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山西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丽 《中国水利》2013,(12):4-7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煤长水短,十年九旱,地下水严重超采,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系统分析了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资源变化的状况,指出了山西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措施和主要手段,表明经过不懈努力能够再现"美丽山西"。这些措施和手段为:大力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水生态文明,维持水生态系统健康等。  相似文献   

2.
正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脆弱的山西必须努力破解"水瓶颈"。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山西水利突出抓好大水网攻坚和河流生态修复两个重点,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农村饮水、水保生态三大任务,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运行与河道管理、防汛抗旱减灾、水利改革创新四项能力,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22亿元,交出了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山西水利答卷"。  相似文献   

3.
山西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381m^3,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水资源持续衰减,水供需矛盾尖锐;水资源调控配置能力低,水源建设严重滞后;水源结构不合理,地下水超采严重;煤炭开采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当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成为不可忽视、不容回避的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孟杰 《中国水利》2010,(22):64-65
<正>山西是全国最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水资源紧缺和供水危机严重制约和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实施了"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这一大型跨流域调水项目。2003年10月引黄河水流  相似文献   

5.
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山西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22~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办公室联合主办了“山西水资源管理及灌溉现代化国际论坛”。山西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0m^3,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山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供水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山西还存在水资源调控配置能力低、水源建设严重滞后和水源结构不合理、地下水超采严重等现象,水的社会管理矛盾十分突出。论坛以山西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出发,精心谋划山西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治本之策。会上,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作了“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山西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科学论述了建设节水型社会对山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本刊摘要刊发胡四一副部长的专题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态农业是山西省保证粮食(食品)安全、实现农业生产和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是山西的用水大户,水是农业的命脉。当前水资源短缺、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用水浪费、农业用水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等水问题已构成山西生态农业建设的最大障碍。文中就实现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保证山西生态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几个县(市)水市场调研为依据,分析研究了县、乡、村水市场如何构建,县域水权的交易原则、范围、条件,以及交易办法、程序、管理等.对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实现水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西农村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通过分析水资源管理、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的一些建议,即大力宣传法规,加大水政执法力度和岩溶大泉保护力度,减少农业污染,改善水环境条件等。  相似文献   

9.
山西是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十分贫乏,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使山西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更加严重,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山西之长在煤,山西之短在水,这是我们山西最基本的资源特征。山西水资源紧缺,首先是先天不足。山西十年九旱,降雨量少,蒸发量大,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573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亩均占有仅24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乎的13%。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总量的60%在山高、谷深、开发难度大的东、西山地区,全省较大泉水流出量26.8亿立方米,就有10亿立方米出露在省界附近。其次是水资源采补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10.
蔡媛嫒  唐瑾 《中国水利》2010,(6):26-27,36
<正>"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一直困扰和制约着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山西省委、省政府着眼长远发展,于2007年初做出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地面调查、物探、钻探及水文地质试验等联合方法,调查了广西大新县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性,调查得出该区岩溶发育,岩溶地下水以地下暗河及岩溶泉形式为主,地下水丰富,开发潜力大.并评价了大新道班及北山村水源地的水文地质参数及地下水开采能力,建议分别以溢洪天窗作为抽水点和分散布井方式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为了不引起岩溶...  相似文献   

12.
论西北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郭占荣  刘花台  朱延华 《水利学报》2001,32(6):0037-0041
本文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和水循环特点、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总结了西北地区多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出今后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即提高社会对西北地区地下水的认识,适度增大地下水开采;充分发挥地下水的一态环境调节作用,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遵循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相互转化规律,提高水资源总体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涵养相结合;加强西北地区地下水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青海乌兰盆地面临的以水定产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乌兰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情况,评价其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潜力,基于乌兰盆地地下水赋存规律,结合勘查结果和拟建水源地开采布局等情况,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乌兰盆地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8.5万m3/d,地下水资源开采系数小于0.4,开采程度低,综合分析认为乌兰盆地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西北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生态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分析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流量衰减、水质恶化、植被退化、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与盐沼化、湖泊萎缩或干枯等生态环境效应,解析西北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水位埋藏、潜水矿化度、包气带岩性与结构、土壤含盐量等地下水状态变量及其生态功能,提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与步骤:地质生态环境野外调查、地下水系统模型、地质生态环境系统模型及面向生态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最后就地下水系统参数确定和评价模型运转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工程的实施,城市供水安全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以沈阳市为例,基于地下水数值模型对沈阳市压采后的地下水环境演变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后沈阳市供水安全面临的风险,探讨规避城市供水风险的措施,旨在为推进地下水封井压采、水源置换及构建城市安全供水保障体系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开发利用程度,超采及开采潜力区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沙漠化扩大;灌溉等盐渍化有所扩展,草场退化等环境问题;建议根据水资源潜力和环境容量制定合理开发规划,量入为出,以供定需。以系统观点整体规划流域上、下流的供水;规划管理必须确保绿洲的安全用水和生态用水,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水资源的价值是其有用性和稀缺性决定的,因此,加强对有限资源的科学、合理地评价和预测,包括对地下水资源科学、合理地评价和预测是十分必要的,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疆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严重,造成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孔雀河沿岸植被稀疏、局部地下水水质劣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针对这一问题,对库尔勒市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水位动态法、开采系数法、引发问题法等3种不同的方法对超采区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库尔勒市地下水埋深呈逐年增大趋势,2003-2017年地下水位统测点水位下降速率最大达5.33m/a,乡级行政区地下水开采系数最大高达6.18。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为819.86km2,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为709.98km2,一般超采区面积为109.88km2。同时提出科学合理的地下水压采方案和措施,为库尔勒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地下水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旱涝碱咸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平原东部淡水资源短缺,旱涝碱成灾害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海河的治理,解决了排洪排涝排咸出路。春季开发利用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夏季利用伏雨洗盐排咸,增大降雨入渗,减少径流流失,防治渍涝灾害,把降雨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秋冬引蓄河水,回灌地下水补源。以土壤与潜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地下水库,以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为指标,最大限度地把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促使水资源采补平衡,降雨灌溉淋洗脱盐强于干旱蒸发积盐过程,地下水淡化强于矿化过程。实现旱涝碱咸综合治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原阳县地下水分为浅层水、中深层水和深层水,分析了三种地下水的分布情况、水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浅层水总硬度含量超标的问题。经过计算,适合开采利用的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约为3万m3/d。提出了原阳县水源地开采和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立健全水源地的保护机制,建立卫生防护带,制定水源地生产井的施工工艺,做好水源地开采监测工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