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概述长期以来,由于沉积岩粘土矿物差热分析的挑样工作在整个差热分析过程中占了很大的此重,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它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为了减轻挑矿工作量,我们试用了“水浮”方法,即利用粘土矿物与其他矿物比重的差异,用“水浮”的方法把粘土矿物从岩石中分离出来,试样的纯度基本能达到要求。我们用  相似文献   

2.
沥青铀矿是一种充填在裂缝、裂隙、角砾间隙和网状脉中的主要铀矿物,是缺钍的晶质铀矿。脉状铀矿床产于许多种岩石中,这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岩石的构造因素比它的化学组成更重要,并因此而成为稳定的主岩。脉状矿床是U的地球化学旋回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该旋回包括了所有类型的铀矿床,而且控制着铀从一个地质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反复搬运和沉淀。由于这个旋回中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同类型的矿床可以在特殊的铀矿省中一起被发现。在加拿大前寒武纪地盾的成矿省和亚成矿省周围分布的地槽带中,发现了脉型、伟晶岩型和沉积型铀矿床。一种以上的类型可以在一个小区域内,以一定的组合形式出现,虽然不一定所有的类型都形成矿体。在一个特殊地区对几个矿床进行的年龄测定表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铀反复的富集、运移和再沉淀,结果同样成因的铀在旋回的不同阶段可形成不同类型矿床。地球地质史的两个主要时代,可能是世界上大多数脉状铀矿的基本成矿时代。这两个时代是:石碳-二迭纪和中元古代。两种情况中,第一类沥青铀矿脉是经过长期和强烈风化后形成的。有些地质人员认为,这些表生条件的重复,使铀多次地搬移和再沉淀,直到现在。另一些人则认为,铀是被热液带至含矿岩石中的,热液来自花岗岩侵入后期和酸性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3.
对新墨西哥州格兰茨矿带中的含矿岩石和无矿岩石的粘土矿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绿泥石(玫瑰花状)、伊利石、混合层状伊利石-蒙脱石、(±Mg蒙脱石)组合与板状矿体中的铀矿物是准同生的,这些粘土矿物以及高岭石与格兰茨矿带中靠近主要氧化还原前锋的卷型矿体关系密切。无矿岩石中的粘土矿物特征是含有较丰富的钠蒙脱石、高岭石和面-棱状(face-to edge)绿泥石。矿带中的绿泥石所含的钒要比无矿岩石中的多得多。板状矿体可能是由晚侏罗纪时古河道中的东南向水流形成的。这些矿床几乎全部位于还原岩石中,在依次自溶液中析出U-V-U-V-Se-Mo的作用中,有机碳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因为  相似文献   

4.
萤石是热液铀矿床的典型“伴生”矿物。它在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铀-钼矿床中分布最广。在这些矿床的侧翼,萤石经常形成脉体的主要部分。工业萤石矿化在每个矿区都富集在一定的标高内,并在许多情况下,到深部变成铀、钨、铜和多金属矿床。然而,利用萤石存在的事实,对于寻找和预测深部铀及其它矿化到目前为止还是困难的,因为在类似的地质环境和成矿阶段也能形成单一的热液萤石矿床。单一萤石矿床的萤石与铀矿床的萤石在外形上没有区别。在铀矿体或近矿晕圈中分布的暗紫色萤石变种是例外,虽然它们在萤石矿床中有时也会见到。  相似文献   

5.
铀矿化标志是证明在一定地质环境中放射性元素含量增高的资料总和,作为可能有铀的工业富集的直接指示。这些标志有:矿石露头,基岩的铀矿化现象,放射性元素(特别是与铀矿化伴生元素的组合)分散晕、分散流、分散区和其在岩石、疏松层、天然水、土壤-植物覆盖层或大气圈中的放射性衰变产物以及可作为铀含量增高标志的放射性测量异常等。  相似文献   

6.
在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浅色花岗岩体内,观测到铀矿床附近岩石中有延伸数公里的铀异常。其中一些异常用于指导普查工作,这导致发现了一个小型盲矿床,还观测到矿化附近有小而强的异常,这些异常对详测可能是有用的。在普查工作中,其它活泼元素如钡或锶是铀矿化的间接指示物,硅、烧失量和铁氧化率是详查中铀矿化的间接指示物。  相似文献   

