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湖南桃江半边山前寒武纪内潮汐沉积及其共生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桃江半边山前寒武纪马底驿组为一深水重力流沉积、深水牵引流沉积与深水原地沉积共生组合。原地沉积为水平层理发育的暗色泥板岩。重力流沉积为暗灰、灰色的厚层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和薄-中层浊流沉积组合。深水牵引流沉积为内潮汐沉积类型。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以发育透镜状、波状、脉状层理、双向交错层理、波痕等沉积构造为特征。深水原地沉积与异地沉积在剖面上组成了复杂的复理石韵律。研究表明研究区内潮汐沉积属于水道型内潮汐沉积。  相似文献   

2.
鲍玛序列各段都存在不同的成因解释,沉积物重力流及深水牵引流理论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鲍玛序列所代表的真正含义。等深流,内波流及内潮汐流等深水牵引流,沉积物重力汉引发的牵引流对早期重力流沉积进行改造,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沉积物重力流-深水牵引流沉积组合,该组合类似于鲍玛序列的沉积特征,在实际解释中极可能将其归为具鲍玛序列的浊流沉积,这可能是产生鲍玛序列多解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深水牵引流沉积包括等深流沉积和内潮汐、内波沉积两种类型。本文综述了深水牵引流沉积的研究历史、现状与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深水沉积特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深水沉积根据沉积物来源可分为深水异地沉积和深水原地沉积.深水异地沉积是指海洋或湖泊深水区经横向运移而形成的沉积,它是相对于垂直降落沉积作用形成的原地沉积而言的.通常前者形成的沉积物比后者的粒度粗.深水异地沉积主要包括重力流沉积和深水牵引流沉积;深水原地沉积主要包括深水页岩沉积和深水岩盐沉积.重力流沉积还可按其发育于各种不同的沉积环境而形成独具一格的沉积体系,划分为扇状沉积体系(海底扇或湖底扇)、沟道或槽谷沉积体系、层状或带状沉积体系等.深水牵引流沉积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沉积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深水牵引流沉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等深流沉积和内潮汐、内波沉积.深水牵引流沉积的储集性能优于浊流沉积,故具有非常重要的含油气潜能.  相似文献   

5.
东非海岸盆地深水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气富集的深部地层,缺乏对第四系深水沉积的研究。文中利用二维地震资料,对东非坦桑尼亚和鲁伍马盆地第四系深水区的深水沉积开展研究,查明了沉积类型,划分了沉积单元,对深水沉积建立了沉积模式。研究表明:1)研究区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等深流沉积、等深流与重力流交互作用沉积,分为峡谷、水道、漂积体及块状搬运复合体4种沉积单元。2)研究区深水沉积由北至南差异明显,坦中地区深水沉积规模较大,主要发育重力流水道及丘状漂积体;坦南地区发育峡谷,深水沉积规模整体较小;鲁北地区深水沉积规模较大,发育有峡谷、水道及席状漂积体。3)海底地形的差异导致坦中地区的重力流能量较弱,坦南地区和鲁北地区的重力流能量较强;在海底地貌的限制下,等深流沉积在坦中地区形成丘状漂积体,在鲁北地区形成席状漂积体;坦中南部的等深流与重力流发生交互作用,发育向南迁移的侧向迁移水道。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莺歌海盆地深水沉积中内波内潮汐与重力流沉积特征,将成像测井引入对内波内潮汐和重力流沉积序列的研究中,结合岩心、地震和核磁测井资料建立了内波内潮汐沉积解释模型,在海底扇(水道和朵叶体)沉积背景下,对内波内潮汐和重力流沉积进行了系统分类,并对不同沉积相背景的储层物性特征做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带西北部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沉积微相可精细划分出5种水道类型和3种朵叶类型;内波内潮汐沉积受控于基准面变化,基准面相对较高时或古构造埋深较深时更容易形成该类沉积,从下到上可以形成4个沉积序列:内波内潮汐(改造)沉积(S1),重力流沉积(S2),内波内潮汐(改造)沉积(S3)和远洋泥沉积(S4)。同重力流沉积相比,内波内潮汐形成的储层物性更好,勘探评价时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7.
深水异地沉积是沉积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包括深水重力流沉积和不牵引流沉积两大类,对重力流沉积和深水牵引流沉积的特征,沉积类型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其油气勘探意义,并分析了深水牵引流沉积潜在的油气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8.
深水牵引流沉积特征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深水牵引流沉积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沉积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深水牵引流沉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等深流沉积和内湖汐、内波沉积。等深流沉积研究从60年代中期起步,至今已有长足的进展,尤其是现代等深沉沉积研究方面。目前对等深流沉积的形成机理、结构、构造、层序、岩相特征及鉴别标志方面已有很深的认识。等涤岩丘的发现是该领域最为重要、最具特色的突出成果,已在深海区发现大量规模可与海底扇相比拟的大型现代等涤岩丘,地层记录中也有发现。内潮汐、内波沉积研究始于叨年代初期,进展很快,现已对其形成机理、结构、构造、层序、岩相特征及鉴别标志进行了系统研究。我国浙西和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的内潮汐、内波沉积已成为该领域的典型研究实例。深水牵引流沉积的储集性能优于浊积岩,故具有非常重要的含油气潜能。  相似文献   

