干燥动力学令人满意;番薯片厚度为2mm时,随风温升高,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从2.9616×10^-10m^2/s增大到4.6939×10^10m^2/s,并符合阿累尼乌斯方程,活化能为23.29kJ/mol。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玉米淀粉/明胶/胡萝卜可食性膜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玉米淀粉、明胶和胡萝卜浆料为基质,以甘油为增塑剂,采用流延成型制备了可食性膜。研究了壳聚糖、玉米淀粉、明胶和甘油添加量对可食性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玉米淀粉和明胶的增加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可食性膜的拉伸强度,对可食性膜的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影响较小;甘油的增加使可食膜的拉伸强度减小,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增大。此外,壳聚糖、玉米淀粉和甘油的增加对可食性膜的颜色影响较大,而明胶的增加对其颜色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湿法共混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淀粉食品包装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和甘油为增塑剂,将玉米淀粉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直接湿法共混得到母粒,进而流延制备了PBS/淀粉薄膜.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用甘油/水混合增塑的淀粉可以在PBS基体中均匀的分散,与淀粉干法填充改性相比,原位塑化后的淀粉与PBS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薄膜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甘油∶水为1∶2,增塑剂用量为淀粉的15%时,薄膜的横纵向拉伸强度在淀粉含量为11.5%时最高,此时横纵向断裂伸长率分别较纯PBS薄膜提高了147.2%和51.3%,横纵向直角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160.8%和57.3%.随淀粉填充量的不断增加,薄膜的横纵向拉伸强度和直角撕裂强度都有所下降,但横纵向断裂伸长率却在淀粉填充量为30%时最高.在淀粉填充量高达25%和30%时,薄膜横纵向拉伸强度仍分别可以满足GB/T 4456—199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中规定的A类优等品和合格品的要求.该薄膜材料在满足食品等包装使用需求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并且可以完全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16.
研究热水热烫和蒸汽热烫(温度为100 ℃,处理时间均为5、10、15、20 s)对土豆、藕、白萝卜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褐变强度(BD)的影响,并对真空包装下3种根茎菜在4 ℃贮藏下微生物生长及品质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实验结果如下:2种热烫方式均可以有效抑制3种鲜切菜的褐变,但蒸汽热烫对PPO活性钝化效果较热水热烫更为显著,蒸汽处理15 s后PPO残留活性下降至30%以下,而热水热烫20 s后PPO残留活性仍然在50%以上;在贮藏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种鲜切菜的硬度显著下降,而微生物数量和总色差显著上升。当贮藏7 d时,白萝卜的硬度变化最大,下降了23.3%;藕的微生物数量增长最大,增加了1.75个对数;土豆的总色差值(ΔE)增加最多,为33.49。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蒸汽热烫处理3种鲜切菜,能有效抑制褐变,有效地保持蔬菜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以食用级淀粉及无毒偶联剂对低密度聚乙烯进行填充改性,考察可食用淀粉的种类及用量对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无毒铝酸酯偶联剂种类、用量对填充体系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填充效果总体优于土豆淀粉和红薯淀粉,且淀粉用量以30份为宜。填充前,对淀粉进行干燥处理,有利于偶联剂作用的发挥以及提高体系的冲击强度。无毒偶联剂用量为1%时,材料冲击强度较处理前提高近50%,断裂伸长率提高168%。  相似文献   

18.
利用恒沸混全物组分间在空气中扩散系数的差异,使恒沸物在温差作用下的充有空气膜的两板间作扩散,可使恒沸物的组分获得分离。本文建成了平板式扩散蒸馏装置,用异丙醇-水-空气系统作了试验,获得了分离因子,扩散通量与冷热板温度,进料组成,气膜厚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甘薯淀粉的增白及其品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破碎后经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严重影响淀粉的白度。本文通过抗坏血酸和亚硫酸钠对PPO的作用,研究了抗坏血酸和亚硫酸钠单独及混酯对提高淀粉白度的最佳添加量。同时,为判断增白后的淀粉是否发生变性,对淀粉进行了品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