7.
川东北砂岩铀矿化赋存的地质环境较特殊,如岩层产状较平缓、红层和浅色层互层,构造简单,地表矿体大多出露在陡壁上,多数矿体则被厚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岩层覆盖。一般采用钻探普查方法寻找盲矿体,盲目性较大。 1975年引进α径迹找矿技术后,1977年全大队见矿率由42%提高到54%,晕内见矿率在60%以上。例如2号地区某坪和某坡两处径迹异常验证结果较好,找到了三个小矿体,见表1。  相似文献   

8.
金可以产在氧化物、碳酸盐或硫化物相含铁建造中。气成成因的矿床含有大量的金。沿表生沉积带含有一种“流矿”,是含金似硅华物质,代表喷气作用形成的脉体,分布于条带状含铁建造层内。热卤水能够把大量的金和其他金属呈可溶的络离子搬运到地面上去,循环液可以在沉积后不久从条带状含铁建造中淋滤出金。在脉体附近使金再次沉淀下来或者把它带到海底。在任何地质事件中,金和带状含铁建造总是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在铀矿地球化学普查工作中,铀异常的分类和矿晕评价是极重要的一个环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研究与地球化学课题有关的物质迁移问题。表生带内的铀有较高的迁移能力,但在局部地段,如在地球化学障内,它的迁移能力便骤然变低。这使铀可在远离矿体的场所形成矿晕,甚致形成与矿体毫无联系的异常。目前,对这类表生性质的铀异常,还缺乏足够的新方法和手段,以研究其物质成分及产出条件。在改进普查方法方面,景观地球化学是发展地质地球化学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表生带内天然体之间的互相作用问题。正是这样互相作用的结果,才使土壤和疏松复盖层中的矿晕、水文地球化学晕和生物地球化学晕得以发育。但以此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地球化学异常的科研工作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只限于元素的空间分布和元素间的互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阿比提比亚省主要有两种金矿类型:一种是常见的石英脉型,另一种是较稀少的硫化物型。变形作用在这两类矿床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主要的断裂带有关。 硫化物型矿床由前D_2块状硫化物透镜体和同D_2的富黄铁矿细脉组成。它们的周围环绕着前变质期的铝土蚀变,并叠置有后变质期的退变质蚀变。金的带入可能与退变质蚀变有关。石英脉型矿床由网状脉组成。网状咏与主要断裂带周围分布的中等倾角的小型逆冲剪叨带柯关。这些矿咏定位于活动的剪切带内,其周围是后变质期的碳酸盐蚀变晕。两类金矿床有着截然不同的成因历史,并受不同的可转化成各种勘探参数的地质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地质勘探工作的资料表明,Далматово铀矿床独特的地质条件可以保证安全储存液体核废。此矿床的含矿岩石位于中晚侏罗世古河床的冲积层上。这些地层通过超覆其上的由4个不透水厚层和其间夹有含水层所组成的陆相地层和海相地层与外界大气相隔离。铀矿化的这种地球化学隔离状态,保证了含铀层内和超覆其上的含水层中处于弱碱还原状况。赋矿围岩和组成矿石的矿物的这种隔离,同样反映在成矿后的还原状态下的岩石蚀变和矿质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矿化年龄(140Ma左右)中。 根据层状含水层与外生后成成矿作用现代过程的相似性,对于氚类(这些)化学上隋性的物质来说,所预计的放射性核素从它们的储存地以液体的形式扩散将达到几百米,而对于处于还原地球化学状态的化学元素来说,将达到几十米。  相似文献   

12.
某些类型的天然气体通常和砂体及含砂侵入体伴生,这些气体当中的一些组分可用作气体测量的指示元素。地下气体,可渗透到矿床和地下水中,指示气体组分的异常含量大小与地质构造以及研究中的区域地球化学环境有关。气体晕形成的主要理论原理可作为气体测量的基础。在地下气体测量中,气体迁移速度和异常含量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火山活动间断的时间与主要构造运动,气流强度、气体组分和若干组分的同位素比值在地震活动期间发生了根本变化.气体测量与其它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地质方法结合应用可满足大量地质勘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氦和氡都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惰性气体,当地下水和地表水流经铀矿体及其原生晕时,相互接触作用,使铀转入到水溶液中。在地下水的流动、渗滤及扩散等作用下,铀矿体附近便会形成氦和氡的水化学晕。这种水化异常的形状,主要和地下水的流动方向有关。而晕的范围大小,则决定于地下水的流速、构造裂隙及被测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等。选择理想的指示元素,不仅能减少野外工作量,并能更明显地圈定矿异常。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的矿床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花岗岩内的热液铀矿床,故对其地质特征都了解较深,特别是对成矿热液的特性和矿化类型曾做过多次总结。本文根据最新资料,再从矿床的铀矿化特性来探讨其成矿条件。一、关于铀源问题含矿岩体侵入于古生代地层中,与燕山运动关系密切。接触带的沉积地层有角岩化;岩体中发育有流动构造,还有捕虏体存在;各阶段分相明显,脉体发育,剥蚀程度较浅。  相似文献   

