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担水沟地区的地质调查,研究了担水沟断层的野外地质特征及镜下显微构造特征,配套分析了区域内各期节理的发育情况,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恢复了担水沟断层的演化,并说明了其对北部担水沟井田地质构造形成的控制情况。结果表明:担水沟断层主要经历了燕山晚期近S-N向拉张作用、四川期S-N向反转挤压作用和喜马拉雅期同生正断层的叠加改造作用。在担水沟断层早期伸展作用时期,伴生了井田内部NW~NWW方向的正断层;四川期担水沟断层的逆冲挤压阶段控制了井田的总体格局——为一南陡北缓的轴向近EW的不对称向斜。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7):190-192
基于林西矿矿井生产资料和地质勘探结果,以解析构造发育特征为基础,深入探讨了井田断层、褶皱和岩浆岩对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林西矿以褶皱构造为主,受褶皱和F1断层影响发育较多小型高角度正断层,且多为开放性断层。断层的开放性为瓦斯的逸散提供良好的通道;而断层与煤层接触对盘岩性的透气性越好,越有利于瓦斯逸散。  相似文献   

3.
在矿井和野外构造观测的基础上,利用赤平投影进行了层面校正,结合野外实测共轭节理和区域构造背景,探讨了阳泉新景矿井的构造特征及其矿区演化。研究表明:新景矿井主要以NNE-NE向的褶皱为主,控制着井田的主要形态,大断层不发育,小断层成群出现;矿区煤系形成后主要经历了3期构造应力场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井下地质调查,研究了东坡井田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展布规律.表明东西向构造以褶皱为主,北东向构造以断层为主,两个方向的构造相互影响.已采区中、小型断层和褶皱的展布具有方向性和分区性等特点,断裂和褶皱构造构成东坡井田基本构造轮廓,并且严重影响着工作面的设计和生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普安地瓜二井田的勘探资料以及附近矿区的资料分析,得出了该区域地质构造框架是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综合作用,叠加而形成的旋卷、扭动等构造。如在本井田内构造发育规律明显,受旋钮构造的控制和作用,以F1和F13断层为界的井田西边主要发育近东西向的褶皱,而井田东边主要发育北东向的断层。同时该区断裂带明显具有压性、张扭性、压张力学性质复合的特征,也可表明受旋钮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6.
担水沟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变形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布置担水沟断裂带围边煤矿采掘工程,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对构造岩和构造煤显微构造分析,探讨了担水沟断裂带显微构造发育特征及变形环境,并以此研究担水沟断裂带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以脆性显微构造发育为主,表现有EW、SN、NW-SE、NE-SW向的张裂隙,反映了一种张性应力-应变环境,同时岩组分析14块样品中有11块出现单斜对称,且近EW向极密对称方向的最大极密值达到8.44%,作用强烈;表明受到4个期次的构造应力场作用,分别为NW-SE向挤压、近SN向拉张、近SN挤压、NW-SE向拉张作用,但以燕山晚期的近EW向挤压应力、SN向拉张作用为主,对煤层赋存状态具有较为强烈的改造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查明彬长矿区小庄煤矿构造发育的特征,依据小庄煤矿以往地质勘查、建井及生产过程中的地质构造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矿区内褶皱和断层的发育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结果显示:该矿区地质构造以NEE向宽缓褶皱构造为主,其间发育有NWW-EW向中小型褶曲,并伴有小型断裂构造,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带性;NEE向褶皱和NWW-EW向褶曲在平面上具有近似平行排列的特点,并与井田南部NE向高角度正断层交错分布,个别褶曲被断层切割破坏,并分析了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洪波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0):134-138
邢台邢东矿设计年生产能力60×104t,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一次采全高、综合长壁采煤法采煤.井田内含煤16~18层,其中2#、6#、7#、8#、9#煤层为主采煤层.井田内地质构造发育,尤以断裂构造大量发育为特点,成为影响和制约煤矿生产和煤矿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井田断裂构造的发育特点,总结其变化规律、分析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等,对煤矿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井田内地质构造的统计和分析,井田内发现大型褶皱2个,褶皱宽缓、开阔,密度仅为0.15个/km2.全区共有166条断层,多呈NE向,优势方位在NE40°~NE70°之间.其西北部和南部断层比较发育,东部和中部断层不发育且都是正断层.根据断层的生成时间及其产状,可将井田内及其边界断层分成两组.第一组是燕山期生成的走向NW25°左右的井田边界断层,第二组是喜山期生成的走向NE~NEE向正断层群.  相似文献   