9.
内波、内潮汐沉积——一个潜在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波、内潮汐沉积是近10余年发现和研究的一种新的深水异地沉积类型。现代海底普遍发育由内波、内潮汐引起的深水牵引流,内波、内潮汐不仅可形成各种厘米级的深水牵引流沉积,还可建造千米级的大型沉积物波。这种深水异地沉积是一个潜在的油气勘探新领域。我国塔里木盆地已发现了这种沉积类型,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
库南一井寒武-奥陶纪时期恰好位于塔里本地块乐部碳酸盐台地边缘与塔东槽盆之间的过渡带上,其沉积作用与沉积特征均不同于两侧的浅水碳酸盐台地和深水槽盆。已鉴别出的沉积作用包括深水原地沉积、深水等深流沉积、深水重力流沉积及重力滑塌沉积。自早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经历了从深水槽盆至深水斜坡环境的演化,反映了碳酸盐台地边缘不断向盆地推进(加积)的过程。深水缺氧盆地的原地沉积物是较好的生油岩,但已达到过成熟阶段,所换算的镜质体反射率值(R_0)为1.74%~2.04%,因此,已不具生油能力,但仍可作为较好的气源岩。  相似文献   

11.
内波、内潮汐沉积是近10多年来沉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简要介绍了海洋学方面有关内波、内潮汐的认识、观测和研究,回顾了内波、内潮汐沉积的研究历程.重点介绍了已发现的内波、内潮汐沉积的特征、沉积层序、微相类型、沉积模式以及深海大型沉积物波的内波成因机理,阐述了内波、内潮汐沉积的研究意义.最后指出了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利用岩心、微电阻率成像和常规测井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东方构造带SY区和SE区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流组一段地层发育一套海底扇背景下细粒沉积体,在重力流沉积过程中受到深水牵引流中的内波内潮汐的改造,形成了5种典型的岩相类型:(1)双向砂纹层理细砂岩相;(2)波状、脉状和透镜状层理砂泥互层相;(3)双泥岩纹层、泥质条带细砂岩相;(4)块状层理、递变层理细砂岩相;(5)漂浮泥屑、泥砾细砂岩相。研究表明,SE区黄流组一段整体上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少部分内波内潮汐沉积,同时可见重力流和内波内潮汐沉积互层。   相似文献   

13.
湖北京山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主要为一套深水碳酸盐岩,它以深水源泥晶灰岩沉积为主,夹有多种不同成因类型的异地沉积。详细论述了该区大冶组深水沉积的成因类型及其沉积特征,划分了沉积相带,并对该区的古地地理格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过去视为浅水沉积的“芬卡苏砾岩”,实为深水海底水道中的重力流及其伴生沉积。识别出5种重力流沉积相:(1)含砾泥岩相,(2)富基质砾岩相,(3)贫基质砾岩相,(4)块状砂岩相,(5)递交砂岩相。其中(1)和(2)为碎屑流沉积,(3)和(4)属颗粒流沉积,(5)为浊积岩,包括高密度和低密度浊流沉积。与其伴生的相有:(6)暗色泥质岩相:悬浮沉积,(7)扭曲层相:滑塌沉积,(8)双向交错纹理砂岩相:内潮汐沉积,(9)单向交错层-交错纹理砂岩相:叠加有内波作用的内潮汐沉积。上述九种相构成了5个有规律的组合,反映海平面持续上升,物源区不断远离沉积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灰沟地区下奥陶统石灰沟组主要为一套深灰色至灰黑色页岩夹砾屑灰岩、砂屑灰岩、砂岩及粉砂岩.多泉山组主要为浅灰至深灰色薄层混晶灰岩,顶部有砾屑灰岩。研究表明,其中的暗色页岩主要为斜坡至盆地的深水细粒沉积,砾屑灰岩具有碎屑流沉积的特征.属碎屑流沉积.而砂屑灰岩、砂岩及粉砂岩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应为浊流沉积;研究区早奥陶世沉积环境主要为广海陆棚、斜坡至盆地边缘.早奥陶世早期到晚期为水体逐渐加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和已发现油田实例分析,对传统深水重力流沉积进行了厘定,认为深水重力流沉积可划分为分异好的浊流沉积和分异差的块体流沉积,前者中富砂浊积体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富砂浊积体由水基的浊流砂(砾)、泥基的碎屑流沉积和牵引流沉积组成.从汇水区到盆地中心,一次浊流沉积可分为4个阶段:即路过沉积、限制性浊积沟道、沟道和朵...  相似文献   

17.
深水区水动力条件复杂多样,重力流、等深流与内波及内潮汐等作用均显著,其相互作用明显,并形成丰富多样的沉积体。 根据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重力流与等深流交互作用沉积的类型、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区重力流与等深流极其活跃,发育典型的重力流与等深流交互作用沉积,包括峡谷、单向迁移水道、大型长条状漂积体、限制型漂积体及陆坡席状漂积体等。 中上陆坡区发育北东向迁移水道、大型长条状漂积体及少量陆坡席状漂积体,为重力流与北东向运动的中层水等深流共同作用区。中下陆坡区发育南西西向迁移水道、朵叶、水道-堤岸、大型长条状漂积体、限制型漂积体及陆坡席状漂积体等,重力流与深层水等深流作用明显。 重力流与等深流交互作用可形成单向迁移水道,迁移方向与等深流运动方向相同。等深流可对重力流沉积物进行搬运、改造、再沉积并形成漂积体、偏转型的朵叶和不对称堤岸。  相似文献   

18.
等深流沉积是深水牵引流沉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根据粒度特征,可将等深积岩划分为泥级,粉砂级,砂级和砾级等类型,它们可以组成特征的细-粗-细垂向沉积层序,从产状,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垂向层序和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等深流沉积的若干鉴别标准以及其他类型深水沉积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