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低渗透砂岩油藏已成为胜利油田重要的勘探增储目标。截至2010年底,低渗透砂岩油藏控制储量近3×108t,这些控制储量升级潜力如何,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方法及标准。通过系统摸底济阳坳陷低渗透砂岩控制储量现状,结合"十一五"以来控制储量升级探明储量特点分析,对影响控制储量升级的主控因素及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能因素、储量规模、井网密度是影响济阳坳陷低渗透砂岩控制储量升级的主要因素,而不同储层类型低渗透控制储量对井网密度要求不一样。已升级与未升级控制储量参数相结合,建立了低渗透砂岩控制储量评价标准。应用建立标准对现有低渗透砂岩控制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当前胜利油田勘探发展特点,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叙利亚Oudeh油田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开发中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储量动用。油藏采用天然能量水平井开发方式,开展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井极限动用半径影响的研究很有必要。为了研究启动压力梯度对开发的影响,首先,通过室内实验确定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得到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关系。其次,基于水平井椭圆流动的拟三维方法,建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水平井xy平面和yz平面的压力梯度计算模型;最后,采用稳态逐次逼近非稳态的方法,确定油藏水平井的极限动用半径;同时,建立水平井在拟三维中的极限动用半径图版。研究结果表明,除原油粘度高这一因素外,启动压力梯度是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油井动用程度低的另一主要因素;水平井中的流体在xy平面上为线性流动,在yz平面上近似为径向流动,水平井在xy平面上的极限动用半径明显大于yz平面上的极限动用半径。在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中,需全面考虑水平井在xy平面和yz平面上极限动用半径与储层厚度之间的匹配关系,合理部署井网,以达到扩大油藏整体动用范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资源量丰富,已动用地质储量9.4×108t,采出程度为13.3%,未动用储量2.1×108t,提高采收率及效益动用面临注不进、驱不动、波及差等诸多难题。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胜利油田攻关创新压驱技术。综合运用地质学、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理论和方法,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形成了压驱油藏适应性评价标准、室内实验技术体系、油藏工程方案优化设计方法等技术系列,配套了分层压驱、组合缝网体积压裂、调驱等工艺技术。矿场试验表明,压驱能够快速补充地层能量,大幅度提高油井产能及采收率,2020 年3 月以来,低渗透油藏累积实施450 个井组,累积注水量为1 384×104m3,累积增油量为55.7×104t,压驱开发技术正逐步成为低渗透油藏主导开发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王场油田王广区潜4^3油组属低孔、低渗储层,由于井深、低渗透,1997年以前一直没有投入整体开发。近几年来,我们在加强油藏研究和采油工艺技术配套的基础上,对王广区实施了整体部署和完善,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从精细油藏描述入手,结合油藏开采动态,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水线推进规律研究,提出了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问题,首先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措施进行研究,为推动我国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将会对该种类型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引入水平井开发和合注合采两种类型的技术,并采取提高生产压差和合理规划井距两种类型的措施,进而使得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博兴地区沙三段浊积型岩性油藏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在区域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层压力和输导体系研究.分析认为博兴洼陷具备大规模发育浊积型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层序地层控制着浊积砂体在垂向上的分布层位,而古地形、古水道则控制着浊积砂体在平面上的分布部位;区内广泛发育的异常高压保证了成藏动力;粒... 相似文献
8.