9.
为了查明新田煤矿煤系地层顶板灰岩含水层岩溶发育规律及地下水赋存特征,矿井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及实施水文地质补勘探查了岩溶发育规律;通过放水试验及连通试验查明了井田内断层导水性;取水样分析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田煤矿煤系地层顶板岩溶发育深度可达到埋深412.82m,岩溶在平面上受地形、构造控制明显;井田边界F1断层为一不导水断层,是矿井水文地质边界,井田内断层具有导水性,是灰岩含水层向矿井采场充水的通道;大气降水对含水层具有补给作用,从而间接向采场补给。  相似文献   

10.
贵州瓮安—福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磷矿区,高坪—白岩背斜磷成矿带上的磨坊磷矿段,具有磷品位高、矿床规模大的特点。对磨坊磷矿段的褶皱、断层进行规律总结,同时结合裂隙方位玫瑰花图和极点等密图分析,将矿区构造划分为四个序次的构造活动。第一序次构造活动形成本区褶皱和南北向断层,褶皱构造控制了磨坊磷矿的分布,断裂构造受褶皱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近南北向F_1和F_5形成矿段的断层构造格架,对其它方向的断层起到限制作用;第二序次主要以北西组、北西西组与北东组构成的断层为主,在区内广泛分布、强度大。第三序次为小规模的东西向断层,局部错断北东向断裂。第四期次为燕山期构造的活化和加强。  相似文献   

11.
张军工 《煤炭工程》2005,(12):57-59
井田主期构造控制着采区次级构造,济宁二井田地质构造复杂,中小断层发育,严重影响矿井的机械化生产,因此研究大中小断层之间的发育规律,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根据生产过程获取的地质资料和井田构造特征及体系演化,对井田三采区中小断层的展布规律与边界大断层构造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了边界断裂对采区断层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断层对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矿井瓦斯综合防治提供指导,研究了断层对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采用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从断层力学性质、断层两盘岩性、断层规模、断层埋深和现代构造应力场等5个方面,研究了裴沟煤矿杨河井田边界走向正断层对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杨河井田边界走向正断层属于开放型断层,有利于瓦斯逸散,井田中部远离边界断层处瓦斯含量较大,向深部和浅部靠近边界断层处瓦斯含量逐渐减小,煤层瓦斯赋存具有明显受断层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翟镇煤矿2#煤层开采过程中获得的断层资料为依据,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井田内小断层的成因特征及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井田经历不同时期的构造应力场后形成了4组方向的断层构造,后期形成的NE向断层切割较早发育的NW向断层,井田内断层密度分布不均,其中,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井田东部。通过断层特征分析总结出井田内小断层具有方向性、分区性、分级控制性和成带性等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该文主要研究肥城煤田国家庄井田构造展布特征,包括断裂和褶皱的发育规律,得出该区构造演化为五期构造应力场的叠加,致井田内断裂发育四组,分别为NE向、NNE向、NW向和NEE向,区内褶皱总体为一宽缓向斜构造,轴向N50°E左右。  相似文献   

15.
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和井田地质填图、钻孔穿见、矿井揭露及二维地震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论述了禹州煤田仟祥井田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煤层煤体形态、矿井涌水量及瓦斯等的影响.在区域构造的控制下,井田内构造以燕山期北西西向断裂为主,形成区内二1煤层在空间上由南向北台阶状的构造格架.研究表明:断层附近,煤层厚度一般较薄,远离断层则...  相似文献   

16.
煤层底板断层构造的复杂程度对煤矿开采、瓦斯突出、矿井突水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矿井的生产资料,主要利用分形理论对潘三矿西翼8煤层底板断层构造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对勘探阶段所进行的断裂分维可以代表井田的断裂构造发育程度,井田内断裂分维值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济宁二井田构造规律分析,得出了井田褶皱和断裂构造特征,分析了断层形成的力学性质,为矿井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构造、矿井构造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矿井瓦斯含量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袁店二矿的矿井构造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区域构造特征,但又具有其特殊性。研究区内褶皱构造不甚发育,断裂构造发育,以东西向和北北东向高角度正断层为主,且呈网格状组合,将井田切割成若干大小不一的断块;区内特殊的地质构造特征控制着瓦斯赋存,从而造就了瓦斯含量分布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整理了良庄井田4煤揭露的299条小断层构造资料,对井田进行分区,计算了小断层的密度,总结出井田内小断层发育具有分区性、方向性、成带性、多为高角度正断层的特点,并推测出研究区内小断层是由于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南北向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断裂构造发育对煤层稳定、开采技术条件及安全生产影响的重要性,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大量钻孔及矿井揭露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屯井田构造形成机制,该井田自古生代以来先后经历了3期构造应力场,形成正断层控制的断裂断块组合,断裂构造以NE及NNE向最为发育,在剖面上构成地堑、地垒构造形态,煤系被保存于地堑、地垒或阶梯状断裂组成的断块构造中。井田煤层小断层发育,其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某些小断层表现出层滑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