15.
1977年,在以色列中部的Judean沙漠及Negev北部地区发现了铀含量高达230ppm,平均为110ppm的磷灰岩以及一些次生铀矿物。之后的几年,对矿化的空间分布、矿化与含矿化岩石的关系、岩矿鉴定及成因等进行了野外和室内的综合研究。次生铀矿化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1.区域地质上,矿化区东濒死海裂谷,属叙利亚弧构造的一部分。矿化区内,Hatrurim向斜和Makh(?)esh Qatan背斜与死海裂谷平行,呈NNE向。上白垩(?)第三系广泛出露,主要岩石有白云岩、灰岩、泥灰岩、变质磷灰岩、白垩、砾岩等,此外,由这些岩石风化而来的土壤也很发育。次生铀矿化主要产在变质磷灰岩和含石膏层或脉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6.
包体氡气找矿,按其找矿原理是一种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它在铀矿地质揭露和勘探阶段,指导寻找盲矿体能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但是它不能解决铀矿普查找矿问题。最近,我们提出利用水系沉积物包体氡气测量找铀矿的设想,这是地球化学次生晕找矿的一种。并于1981年在相山矿田对两条主要水系经过了三个月的野外和室内实验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热液沸石化常见于许多中、基性火山活动地区。在现代热液矿床中,沸石往往占到新生矿物体积的50%。沸石形成在没有明显金属矿化的热液作用的低温阶段,多半是最后阶段。因此,罗果娃关于浊沸石化作为一种新的近矿蚀变类型和铀呈矿现象的普查标志的报道是很有意义的。根据她的资料,浊沸石化晕发育在中生代的花岗岩类和其上覆的沉积岩(细砾岩和砂岩)中。按照浊沸石的发育程度,晕圈具有带状结构。铀矿化主要是铀的硅酸盐,产于强烈沸石化并  相似文献   

18.
多年实践证明,对于普查被剥蚀的金属矿床,次生岩石晕具有重要找矿意义。根据次生岩石化学晕进行了普查隐伏矿化的工作。工作地区位于由下部构造岩石层组成的古老隆起的斜坡范围内,是铀-钼建造矿床的远景区。裂隙-脉型的内生矿化产于重叠式拗陷  相似文献   

19.
董坑铀矿床产于赣西北修水矿化集中区内的董坑—东港小向斜西端南翼地层中。根据地层、钻孔剖面、电子探针矿物分析、岩矿化学分析、硫同位素测定、U-Pb同位素测年等对矿体、矿石特征、铀矿物成因及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董坑矿床断裂构造发育,岩性复杂,矿体主要赋存陡山沱组Z_1d~4中;地层中的工业资源量占全区资源量的83%,其中69%位于Z_1d~4层中;矿体产状、形态严格受层位控制,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浅部可见铀黑和铀的表生矿物,多产在方解石脉和石英脉中;黄铁矿作为主要共生金属矿物以3种不同形态赋存,其中呈细脉、网脉状产出的黄铁矿与沥青铀矿共生于脉体中,黄铁矿处于半氧化状态时有利铀富集;围岩蚀变单一,主要有退色化和赤铁矿化;次一级的NNE向断裂构造是矿区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它直接控制着矿体的展布,层间破碎带主要分布在NNE向断裂构造的两侧,是主要的赋矿构造。  相似文献   

20.
在Transvaal西南Amalia绿岩带变形的条带状铁建造中的纤维状石英脉体与产于围岩和脉体中的金-黄铁矿矿化有空间联系,石英脉体方向的极点通常与围岩中矿物的延伸线理和主要褶皱倾伏方向是一致的。石英脉体中的纤维细脉呈连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其末端仍然是与矿物的延伸线理平行。因些,提出脉体与主要变形带是同生的观点。非共生纤维状脉体控制着条带状铁建造中的矿化作用,这种矿化作用是在裂隙张开-封闭过程中形成的,矿化流体沿其脉壁通道运移增强了流体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而使其成矿。石英脉体中的金矿化产于与脉壁平行的条带状铁建造的裂隙中,在脉体生长期间有从脉壁被剥蚀下来的条带状铁建造的碎块,这种成矿模式能很好的解释流体与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硫化物和金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