留17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储量动用程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西油田为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油藏构造破碎,断层多,断块多,勘探开发难度大;砂层厚度大,平面变化快,隔夹层分布不稳定,储层非均质严重;储层物性差,开发中出现注水压力高,吸水能力差,油井能量低,采液强度低,纵向动用程度不均。结合数模和动态分析对留17断块进行了储量动用程度评价。从Eclipse数模模型中导出剩余油储量,然后利用C++编程将其转换为surfer格式的数据,并在surfer中进行运算,得到剩余油储量,根据原始储量丰度,计算出动用程度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压裂水平井井网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手段,但此类井网的缝网参数较多,注水开发使得渗流规律与油水分布更为复杂,诸多参数存在交互作用,井网优化难度增大。针对压裂水平井缝网参数优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按照从局部到整体,从主要到次要的研究思路,分析裂缝半长与裂缝密度对压裂水平井单井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根据裂缝参数技术界限,以最大采出程度和净现值为目标,研究了注采井距、水平段长度、水平井裂缝半长、注水井裂缝半长、排距等缝网参数对目标值的影响规律及相应机理,得出了缝网参数的最优组合,为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网优化提供了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模拟实验的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水电相似原理,通过电模拟实验,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长度、裂缝长度、裂缝条数与间距、主井筒与裂缝夹角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能随着主井筒长度增大而增大,但增大趋势逐渐变缓;产能随着裂缝间距和裂缝条数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均存在一最佳间距和条数匹配值;缝条数较少时,主井筒流入对产能的贡献较大,但随着缝条数的增多,贡献值减小;裂缝长度对产能也有较大影响;裂缝与主井筒成较大夹角时能获得较高产能,最佳角度约为75~90°.分清各因素对产能的影响,可为压裂水平井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东濮凹陷低渗油藏储量丰富,注水驱油开发效果欠佳,亟需新的驱油技术降本增效.在对低渗油藏卫42块开展油藏研究和模拟试验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气驱注采比和注气量,在卫42块实施气驱先导试验,对比分析了注CO2前后地层压力、CO2驱油效果和CO2泄漏监测情况.结果表明:低渗油藏卫42块注CO2驱油有较好的效果,地层压力回升,但是...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联合井网型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低渗透油藏储量的不断增加和水平井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井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逐渐向规模化发展,需要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的井网型式进行研究.基于低渗透油藏参数,对水平井井网型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纯的水平井井网,由于水平井控制面积大,不宜采用注采比过大或者过小的井网型式,平行交错五点井网较佳;而对于水平井和直井联合井网,不同注采比下井网的最终采收率差别不大,而含水率变化差别比较大,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五点井网型式开发效果较好,同时结合分段压裂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井网的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由于水平井水平段较长,水平井和直井井网布井型式更为灵活,对不同的水平井和直井特殊井网型式通过合理优化井距排距,可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中国石化低渗透油藏开发状况及前景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选择渗透率、油藏原始压力和油藏埋藏深度3个指标,结合中国石化已开发的286个低渗透油藏开发单元特点,将低渗透油藏细分并组合为深层高压特低渗透油藏、中深层常压特低渗透油藏、浅层低压特低渗透油藏、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中深层常压低渗透油藏和浅层常压低渗透油藏6种主要类型,不同类型油藏开采特征差异较大。提出了加强储层和渗流机理研究、合理加密井网、实施精细注水、应用整体压裂改造和井筒提升技术、实施二氧化碳驱和天然气驱先导试验等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状况的思路,指出下一步应利用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开采各种类型低渗透油藏,提高油藏开发经济效益,开拓中国石化乃至中国低渗透油藏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油、水层识别的准确性,以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基山砂岩体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探索以地球化学方法综合判识储集层流体性质的方法。以试油数据为参考,首先以热解定量方法初步评价,油层与油水同层、油水同层与水层的ST界限分别定为4.00mg/g及2.00mg/g;再以热解色谱定性方法将水层(或干层)与油层及油水同层明确区分;仍不能有效区分的油层及油水同层,则辅以热解参数表征的储集层变异系数进一步评价,变异系数高于0.3的为油水同层,低于0.3的为油层。具单一油源的多口井,可借助菲与二苯并噻吩(P/DBT)将油层及油水同层准确识别,P/DBT值大于12.5则为油层、小于等于12.5则为油水同层。对于相变较快,泥质薄层较多的低渗透油藏,利用热解参数S1/S2可评价储集层的真假隔层及油柱的纵向连通性。图4参17 相似文献
19.
在低渗水驱气藏开发过程中,即使水平井井底未见水,但水体局部推进仍是影响水平井产量的重要因素。 基于 Joshi 方法,将水平井三维渗流场简化为远井地带与近井地带 2 个二维渗流场,考虑远井地带局部水体推进以及低渗储层渗流特征,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建立了求解低渗水驱气藏局部水侵时水平井产量变化规律的新模型。 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水侵体积比、水体推进距离以及应力敏感指数的逐渐增大,水平井产量逐渐减小,而随着储层原始渗透率以及滑脱因子的逐渐增大,水平井产量逐渐增大,但对于高压气藏、产水气藏以及生产压差较小的气井,滑脱效应以及应力敏感对产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此项研究可为低渗水驱气藏水侵过程中水平井产量变化规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